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15日,由中國儀表功能材料學會儲能與動力電池專業委員會、中國化工學會儲能工程專業委員會主辦,合肥工業大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第四屆全國儲能工程大會暨中日電池研討會在合肥舉辦。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及日本早稻田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等頂尖學府的專家教授和眾多新能源行業的代表共計600多人齊聚研討會,共同探討目前全世界頗為關注的新能源領域的儲能問題。
中國化工學會儲能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馬紫峰教授表示,儲能技術已經成為當前能源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何突破目前的技術瓶頸,解決能源能量的轉換與存儲,是我國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瓶頸問題。
儲能技術產業是21世紀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因此加速推進各類儲能技術研發應用和產業化發展,是實現我國新一代能源系統目標的路徑,也是我國當下面臨的最迫切的“能源革命”。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周孝信院士在此次大會上提出的關于我國能源轉型目標的觀點,得到了與會專家代表的認可。
工業文明的發展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能量能源的發現、存儲、利用、轉化和使用的歷史。與會專家表示,當下關于儲能的應用領域更加明晰,儲能項目的規劃量大增,儲能市場的爆發點已經點燃。
新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大會承辦方——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認為,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從科學到技術的轉化,如電池儲能技術的突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任何車輛都能跑400公里以上。可以預測,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將實現從200萬輛到2000萬輛產能的跨越。
中國化工學會儲能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馬紫峰教授表示,儲能技術已經成為當前能源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何突破目前的技術瓶頸,解決能源能量的轉換與存儲,是我國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瓶頸問題。
儲能技術產業是21世紀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因此加速推進各類儲能技術研發應用和產業化發展,是實現我國新一代能源系統目標的路徑,也是我國當下面臨的最迫切的“能源革命”。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周孝信院士在此次大會上提出的關于我國能源轉型目標的觀點,得到了與會專家代表的認可。
工業文明的發展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能量能源的發現、存儲、利用、轉化和使用的歷史。與會專家表示,當下關于儲能的應用領域更加明晰,儲能項目的規劃量大增,儲能市場的爆發點已經點燃。
新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大會承辦方——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認為,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從科學到技術的轉化,如電池儲能技術的突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任何車輛都能跑400公里以上。可以預測,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將實現從200萬輛到2000萬輛產能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