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曾想到,在儲能的春天,是電網側繁花盛放。2018年,電網側儲能從無到有,興起即超越,幾乎撐起新增規模的半壁江山。
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簡稱CNESA)儲能項目數據庫的統計,2018年新增投運(不包含規劃、在建和正在調試的儲能項目)的電網側電化學儲能規模206.8兆瓦,占2018年全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規模的36%,占各類儲能應用之首。
一朝崛起,儲能的風向似乎要轉向電網側了。不過盤點來看看,主要是江蘇、河南、湖南等幾地建設了電網側儲能項目,相較于發電側和用戶側通常幾兆瓦十幾兆瓦的規模,電網公司的單體體量較大,項目往往達到百兆瓦級,規模集聚效應也就比較明顯。
若從覆蓋面來看,電網側儲能并沒有廣泛鋪開,因而也就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爆發。不過,儲能在電網系統中的應用前景確實值得期待,相對于發電側、用電側,電網側儲能將有可能是儲能多重價值發揮的最佳應用場景。
傳統方式下,電力系統所有規劃都是按照最大負荷來做,負荷不斷增長則要通過新增裝機、新增線路來滿足,而其實尖峰負荷可能只有幾天。儲能就像給電網安裝了超大容量充電寶,在用電尖峰時刻給電網充電,在新能源發電波動時平滑出力,使電網由電力平衡走向電量平衡,從而避免或減少輸配電投資,大幅度提高電網資產利用率,提升電力系統的靈活性、穩定性、安全性。
應該說儲能的價值已經被充分認識,國家及地方支持政策不斷出臺,兩網也將儲能作為新業態的突破口積極鼓勵示范探索,合力推動作用下,去年儲能建設熱情空前高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為儲能行業帶來發展信心。
雖如此,還是應該清醒看到,從儲能的發展時間和基礎來看,仍然屬于剛剛起步,基礎仍然薄弱,市場機制建設還明顯落后于產業應用的速度,無論是發電側、用電側、還是電網側,商業模式的困擾還苦無良方,技術與安全方面還待提升。尤其對于電網側儲能來說,則有更多的難題需要紓解。
在商業模式方面。目前已經建設投運的儲能電站,都是通過電網租賃的方式實現電網管理,對電網企業來說,儲能項目除了發揮優化系統運行作用外,實質上沒有產生收益的路徑,是一塊沒有出口的成本。江蘇、河南等地大力度建設儲能項目,跟其電網結構和電力運行特性有關,調峰剛性需求較高。對于其他沒有調峰需求的省份來說,鑒于儲能的高成本和投資收益模式不明,可能對于儲能的需求就沒那么急迫和必要了。
這么看,電網側儲能的商業模式若不清晰,則其發展可能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確實,電網側儲能的市場機制在國際上也是個難題,據CNESA資料,國際市場中由于各國電力市場結構以及電力市場自由化程度的不同,對電網公司擁有儲能資產存在爭議。從美國來看,電網側儲能項目的收益來自受管制的電網收益和電力市場化交易。我國電力市場化交易和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正在推進,體制機制尚未成熟,儲能的多重價值未在當前價格體系中得到充分體現,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研究明確。
在技術方面。目前電網側儲能技術仍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無論是容量密度還是功率密度,都有待進一步提升,有些核心關鍵技術還不掌握。大規模儲能接入后如何參與電網的輔助服務、如何優化調度等問題,都暫時沒有找到答案。行業還急需一批相對易于執行的技術標準,去指導儲能的建設與運維。
在安全方面。儲能電池組是一種含高能物質的部件,具有危險性的本質,近幾年國內外均有個別儲能電站出現著火、爆炸事故的案例。消防安全性問題是儲能行業重中之重,應該引起行業高度重視。我國目前有關儲能的審批和標準體系還不夠健全,急需設計儲能安全準則和標準體系,最大程度降低發生危險事故的概率。
當前,儲能政策日益完善、產業發展動力強勁,正值大有可為的重要機遇期。要抓住機遇,同時也要保持定力,理性把握投資節奏,重點做好技術和人才儲備,為迎接儲能產業的真正爆發做好準備。
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簡稱CNESA)儲能項目數據庫的統計,2018年新增投運(不包含規劃、在建和正在調試的儲能項目)的電網側電化學儲能規模206.8兆瓦,占2018年全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規模的36%,占各類儲能應用之首。
一朝崛起,儲能的風向似乎要轉向電網側了。不過盤點來看看,主要是江蘇、河南、湖南等幾地建設了電網側儲能項目,相較于發電側和用戶側通常幾兆瓦十幾兆瓦的規模,電網公司的單體體量較大,項目往往達到百兆瓦級,規模集聚效應也就比較明顯。
若從覆蓋面來看,電網側儲能并沒有廣泛鋪開,因而也就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爆發。不過,儲能在電網系統中的應用前景確實值得期待,相對于發電側、用電側,電網側儲能將有可能是儲能多重價值發揮的最佳應用場景。
傳統方式下,電力系統所有規劃都是按照最大負荷來做,負荷不斷增長則要通過新增裝機、新增線路來滿足,而其實尖峰負荷可能只有幾天。儲能就像給電網安裝了超大容量充電寶,在用電尖峰時刻給電網充電,在新能源發電波動時平滑出力,使電網由電力平衡走向電量平衡,從而避免或減少輸配電投資,大幅度提高電網資產利用率,提升電力系統的靈活性、穩定性、安全性。
應該說儲能的價值已經被充分認識,國家及地方支持政策不斷出臺,兩網也將儲能作為新業態的突破口積極鼓勵示范探索,合力推動作用下,去年儲能建設熱情空前高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為儲能行業帶來發展信心。
雖如此,還是應該清醒看到,從儲能的發展時間和基礎來看,仍然屬于剛剛起步,基礎仍然薄弱,市場機制建設還明顯落后于產業應用的速度,無論是發電側、用電側、還是電網側,商業模式的困擾還苦無良方,技術與安全方面還待提升。尤其對于電網側儲能來說,則有更多的難題需要紓解。
在商業模式方面。目前已經建設投運的儲能電站,都是通過電網租賃的方式實現電網管理,對電網企業來說,儲能項目除了發揮優化系統運行作用外,實質上沒有產生收益的路徑,是一塊沒有出口的成本。江蘇、河南等地大力度建設儲能項目,跟其電網結構和電力運行特性有關,調峰剛性需求較高。對于其他沒有調峰需求的省份來說,鑒于儲能的高成本和投資收益模式不明,可能對于儲能的需求就沒那么急迫和必要了。
這么看,電網側儲能的商業模式若不清晰,則其發展可能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確實,電網側儲能的市場機制在國際上也是個難題,據CNESA資料,國際市場中由于各國電力市場結構以及電力市場自由化程度的不同,對電網公司擁有儲能資產存在爭議。從美國來看,電網側儲能項目的收益來自受管制的電網收益和電力市場化交易。我國電力市場化交易和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正在推進,體制機制尚未成熟,儲能的多重價值未在當前價格體系中得到充分體現,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研究明確。
在技術方面。目前電網側儲能技術仍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無論是容量密度還是功率密度,都有待進一步提升,有些核心關鍵技術還不掌握。大規模儲能接入后如何參與電網的輔助服務、如何優化調度等問題,都暫時沒有找到答案。行業還急需一批相對易于執行的技術標準,去指導儲能的建設與運維。
在安全方面。儲能電池組是一種含高能物質的部件,具有危險性的本質,近幾年國內外均有個別儲能電站出現著火、爆炸事故的案例。消防安全性問題是儲能行業重中之重,應該引起行業高度重視。我國目前有關儲能的審批和標準體系還不夠健全,急需設計儲能安全準則和標準體系,最大程度降低發生危險事故的概率。
當前,儲能政策日益完善、產業發展動力強勁,正值大有可為的重要機遇期。要抓住機遇,同時也要保持定力,理性把握投資節奏,重點做好技術和人才儲備,為迎接儲能產業的真正爆發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