最新的央企名錄中已不再有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以下簡稱“中核建集團”),只有中國核工業集團(以下簡稱“中核集團”)。此前熱議的兩大集團的合并重組一事,或將迎來新進展。
據權威人士透露,新領導班子將于近期公布,合并方案也已獲批,只是尚未對外公布。“名義上是合并重組,實際上是中核建集團無償劃轉進中核集團,劃轉后統一稱作中國核工業集團,中核建集團不再保留獨立法人。上市公司不參與重組,保持獨立性。”
對此,中核建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有關合并的事宜由中核集團新聞發言人回應。”而中核集團新聞辦相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目前仍以兩會期間董事長的回答為口徑,我們也在等待進一步消息。”
上市公司保持獨立性
自年初宣布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合并消息后,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新領導班子將于近期公布,中核建集團無償劃轉至中核集團,不再保留獨立法人。但兩大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不參與重組,保持獨立性。中核建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股東會由中核建集團變更為中核集團,中核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保持不變。
中核集團董事長王壽君今年兩會期間曾對媒體表示,中核與中核建的重組,就像是“談戀愛”,“戀愛”的過程可能是迅速閃婚,也可能是長達十年的愛情長跑。
一位中核集團的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笑稱:“宣布結婚了,但方案沒有正式公布,還沒過到一起。”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多個消息源獲悉,合并后,中核建的員工一部分去中核總部,一部分留在旗下的上市公司,還有一部分可能會分流到二級公司。
中核集團旗下A股有3家上市公司,分別是東方鋯業(002167.SZ)、中國核電(601985.SH)、中核科技(000777.SZ)。H股上市公司1家:中核國際(02302.HK)。中核建集團旗下A股有1家上市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建”)(601611.SH)。H股上市公司1家:中國核能科技(00611.HK)。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核建于2018年5月14日完成了注冊地址變更登記,注冊地址已由北京市西城區車公莊大街12號變更為上海市青浦區蟠龍路500號。
據公開消息稱,2017年9月5日,上海西虹橋商務區招掛復合式出讓的巨型商住辦綜合地塊成功出讓。中國核建股份公司豪擲29.5億元競得該地塊,成交樓面價為9750元每平方米,該項目總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將打造中核建的“核產業國際合作創業園”。
中國核建為何從北京搬遷至上海雖然并未有明確說法,但此舉被理解為是為合并后的安置及發展布局。
一位接近中核建集團的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中國核建跟中核建集團其實是一套人馬、兩個牌子。中核建集團辦公地址為北京市西城區車公莊大街12號,與中國核建變更前地址一致。除領導外,集團很多人員的編制在上市公司,待遇按照上市公司標準發,但不能超過國資委的工資總額核定標準。
人事變動上,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新的領導班子將于近期公布,現在中核集團的一把手王壽君,是去年12月由中核建集團調任到中核集團擔任董事長的,而中核建集團的董事長一職目前依然空缺。合并后王壽君出任“新集團”董事長的可能性較大。工商資料顯示,目前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的法定代表人都是王壽君。
增強國際競爭力
中核集團與中核建集團的合并,是繼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核”)、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合并后,能源行業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組。合并后將形成中核集團、國家電投、中廣核三足鼎立的新行業格局。
至于合并意圖,一位核電行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核集團的業務涉及核軍工、核電、技術應用、環保等多個領域,而中核建集團主要是工程建設單位,兩大集團合并后,中核集團的產業鏈將更加完善。”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全球的核電市場主要在中國,但是把國內市場做好已經不是核電發展的唯一目標了,我們想參與全球市場,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和發達國家。合并后三家適度競爭,把技術、建設、投資都綁在一起,有利于更好的走出去。
王壽君曾對媒體表示,1999年“中核總”(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是按照上下游分開的,不像有的軍工企業是一分為二,這兩個企業本來就是上下游關系,在集團內部不存在大組合的問題。這有利于核工業提升競爭力,加快我國從核大國邁向核強國。
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原本就是一家,曾經都屬于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1999年,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中核總被劃分為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中核集團繼承了中核總的衣缽,承接了大部分產業,中核建則負責核電工程、軍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設工作。
從核電行業看,目前中核集團、中廣核、國家電投都擁有核電運營牌照,但只有中核建集團擁有核電建設牌照,尤其是在核島工程方面,中核建集團一家獨大。合并后,中核集團將同時擁有核電運營牌照和建設牌照,更具競爭力。
談及核電領域三大集團各自的優劣勢時,一位核電系統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核有軍工和技術優勢,但運營和管理上,中廣核更加市場化。中核建的建設優勢突出。國家電投雖然擁有牌照,但是在核電站的技術和經驗上相對較弱。
全國人大代表、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巍說,從國際核電市場需求看,共有72個國家已經或正在計劃發展核電,其中“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占大多數。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統計,2030年前,全球將新建機組約300臺,其中“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新建機組數將占約80%。完整的核工業產業鏈是中核集團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最大優勢。
據權威人士透露,新領導班子將于近期公布,合并方案也已獲批,只是尚未對外公布。“名義上是合并重組,實際上是中核建集團無償劃轉進中核集團,劃轉后統一稱作中國核工業集團,中核建集團不再保留獨立法人。上市公司不參與重組,保持獨立性。”
對此,中核建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有關合并的事宜由中核集團新聞發言人回應。”而中核集團新聞辦相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目前仍以兩會期間董事長的回答為口徑,我們也在等待進一步消息。”
上市公司保持獨立性
自年初宣布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合并消息后,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新領導班子將于近期公布,中核建集團無償劃轉至中核集團,不再保留獨立法人。但兩大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不參與重組,保持獨立性。中核建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股東會由中核建集團變更為中核集團,中核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保持不變。
中核集團董事長王壽君今年兩會期間曾對媒體表示,中核與中核建的重組,就像是“談戀愛”,“戀愛”的過程可能是迅速閃婚,也可能是長達十年的愛情長跑。
一位中核集團的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笑稱:“宣布結婚了,但方案沒有正式公布,還沒過到一起。”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多個消息源獲悉,合并后,中核建的員工一部分去中核總部,一部分留在旗下的上市公司,還有一部分可能會分流到二級公司。
中核集團旗下A股有3家上市公司,分別是東方鋯業(002167.SZ)、中國核電(601985.SH)、中核科技(000777.SZ)。H股上市公司1家:中核國際(02302.HK)。中核建集團旗下A股有1家上市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建”)(601611.SH)。H股上市公司1家:中國核能科技(00611.HK)。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核建于2018年5月14日完成了注冊地址變更登記,注冊地址已由北京市西城區車公莊大街12號變更為上海市青浦區蟠龍路500號。
據公開消息稱,2017年9月5日,上海西虹橋商務區招掛復合式出讓的巨型商住辦綜合地塊成功出讓。中國核建股份公司豪擲29.5億元競得該地塊,成交樓面價為9750元每平方米,該項目總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將打造中核建的“核產業國際合作創業園”。
中國核建為何從北京搬遷至上海雖然并未有明確說法,但此舉被理解為是為合并后的安置及發展布局。
一位接近中核建集團的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中國核建跟中核建集團其實是一套人馬、兩個牌子。中核建集團辦公地址為北京市西城區車公莊大街12號,與中國核建變更前地址一致。除領導外,集團很多人員的編制在上市公司,待遇按照上市公司標準發,但不能超過國資委的工資總額核定標準。
人事變動上,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新的領導班子將于近期公布,現在中核集團的一把手王壽君,是去年12月由中核建集團調任到中核集團擔任董事長的,而中核建集團的董事長一職目前依然空缺。合并后王壽君出任“新集團”董事長的可能性較大。工商資料顯示,目前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的法定代表人都是王壽君。
增強國際競爭力
中核集團與中核建集團的合并,是繼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核”)、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合并后,能源行業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組。合并后將形成中核集團、國家電投、中廣核三足鼎立的新行業格局。
至于合并意圖,一位核電行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核集團的業務涉及核軍工、核電、技術應用、環保等多個領域,而中核建集團主要是工程建設單位,兩大集團合并后,中核集團的產業鏈將更加完善。”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全球的核電市場主要在中國,但是把國內市場做好已經不是核電發展的唯一目標了,我們想參與全球市場,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和發達國家。合并后三家適度競爭,把技術、建設、投資都綁在一起,有利于更好的走出去。
王壽君曾對媒體表示,1999年“中核總”(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是按照上下游分開的,不像有的軍工企業是一分為二,這兩個企業本來就是上下游關系,在集團內部不存在大組合的問題。這有利于核工業提升競爭力,加快我國從核大國邁向核強國。
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原本就是一家,曾經都屬于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1999年,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中核總被劃分為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中核集團繼承了中核總的衣缽,承接了大部分產業,中核建則負責核電工程、軍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設工作。
從核電行業看,目前中核集團、中廣核、國家電投都擁有核電運營牌照,但只有中核建集團擁有核電建設牌照,尤其是在核島工程方面,中核建集團一家獨大。合并后,中核集團將同時擁有核電運營牌照和建設牌照,更具競爭力。
談及核電領域三大集團各自的優劣勢時,一位核電系統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核有軍工和技術優勢,但運營和管理上,中廣核更加市場化。中核建的建設優勢突出。國家電投雖然擁有牌照,但是在核電站的技術和經驗上相對較弱。
全國人大代表、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巍說,從國際核電市場需求看,共有72個國家已經或正在計劃發展核電,其中“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占大多數。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統計,2030年前,全球將新建機組約300臺,其中“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新建機組數將占約80%。完整的核工業產業鏈是中核集團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