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動力旗下天能電池擬以1.27億元收購三家合伙企業持有的浙江天能能源共40%股權。收購完成后,天能能源將成為天能動力間接全資附屬公司。
盡管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但鉛酸巨頭天能動力布局鋰電池的決心并沒有動搖。
日前,天能動力發布公告稱,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天能電池擬以1.27億元收購合伙企業A、合伙企業B及合伙企業C持有的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能能源)合共40%股權。天能能源由公司透過天能電池(擁有54%)及天能電源(擁有6%)間接非全資擁有。收購完成后,天能能源將成為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
天能能源成立于2004年,是天能動力布局鋰電池業務的重要板塊。公司材料體系包括三元和磷酸鐵鋰,同時還在研發鋰硫電池,石墨烯電池,富鋰錳基電池,固態鋰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
公司目前主打產品為軟包和圓柱三元電池,同時正在規劃方形鋁殼產品,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3c數碼,低速車和儲能等領域。
作為天能動力的鋰電業務板塊,天能能源鋰電池業務實現營收12.23億元,同比增加98.7%,為吉利汽車、奇瑞汽車、青年汽車、江南汽車等多家整車企業批量供貨,裝機量超過20000臺,位列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電池裝機電量排名第7名。
因此,天能動力此次收購天能能源剩余40%的股權,能夠更好的利用集團資源助其未來發展,增強對鋰電池業務的支持和發展決心,實現再造一個天能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在補貼新政實施、補貼金額與能量密度掛鉤、原材料上漲和下游主機廠大幅壓價,以及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等多重壓力下,2018年大批動力電池企業都面臨著動力電池訂單下滑、產能利用率不高、企業資金鏈緊張、賬期延長回款困難等壓力。其中,一些從3C數碼、鉛酸、儲能等領域轉型而來或者跨界的電池企業,其市場絕大多數聚焦于續航200公里以下的微型電動車領域,而上述車型正是2018年補貼退坡的“重災區”,這直接導致給上述車型配套電池的動力電池企業在2018上半年經營較為困難,同比去年業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
在此情況之下,包括天能、超威、南都等鉛酸電池企業的應對策略是積極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水平,配合主機廠開發續航在250公里以上的新車型以應對補貼退坡的壓力。
高工產研電動車研究所(GGII)統計顯示,2018年1-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約24萬輛,同比增長23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售約20.7萬輛,同比增長251%。其中,A00級車型占新能源乘用車整體銷量的52.11%,較去年同期占比提高約7個百分點;銷量前十A00級車型合計達10.1萬輛,占該級別車型總銷量的94%。
高工鋰電梳理了前5月銷量排名前十的A00級車型的電池供應商發現,排名前三的電池企業為孚能科技、國軒高科、寧德時代,而天能能源和超威創元兩家鉛酸電池巨頭的鋰電池子公司也在上述暢銷車型的電池供應商隊伍中。
其中,天能能源主要為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申龍客車等車企供應動力電池,在同類型電池企業中排名前列。產品升級完成以后,天能能源有望在下半年繼續實現動力電池出貨量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補貼政策已經正式實施,能量密度指標成為主機廠選擇電池供應商的關鍵,同時產品的安全性、產品價格、商務條件、企業資金實力和產能規模也是主機廠評判電池供應商的重要條件。而能在上述條件領域具備競爭優勢的電池企業將能夠獲得更多主機廠的青睞。
盡管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但鉛酸巨頭天能動力布局鋰電池的決心并沒有動搖。
日前,天能動力發布公告稱,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天能電池擬以1.27億元收購合伙企業A、合伙企業B及合伙企業C持有的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能能源)合共40%股權。天能能源由公司透過天能電池(擁有54%)及天能電源(擁有6%)間接非全資擁有。收購完成后,天能能源將成為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
天能能源成立于2004年,是天能動力布局鋰電池業務的重要板塊。公司材料體系包括三元和磷酸鐵鋰,同時還在研發鋰硫電池,石墨烯電池,富鋰錳基電池,固態鋰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
公司目前主打產品為軟包和圓柱三元電池,同時正在規劃方形鋁殼產品,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3c數碼,低速車和儲能等領域。
作為天能動力的鋰電業務板塊,天能能源鋰電池業務實現營收12.23億元,同比增加98.7%,為吉利汽車、奇瑞汽車、青年汽車、江南汽車等多家整車企業批量供貨,裝機量超過20000臺,位列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電池裝機電量排名第7名。
因此,天能動力此次收購天能能源剩余40%的股權,能夠更好的利用集團資源助其未來發展,增強對鋰電池業務的支持和發展決心,實現再造一個天能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在補貼新政實施、補貼金額與能量密度掛鉤、原材料上漲和下游主機廠大幅壓價,以及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等多重壓力下,2018年大批動力電池企業都面臨著動力電池訂單下滑、產能利用率不高、企業資金鏈緊張、賬期延長回款困難等壓力。其中,一些從3C數碼、鉛酸、儲能等領域轉型而來或者跨界的電池企業,其市場絕大多數聚焦于續航200公里以下的微型電動車領域,而上述車型正是2018年補貼退坡的“重災區”,這直接導致給上述車型配套電池的動力電池企業在2018上半年經營較為困難,同比去年業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
在此情況之下,包括天能、超威、南都等鉛酸電池企業的應對策略是積極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水平,配合主機廠開發續航在250公里以上的新車型以應對補貼退坡的壓力。
高工產研電動車研究所(GGII)統計顯示,2018年1-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約24萬輛,同比增長23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售約20.7萬輛,同比增長251%。其中,A00級車型占新能源乘用車整體銷量的52.11%,較去年同期占比提高約7個百分點;銷量前十A00級車型合計達10.1萬輛,占該級別車型總銷量的94%。
高工鋰電梳理了前5月銷量排名前十的A00級車型的電池供應商發現,排名前三的電池企業為孚能科技、國軒高科、寧德時代,而天能能源和超威創元兩家鉛酸電池巨頭的鋰電池子公司也在上述暢銷車型的電池供應商隊伍中。
其中,天能能源主要為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申龍客車等車企供應動力電池,在同類型電池企業中排名前列。產品升級完成以后,天能能源有望在下半年繼續實現動力電池出貨量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補貼政策已經正式實施,能量密度指標成為主機廠選擇電池供應商的關鍵,同時產品的安全性、產品價格、商務條件、企業資金實力和產能規模也是主機廠評判電池供應商的重要條件。而能在上述條件領域具備競爭優勢的電池企業將能夠獲得更多主機廠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