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不造車”,這是華為一直以來反復強調的宣言。然而,“不造車”的華為最近因為一個動作,再次成為汽車行業的輿論焦點。
5月27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任正非簽發華為組織變動文件,批準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以下簡稱“智能汽車BU”),隸屬于ICT管理委員會管理。今年以來,華為在汽車領域比往常高調不少。4月,華為首次亮相上海車展,全面展示了在汽車領域的業務和產品。加上此次成立智能汽車BU,華為全面進軍汽車領域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
從組織架構上提升重要性
“華為成立智能汽車BU合乎其商業發展邏輯,是正確的選擇。”探索科技(Techsugar)首席分析師王樹一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中國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新車產銷第一的位置,但零部件供應鏈的自主程度仍有待提高,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因此行業蘊藏巨大的商機。華為乘勢出擊,有望在智能汽車領域實現新的業務增長。同時,車聯網是5G三大應用場景之一,作為5G最重要的設備商之一,華為切入汽車領域,既可以利用自身在通信領域積累起來的優勢,又能通過實際應用反過來支持通信技術向下一代演進。
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鹿文亮指出,目前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業務主要包括云服務、智能駕駛(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智能網聯(4G/5G車載移動通信模塊/T-Box,車載網絡)、智能互聯和智能能源等模塊。它們都已形成成熟的體系,而成立智能汽車BU有利于對相關業務進行統一管理,打造品牌,更好地與客戶溝通。
在華為的組織架構中,BU與BG(事業群)是并列的一級部門,隨著智能汽車BU的成立,華為目前共有三大BG——運營商BG、企業BG和消費者BG,兩大BU——Cloud&AI BU和智能汽車BU。可見,華為從架構上首先確定了智能汽車領域業務的重要性。
據了解,智能汽車BU將主要負責智能汽車領域的產業洞察和客戶需求分析,以及制定智能汽車行業解決方案的戰略規劃和商業規劃,確保戰略到執行閉環和中長期戰略目標的達成,并對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商業成功負責。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智能汽車BU與Cloud&AI BU盡管平級,但可以調動后者的資源為汽車客戶服務,因此將其理解為一個“跨部門協調機構”。
定位增量部件供應商
2019上海車展期間,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向外界透露了公司在汽車領域的定位與目標——致力于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聚焦ICT(信息通信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華為成立智能汽車BU時也再此強調,將利用自己在ICT領域的積累為汽車產業賦能。
“華為強調的策略是不造整車,不與傳統Tier1(一級零部件供應商)直接競爭,而是向二者提供更多服務。這種打法是非常聰明的。”采訪中,業內專家紛紛給出類似的看法。
“就如同華為做云業務時表示‘上不碰數據,下不碰用戶’一樣,這種表態非常重要。”鹿文亮表示,華為一直強調不造車,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車企對華為的接受度。
某資本公司董事劉曉光(化名)表示,華為這樣的定位策略有利于更加順利地進入汽車領域,而不會被零部件供應商與整車企業視作競爭對手。“汽車與手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汽車技術迭代較慢,需要大量驗證,更需要市場的幫助來提升技術水平、搭建供應鏈能力。如果以競爭者的角色進入,很難得到合作機會。”他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說。
事實上,選擇從ICT切入汽車領域是華為的必然選擇。鹿文亮指出,ICT解決方案是華為擅長的領域,對車企來說,它們也需要通過ICT實現汽車轉型,二者結合就可以實現互補和互惠。更為重要的是,汽車產業鏈的價值在向下轉移,一輛車的創新技術更依賴于電氣化技術的創新。華為相當于直接盯住了汽車價值鏈上的高點。
“傳統汽車向智能網聯汽車轉型已是必然趨勢,處于變革期的汽車行業急需新的技術實現跨越發展,而ICT就是其中之一。”劉曉光進一步解釋說,這恰好是華為的強項,也與華為的大戰略相吻合。
需把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
雖然華為實力強大,也受人尊敬,但要在汽車業闖出一番天地也并非易事。將自己定義為定位增量供應商的華為,將面對漫漫征程。
“汽車供應鏈保守、克制,單點突破與成為有影響力的市場參與者,難度不可同日而語。華為在汽車行業的路還有很長要走,當然,從更長的時間節點來看,我看好國內汽車供應鏈的自主替代機會,未來十年會有更多核心汽車供應商出現。”在王樹一看來,現在談華為在汽車行業的優勢尚早,因為終端市場非常保守,技術上的優勢不一定能兌換成市場上的優勢。不過,華為在車聯網及信息娛樂系統兩個領域更容易實現突破。原因在于,華為本身在通信領域擁有深厚積累,且車聯網市場本身尚不成熟,所以新“玩家”機會較多。信息娛樂系統是汽車智能網聯領域對安全要求相對較低的環節,華為在消費級終端的一些經驗與積累可以移植過來;自動駕駛更難突破,需要與車企建立信任感,周期可能長達7~8年甚至10年。
鹿文亮指出,車企供應體系進入門檻要比ICT行業高得多。Mobileye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才進入了整車企業的供應體系。“但華為瞄準的方向很準確,正確的方向是成功的一半,加上華為本身的技術實力,其在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向好。”他表示。
“汽車產業固有的供應關系比較復雜,也更封閉。華為現階段的重點是做好產品、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全新的發展理念,迎接汽車產業的機遇與挑戰。”劉曉光說。
5月27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任正非簽發華為組織變動文件,批準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以下簡稱“智能汽車BU”),隸屬于ICT管理委員會管理。今年以來,華為在汽車領域比往常高調不少。4月,華為首次亮相上海車展,全面展示了在汽車領域的業務和產品。加上此次成立智能汽車BU,華為全面進軍汽車領域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
從組織架構上提升重要性
“華為成立智能汽車BU合乎其商業發展邏輯,是正確的選擇。”探索科技(Techsugar)首席分析師王樹一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中國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新車產銷第一的位置,但零部件供應鏈的自主程度仍有待提高,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因此行業蘊藏巨大的商機。華為乘勢出擊,有望在智能汽車領域實現新的業務增長。同時,車聯網是5G三大應用場景之一,作為5G最重要的設備商之一,華為切入汽車領域,既可以利用自身在通信領域積累起來的優勢,又能通過實際應用反過來支持通信技術向下一代演進。
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鹿文亮指出,目前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業務主要包括云服務、智能駕駛(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智能網聯(4G/5G車載移動通信模塊/T-Box,車載網絡)、智能互聯和智能能源等模塊。它們都已形成成熟的體系,而成立智能汽車BU有利于對相關業務進行統一管理,打造品牌,更好地與客戶溝通。
在華為的組織架構中,BU與BG(事業群)是并列的一級部門,隨著智能汽車BU的成立,華為目前共有三大BG——運營商BG、企業BG和消費者BG,兩大BU——Cloud&AI BU和智能汽車BU。可見,華為從架構上首先確定了智能汽車領域業務的重要性。
據了解,智能汽車BU將主要負責智能汽車領域的產業洞察和客戶需求分析,以及制定智能汽車行業解決方案的戰略規劃和商業規劃,確保戰略到執行閉環和中長期戰略目標的達成,并對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商業成功負責。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智能汽車BU與Cloud&AI BU盡管平級,但可以調動后者的資源為汽車客戶服務,因此將其理解為一個“跨部門協調機構”。
定位增量部件供應商
2019上海車展期間,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向外界透露了公司在汽車領域的定位與目標——致力于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聚焦ICT(信息通信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華為成立智能汽車BU時也再此強調,將利用自己在ICT領域的積累為汽車產業賦能。
“華為強調的策略是不造整車,不與傳統Tier1(一級零部件供應商)直接競爭,而是向二者提供更多服務。這種打法是非常聰明的。”采訪中,業內專家紛紛給出類似的看法。
“就如同華為做云業務時表示‘上不碰數據,下不碰用戶’一樣,這種表態非常重要。”鹿文亮表示,華為一直強調不造車,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車企對華為的接受度。
某資本公司董事劉曉光(化名)表示,華為這樣的定位策略有利于更加順利地進入汽車領域,而不會被零部件供應商與整車企業視作競爭對手。“汽車與手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汽車技術迭代較慢,需要大量驗證,更需要市場的幫助來提升技術水平、搭建供應鏈能力。如果以競爭者的角色進入,很難得到合作機會。”他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說。
事實上,選擇從ICT切入汽車領域是華為的必然選擇。鹿文亮指出,ICT解決方案是華為擅長的領域,對車企來說,它們也需要通過ICT實現汽車轉型,二者結合就可以實現互補和互惠。更為重要的是,汽車產業鏈的價值在向下轉移,一輛車的創新技術更依賴于電氣化技術的創新。華為相當于直接盯住了汽車價值鏈上的高點。
“傳統汽車向智能網聯汽車轉型已是必然趨勢,處于變革期的汽車行業急需新的技術實現跨越發展,而ICT就是其中之一。”劉曉光進一步解釋說,這恰好是華為的強項,也與華為的大戰略相吻合。
需把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
雖然華為實力強大,也受人尊敬,但要在汽車業闖出一番天地也并非易事。將自己定義為定位增量供應商的華為,將面對漫漫征程。
“汽車供應鏈保守、克制,單點突破與成為有影響力的市場參與者,難度不可同日而語。華為在汽車行業的路還有很長要走,當然,從更長的時間節點來看,我看好國內汽車供應鏈的自主替代機會,未來十年會有更多核心汽車供應商出現。”在王樹一看來,現在談華為在汽車行業的優勢尚早,因為終端市場非常保守,技術上的優勢不一定能兌換成市場上的優勢。不過,華為在車聯網及信息娛樂系統兩個領域更容易實現突破。原因在于,華為本身在通信領域擁有深厚積累,且車聯網市場本身尚不成熟,所以新“玩家”機會較多。信息娛樂系統是汽車智能網聯領域對安全要求相對較低的環節,華為在消費級終端的一些經驗與積累可以移植過來;自動駕駛更難突破,需要與車企建立信任感,周期可能長達7~8年甚至10年。
鹿文亮指出,車企供應體系進入門檻要比ICT行業高得多。Mobileye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才進入了整車企業的供應體系。“但華為瞄準的方向很準確,正確的方向是成功的一半,加上華為本身的技術實力,其在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向好。”他表示。
“汽車產業固有的供應關系比較復雜,也更封閉。華為現階段的重點是做好產品、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全新的發展理念,迎接汽車產業的機遇與挑戰。”劉曉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