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由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和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主辦的“改革開放40年中國水電紀念大會”上,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理事長張野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水電行業發生了深刻變革,有力推動了中國水電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學習跟跑并跑到領跑直至全面超越,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數據顯示,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水電的總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僅為1727萬千瓦和446億千瓦時,至2017年底這一數字已分別達到了3.41億千瓦和1.19萬億千瓦時,增長了約20倍和26倍,均已超過了全球水電開發量和發電量的1/4。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已建裝機5萬千瓦以下的小水電站4.7萬余座、總裝機容量約7927萬千瓦;裝機5萬—30萬(不含)千瓦的中型水電站479座、總裝機容量約4487萬千瓦;已建裝機30萬千瓦及以上的大型水電站152座、發電機組797臺、總裝機容量約2.22億千瓦、年發電量約7200億千瓦時。在這些已建水電站中,包括各類抽水蓄能電站34座、總裝機容量2942.5萬千瓦。
張野指出,水電作為全球公認并為世界各國所大力發展使用的清潔能源,目前是我國非化石能源的絕對主力,在新時代承擔著無可替代的歷史使命,在未來能源體系中水電與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水電的節能減排生態環保效益十分顯著。據測算,40年來水電累計發電量超過14萬億千瓦時,約相當于替代標煤43億噸、減排二氧化碳113億噸、二氧化硫0.37億噸、氮氧化物0.32億噸,為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水電建設對助力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初步形成了“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全國聯網、水火互濟”的電力發展格局。目前依托“西電東送”骨干水電工程已建成了5條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輸送水電容量5000多萬千瓦,年送電量2000多億千瓦時,相當于替代原煤1億噸、減排二氧化碳2億噸。
張野表示,中國水電是國內最早“走出去”的行業之一,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中國水電企業積極促進國際合作,經過多年海外經營和發展,成功占領了水電工程國際工程承包、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三大業務制高點,具備了先進的水電開發、運營管理能力、金融服務及資本運作能力以及包括設計、施工、重大裝備制造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整合能力。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水電開發多形式的合作關系,承接了60多個國家的電力和河流規劃,業務覆蓋全球140多個國家,擁有海外權益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在建項目合同總額1500多億美元,國際項目簽約額名列我國“走出去”的行業前茅,累計帶動數萬億美元國產裝備和材料出口。
數據顯示,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水電的總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僅為1727萬千瓦和446億千瓦時,至2017年底這一數字已分別達到了3.41億千瓦和1.19萬億千瓦時,增長了約20倍和26倍,均已超過了全球水電開發量和發電量的1/4。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已建裝機5萬千瓦以下的小水電站4.7萬余座、總裝機容量約7927萬千瓦;裝機5萬—30萬(不含)千瓦的中型水電站479座、總裝機容量約4487萬千瓦;已建裝機30萬千瓦及以上的大型水電站152座、發電機組797臺、總裝機容量約2.22億千瓦、年發電量約7200億千瓦時。在這些已建水電站中,包括各類抽水蓄能電站34座、總裝機容量2942.5萬千瓦。
張野指出,水電作為全球公認并為世界各國所大力發展使用的清潔能源,目前是我國非化石能源的絕對主力,在新時代承擔著無可替代的歷史使命,在未來能源體系中水電與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水電的節能減排生態環保效益十分顯著。據測算,40年來水電累計發電量超過14萬億千瓦時,約相當于替代標煤43億噸、減排二氧化碳113億噸、二氧化硫0.37億噸、氮氧化物0.32億噸,為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水電建設對助力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初步形成了“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全國聯網、水火互濟”的電力發展格局。目前依托“西電東送”骨干水電工程已建成了5條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輸送水電容量5000多萬千瓦,年送電量2000多億千瓦時,相當于替代原煤1億噸、減排二氧化碳2億噸。
張野表示,中國水電是國內最早“走出去”的行業之一,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中國水電企業積極促進國際合作,經過多年海外經營和發展,成功占領了水電工程國際工程承包、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三大業務制高點,具備了先進的水電開發、運營管理能力、金融服務及資本運作能力以及包括設計、施工、重大裝備制造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整合能力。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水電開發多形式的合作關系,承接了60多個國家的電力和河流規劃,業務覆蓋全球140多個國家,擁有海外權益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在建項目合同總額1500多億美元,國際項目簽約額名列我國“走出去”的行業前茅,累計帶動數萬億美元國產裝備和材料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