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能源數字化,很多人和我的感受是一樣的,那就是“冰火兩重天”。一邊是火熱的“能源互聯網”、“數字化能源未來”的美好暢想,各類僅存在于PPT的企業戰略規劃,缺錢需要及時收割韭菜的某些概念型公司。
(來源:公眾號“魚眼看電改”作者:俞慶)
另一邊是冰冷的現實,電力市場化并未快速到來,售電業務競爭激烈,配電業務躊躇不前,用戶對數字化能源接受度很低,政府態度積極就是不給錢。
所以今天想分享的就是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如何從現實走向理想。就思考的層級上看,能源互聯網首先是個技術問題,然后是個業務問題,最后是個商業問題。
今天第一篇我們先談談技術層級的問題。
從技術上看,從單一功能軟件到能源數字化平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單一功能軟件疊加
現在很多的云平臺,本質是一個或者若干功能的堆積。比如智能運維、電費優化、能耗監測。你把它拆開了看,本質上就是單一功能軟件。
二、(云端)軟件系統
從單一功能疊加到軟件系統,最核心的區別在于:是否實現了數據模型抽象化、業務流程融合化。
1、數據模型對象化,就是物理的表計數據不是被存儲為表計數據,而是變成一個“量測對象”,這個對象又能被別的對象所定義和調用。比如一個回路的測點數據,對應這個回路的量測對象,這個量測對象可以關聯到某個“線路對象”,然后支持能耗監測,也能用來判斷故障位置,還能拿來算線損。至少我見過的很多系統里,表計數據就是表計數據,是需要在代碼級別去進行邏輯定義的,這種抽象層次關系的高級階段就是CIM模型,極大的擴展了靈活性,減少代碼量。
2、業務流程的融合化。舉個例子,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智能用電”產品,本質就是電能計量疊加一些狀態監測數據,用來判斷線路上是否存在火災隱患。很多類似的系統是政策性市場銷售,但是這些系統一旦安裝,除了告警以外,并沒有實現流程閉環,缺乏對消缺的監督,所以意義不大,屬于“煙囪型系統”。能否通過告警,進行故障研判和定位,確定缺陷以后,在運維管理模塊里實現缺陷流程的跟蹤,最終再通過信號確定消缺。這涉及到數據貫通、模型貫通和流程貫通這些問題。這才是從單一功能軟件到(云端)軟件系統的區別。
不要小看這三個貫通,電網公司搞了10多年信息化,現在還在艱難的實現和維持這三個貫通,比如泛在物聯搞得火熱的“營配貫通”,大把銀子就在“貫通”二字。
三、軟件云平臺
軟件云平臺,之所以被成為平臺,或者說的再時髦一點,現在叫做“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平臺化或者中臺化,本質是兩個抽象復用,即數據對象抽象化,業務功能抽象化,抽象化的本質是為了復用。
1、數據對象抽象化,即把一些通用的數據進行對象化和抽象化,實現三個One(阿里的數據中臺核心理論),One ID(所有對象只有唯一編碼以供索引),One Data(所有數據以統一的模型格式進行集中存儲),One Service(所有數據以統一的方式對外提供數據服務)。其實這也是電力信息化搞了這么多年走過的類似路徑,One ID和One Data的標準就是IEC CIM模型,它定義了能源數據如何被理解,然后以此為基礎通過一系列的數據架構和管理方法,才有了數據中臺。
2、業務功能抽象化。即把一些常用功能,變成可以復用的功能化組件,比如圖形引擎(接線圖、地理信息圖、甚至三維矢量圖)、組織權限管理、工作流、工單表單、建模工具、規則庫等等。還有非常重要的的一點,就是這些組件(不管是不是用第三方組件),需要被很好組合起來,調教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對外統一提供調用(甚至是配置方式),而不是散亂的各自為政。這也是平臺的核心技術所在。
是否具備上述兩個方面的抽象與有機整合,并把它變成軟件平臺底層的通用部分,這才是“軟件平臺”區別于“軟件系統”的地方。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單一軟件系統類似于電動自行車(能跑就行),軟件系統類似于一個型號的小轎車(涉及到轉向、發動機、變速箱、地盤、安全氣囊等多個系統的整合與交互),云平臺就類似于大眾或者豐田的汽車底盤平臺,通過標準化底盤平臺,這個平臺上面可以開發多種車型,提供各種標準的軟硬件接口。
四、如何開發好的能源云平臺
1、靠譜的,懂業務的團隊。能源云平臺需要靠譜的團隊,團隊里各個專業都需要有靠譜的人才配置,最稀缺的不是程序員,而是能理解業務的程序員、懂業務的架構師,以及能理解程序的業務分析師。能源是壁壘很高、專業性很強的行業,沒有三五年的業務經驗,連一個大的專業模塊都理解不了,更不要說夸專業領域。會編程的人不少,懂能源業務的人很少。君不見某上市公司為了組建數字化團隊,從國網南網五大,以幾倍的公司挖人么。
2、深刻的理解價值和戰略。光有人還不夠,各路能源大企業一堆人才,目前能源云平臺還處于落地的初期,架構不可謂不宏大,功能不可謂不繁復,能產生價值的不多,能持續優化價值的更少。因為如何在戰略和戰術層面把技術和業務價值整合,形成落地迭代的路徑,非常考驗管理團隊的實戰能力和戰略視野,否則招了幾百號研發團隊,不知道戰略重點和研發重心,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寬度一公里、深度一厘米”,你都不知道往哪挖。
3、持續投入最好別燒錢。電網公司信息化歷時十余年,一個省公司每年大幾十億的數字化投入,才有了今天的智能電網。上面所說的功能融合、業務貫通、數據對象化、平臺化復用,不是憑空而來的,因為沒有人知道一開始該怎么干,曾經見過電網某個大的業務系統推倒重來三四次,你能說前面的錢白花了么,飯是一口口吃的。市場化的能源云平臺因為業務屬性不一樣,客戶價值不一樣,決定了電網的經驗都無法套用,更不要說缺乏能源信息化經驗的其他能源企業了。燒一筆錢容易,要在平臺上持續燒錢,據我所知已經有若干家上市公司撐不住了。
當然,燒錢不是必須的,云平臺需要真正向互聯網學習的是MVP,如何用簡單架構去滿足實用功能,先賺到錢再考慮下一次迭代是不是要推翻架構重來。當然,最理想的一種狀態就是先做好一個大架構,然后按照MVP的方式去精化功能,形成小的價值迭代,只不過這樣做對團隊以往的技術經驗要求極高,而且還不能被以前大系統的思維方式所束縛,我認為這才是“能源+互聯網”的玩法。
持續燒錢,考驗的不僅僅是團隊本身,更重要的是考驗整個公司最高決策者的戰略眼光、戰略定力和協調推進能力,這絕對不是數字化團隊本身所能解決的問題。能源行業過去市場化程度很低,導致部分決策層對市場化業務的趨勢、速度和路徑理解不足,我認為這才是一家公司在開發和推進云平臺中最大的戰略風險,說白點就是老板看不懂,一開始被忽悠上船,現在覺得燒錢有點后悔,要么收手不敢(舍不得),要么繼續燒錢(還是舍不得),這種兩難境地的團隊也有不少。所以這是涉及到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問題,我們后文再談。
無論在不在大公司,只要在云平臺團隊,你就是創業,創業維艱,且行且珍惜。
(來源:公眾號“魚眼看電改”作者:俞慶)
另一邊是冰冷的現實,電力市場化并未快速到來,售電業務競爭激烈,配電業務躊躇不前,用戶對數字化能源接受度很低,政府態度積極就是不給錢。
所以今天想分享的就是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如何從現實走向理想。就思考的層級上看,能源互聯網首先是個技術問題,然后是個業務問題,最后是個商業問題。
今天第一篇我們先談談技術層級的問題。
從技術上看,從單一功能軟件到能源數字化平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單一功能軟件疊加
現在很多的云平臺,本質是一個或者若干功能的堆積。比如智能運維、電費優化、能耗監測。你把它拆開了看,本質上就是單一功能軟件。
二、(云端)軟件系統
從單一功能疊加到軟件系統,最核心的區別在于:是否實現了數據模型抽象化、業務流程融合化。
1、數據模型對象化,就是物理的表計數據不是被存儲為表計數據,而是變成一個“量測對象”,這個對象又能被別的對象所定義和調用。比如一個回路的測點數據,對應這個回路的量測對象,這個量測對象可以關聯到某個“線路對象”,然后支持能耗監測,也能用來判斷故障位置,還能拿來算線損。至少我見過的很多系統里,表計數據就是表計數據,是需要在代碼級別去進行邏輯定義的,這種抽象層次關系的高級階段就是CIM模型,極大的擴展了靈活性,減少代碼量。
2、業務流程的融合化。舉個例子,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智能用電”產品,本質就是電能計量疊加一些狀態監測數據,用來判斷線路上是否存在火災隱患。很多類似的系統是政策性市場銷售,但是這些系統一旦安裝,除了告警以外,并沒有實現流程閉環,缺乏對消缺的監督,所以意義不大,屬于“煙囪型系統”。能否通過告警,進行故障研判和定位,確定缺陷以后,在運維管理模塊里實現缺陷流程的跟蹤,最終再通過信號確定消缺。這涉及到數據貫通、模型貫通和流程貫通這些問題。這才是從單一功能軟件到(云端)軟件系統的區別。
不要小看這三個貫通,電網公司搞了10多年信息化,現在還在艱難的實現和維持這三個貫通,比如泛在物聯搞得火熱的“營配貫通”,大把銀子就在“貫通”二字。
三、軟件云平臺
軟件云平臺,之所以被成為平臺,或者說的再時髦一點,現在叫做“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平臺化或者中臺化,本質是兩個抽象復用,即數據對象抽象化,業務功能抽象化,抽象化的本質是為了復用。
1、數據對象抽象化,即把一些通用的數據進行對象化和抽象化,實現三個One(阿里的數據中臺核心理論),One ID(所有對象只有唯一編碼以供索引),One Data(所有數據以統一的模型格式進行集中存儲),One Service(所有數據以統一的方式對外提供數據服務)。其實這也是電力信息化搞了這么多年走過的類似路徑,One ID和One Data的標準就是IEC CIM模型,它定義了能源數據如何被理解,然后以此為基礎通過一系列的數據架構和管理方法,才有了數據中臺。
2、業務功能抽象化。即把一些常用功能,變成可以復用的功能化組件,比如圖形引擎(接線圖、地理信息圖、甚至三維矢量圖)、組織權限管理、工作流、工單表單、建模工具、規則庫等等。還有非常重要的的一點,就是這些組件(不管是不是用第三方組件),需要被很好組合起來,調教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對外統一提供調用(甚至是配置方式),而不是散亂的各自為政。這也是平臺的核心技術所在。
是否具備上述兩個方面的抽象與有機整合,并把它變成軟件平臺底層的通用部分,這才是“軟件平臺”區別于“軟件系統”的地方。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單一軟件系統類似于電動自行車(能跑就行),軟件系統類似于一個型號的小轎車(涉及到轉向、發動機、變速箱、地盤、安全氣囊等多個系統的整合與交互),云平臺就類似于大眾或者豐田的汽車底盤平臺,通過標準化底盤平臺,這個平臺上面可以開發多種車型,提供各種標準的軟硬件接口。
四、如何開發好的能源云平臺
1、靠譜的,懂業務的團隊。能源云平臺需要靠譜的團隊,團隊里各個專業都需要有靠譜的人才配置,最稀缺的不是程序員,而是能理解業務的程序員、懂業務的架構師,以及能理解程序的業務分析師。能源是壁壘很高、專業性很強的行業,沒有三五年的業務經驗,連一個大的專業模塊都理解不了,更不要說夸專業領域。會編程的人不少,懂能源業務的人很少。君不見某上市公司為了組建數字化團隊,從國網南網五大,以幾倍的公司挖人么。
2、深刻的理解價值和戰略。光有人還不夠,各路能源大企業一堆人才,目前能源云平臺還處于落地的初期,架構不可謂不宏大,功能不可謂不繁復,能產生價值的不多,能持續優化價值的更少。因為如何在戰略和戰術層面把技術和業務價值整合,形成落地迭代的路徑,非常考驗管理團隊的實戰能力和戰略視野,否則招了幾百號研發團隊,不知道戰略重點和研發重心,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寬度一公里、深度一厘米”,你都不知道往哪挖。
3、持續投入最好別燒錢。電網公司信息化歷時十余年,一個省公司每年大幾十億的數字化投入,才有了今天的智能電網。上面所說的功能融合、業務貫通、數據對象化、平臺化復用,不是憑空而來的,因為沒有人知道一開始該怎么干,曾經見過電網某個大的業務系統推倒重來三四次,你能說前面的錢白花了么,飯是一口口吃的。市場化的能源云平臺因為業務屬性不一樣,客戶價值不一樣,決定了電網的經驗都無法套用,更不要說缺乏能源信息化經驗的其他能源企業了。燒一筆錢容易,要在平臺上持續燒錢,據我所知已經有若干家上市公司撐不住了。
當然,燒錢不是必須的,云平臺需要真正向互聯網學習的是MVP,如何用簡單架構去滿足實用功能,先賺到錢再考慮下一次迭代是不是要推翻架構重來。當然,最理想的一種狀態就是先做好一個大架構,然后按照MVP的方式去精化功能,形成小的價值迭代,只不過這樣做對團隊以往的技術經驗要求極高,而且還不能被以前大系統的思維方式所束縛,我認為這才是“能源+互聯網”的玩法。
持續燒錢,考驗的不僅僅是團隊本身,更重要的是考驗整個公司最高決策者的戰略眼光、戰略定力和協調推進能力,這絕對不是數字化團隊本身所能解決的問題。能源行業過去市場化程度很低,導致部分決策層對市場化業務的趨勢、速度和路徑理解不足,我認為這才是一家公司在開發和推進云平臺中最大的戰略風險,說白點就是老板看不懂,一開始被忽悠上船,現在覺得燒錢有點后悔,要么收手不敢(舍不得),要么繼續燒錢(還是舍不得),這種兩難境地的團隊也有不少。所以這是涉及到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問題,我們后文再談。
無論在不在大公司,只要在云平臺團隊,你就是創業,創業維艱,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