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電網側”成為儲能產業發展的“熱搜詞”。目前,僅江蘇、河南、湖南三省規劃運行的電網側儲能項目規模就達到了321兆瓦,電網側儲能正從技術角度出發,尋求市場化商業價值,電網側也勢必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成為我國儲能系統應用的重點領域。
11月15日,“首屆電網側規模化儲能電站應用與技術論壇”在江蘇南京開幕,本次論壇以“推動電網側儲能發展,探討儲能技術安全應用”為主題,共邀各界“儲”友,探討電網側儲能發展思路。開幕式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劉為表示:“儲能的發展正在開啟電網側變革的新業態、新時代。”
電網側儲能裝機首次占據首位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球范圍內電網側儲能裝機在各類儲能應用中首次占據首位,份額達到40%以上。我們保守預估,2018年全球新增的儲能裝機中國將躍居全球第二,這其中電網側儲能作出了重要貢獻。”劉為表示。
從儲能技術應用領域來看,今年突出的特點是電網企業紛紛加大儲能電站投資建設力度。會上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電網側儲能已投運電化學儲能電站裝機規模150兆瓦,其中新增裝機140兆瓦,另有全國規劃及在建電網側電化學儲能電站465兆瓦,發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據了解,當前全球電網側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756.5兆瓦,新增裝機規模為301兆瓦,我國新增電網側儲能電站規模接近全球新增裝機規模的一半。
與會專家認為,今年,以江蘇鎮江電網建設101兆瓦/202兆瓦時儲能電站投運為標志,江蘇電網一馬當先,在電網側儲能電站建設運營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探索。目前,江蘇、河南、湖南、青海等地的地方政府和電網企業積極落實儲能指導意見和國家有關政策,根據各自的負荷需求及電網運行特點,布局建設電網側儲能電站,以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穩定性。
江蘇成電網側儲能實踐的先行者
儲能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江蘇等地積極開展的探索實踐。“由于電本身的特性,傳統電網中發電和用電需要保持精確的步調一致,做到即發即用。稍有閃失就可能造成電網的運行事故。而儲能是一塊安裝在電網上的超大型蓄電池,能夠將電存儲起來待需要的時候再釋放,這就給電網的控制提供了通用性手段。”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簡稱“國網江蘇電力”)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郭莉說,當儲能發展到一定規模,電網中的安全穩定問題,新能源消納問題,電網運行效率都可以得到解決。
國網江蘇電力主動適應能源發展趨勢,精心制定儲能專項規劃,積極推進儲能項目建設,從規劃、設計、驗收、運維、調度5個方面加快構建儲能技術標準體系。今年7月18日,該公司在鎮江建成投運國內最大電網側儲能示范工程,成功填補了鎮江東部電網今夏用電缺口,為儲能技術的應用推廣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該儲能電站總容量達20.2萬千瓦時,可在每天用電高峰期間提供電量40萬千瓦時,滿足17萬居民生活用電。從7月至今,該儲能電站累計放電量達2100萬千瓦時,相當于17萬鎮江居民50天的用電量。11月2日,該公司牽頭制定的國內首個儲能電站典型設計方案和相關設備技術規范順利通過評審,標志著國內儲能發展規模化、市場化,方案設計標準化、規范化邁出堅實一步。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史玉波表示:“在電網儲能大規模應用方面,江蘇是國內的先行者,江蘇省源網荷儲的系統性應用經驗值得借鑒。”
需出臺開放性激勵型價格機制
針對電網側儲能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會上,國家相關部分負責人提出,要順應電力市場化改革,破除壁壘,構建充分發現儲能市場價值的市場機制;鼓勵多元市場主體參與儲能項目投資建設運營;要加快建立電網側儲能應用的評價考核機制,加強規劃與監管,及時總結應用經驗,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夏清表示:“儲能開啟了電網智能互動、經濟高效的新業態,今后儲能將使電網更加智能柔性,更重要的是使經濟更加高效,延緩輸配電設備投資,避免火電機組頻繁啟停。好的價值要想發揮必須依靠制度,儲能需要一個體制機制的保障,激勵電網側儲能發展需要出臺開放性、激勵型的輸配電價格機制。”
史玉波認為,當前儲能的產業呈現多方位快速發展的新態勢,而電網側儲能的規模化應用將是下一階段的重點方向。未來儲能產業的發展和技術應用,一是要尋求政策的支持,二是要繼續開展技術創新與進步,三是要落實機制創新。
11月15日,“首屆電網側規模化儲能電站應用與技術論壇”在江蘇南京開幕,本次論壇以“推動電網側儲能發展,探討儲能技術安全應用”為主題,共邀各界“儲”友,探討電網側儲能發展思路。開幕式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劉為表示:“儲能的發展正在開啟電網側變革的新業態、新時代。”
電網側儲能裝機首次占據首位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球范圍內電網側儲能裝機在各類儲能應用中首次占據首位,份額達到40%以上。我們保守預估,2018年全球新增的儲能裝機中國將躍居全球第二,這其中電網側儲能作出了重要貢獻。”劉為表示。
從儲能技術應用領域來看,今年突出的特點是電網企業紛紛加大儲能電站投資建設力度。會上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電網側儲能已投運電化學儲能電站裝機規模150兆瓦,其中新增裝機140兆瓦,另有全國規劃及在建電網側電化學儲能電站465兆瓦,發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據了解,當前全球電網側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756.5兆瓦,新增裝機規模為301兆瓦,我國新增電網側儲能電站規模接近全球新增裝機規模的一半。
與會專家認為,今年,以江蘇鎮江電網建設101兆瓦/202兆瓦時儲能電站投運為標志,江蘇電網一馬當先,在電網側儲能電站建設運營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探索。目前,江蘇、河南、湖南、青海等地的地方政府和電網企業積極落實儲能指導意見和國家有關政策,根據各自的負荷需求及電網運行特點,布局建設電網側儲能電站,以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穩定性。
江蘇成電網側儲能實踐的先行者
儲能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江蘇等地積極開展的探索實踐。“由于電本身的特性,傳統電網中發電和用電需要保持精確的步調一致,做到即發即用。稍有閃失就可能造成電網的運行事故。而儲能是一塊安裝在電網上的超大型蓄電池,能夠將電存儲起來待需要的時候再釋放,這就給電網的控制提供了通用性手段。”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簡稱“國網江蘇電力”)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郭莉說,當儲能發展到一定規模,電網中的安全穩定問題,新能源消納問題,電網運行效率都可以得到解決。
國網江蘇電力主動適應能源發展趨勢,精心制定儲能專項規劃,積極推進儲能項目建設,從規劃、設計、驗收、運維、調度5個方面加快構建儲能技術標準體系。今年7月18日,該公司在鎮江建成投運國內最大電網側儲能示范工程,成功填補了鎮江東部電網今夏用電缺口,為儲能技術的應用推廣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該儲能電站總容量達20.2萬千瓦時,可在每天用電高峰期間提供電量40萬千瓦時,滿足17萬居民生活用電。從7月至今,該儲能電站累計放電量達2100萬千瓦時,相當于17萬鎮江居民50天的用電量。11月2日,該公司牽頭制定的國內首個儲能電站典型設計方案和相關設備技術規范順利通過評審,標志著國內儲能發展規模化、市場化,方案設計標準化、規范化邁出堅實一步。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史玉波表示:“在電網儲能大規模應用方面,江蘇是國內的先行者,江蘇省源網荷儲的系統性應用經驗值得借鑒。”
需出臺開放性激勵型價格機制
針對電網側儲能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會上,國家相關部分負責人提出,要順應電力市場化改革,破除壁壘,構建充分發現儲能市場價值的市場機制;鼓勵多元市場主體參與儲能項目投資建設運營;要加快建立電網側儲能應用的評價考核機制,加強規劃與監管,及時總結應用經驗,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夏清表示:“儲能開啟了電網智能互動、經濟高效的新業態,今后儲能將使電網更加智能柔性,更重要的是使經濟更加高效,延緩輸配電設備投資,避免火電機組頻繁啟停。好的價值要想發揮必須依靠制度,儲能需要一個體制機制的保障,激勵電網側儲能發展需要出臺開放性、激勵型的輸配電價格機制。”
史玉波認為,當前儲能的產業呈現多方位快速發展的新態勢,而電網側儲能的規模化應用將是下一階段的重點方向。未來儲能產業的發展和技術應用,一是要尋求政策的支持,二是要繼續開展技術創新與進步,三是要落實機制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