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11時18分,隨著電池管理系統提示充電完成,運維人員拔掉位于“中天電運001”船尾的充電電纜接頭,船只緩緩駛入長江支流之一的西流河。這標志著長江流域首艘千噸級純電動貨船“中天電運001”在常州成功試航。
“中天電運001”由鋰電池與超級電容“雙電”驅動,整船電池容量1458千瓦時,相當于40輛電動汽車。通過岸電充電2.5小時,可續航50千米。按全年運營150航次計算,年用電量在45萬度左右,可替代燃油20.16噸。國網相關人士介紹,千噸級純電動運輸船成功試航是對內河水路運輸散貨船的技術革命,該公司今年將全力推動長江流域貨運船舶的油改電,以此從源頭減少長江污染物排放,推進長江大保護深入實施。
據了解,江蘇段是整個長江流域生態負荷最重的區域之一,特別是長江入海口,已成為世界上運量最大、航運最繁忙的通航河流。目前,90%以上水運船舶采用柴油動力做推進系統,產生的二氧化碳、硫氧化物等排放僅次于燃煤發電廠和機動車輛。
為此,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將長江生態環境修復作為該公司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近年來積極開展沿江及內河港口配電網建設,加快推進沿江8市岸電布局,有效減少船舶靠港排放。截至目前,江蘇省內累計建成各類岸電系統4918套,岸電規模全國最大,其中沿江8市長江干支流泊位覆蓋率達60.5%。利用岸基電源向停靠港口的船舶供電,年可實現岸電電量達5701萬千瓦時,與燃油輔機發電相比,年減少燃油消耗2萬余噸、氮氧化物排放600余噸、二氧化硫排放200余噸。
2018年,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戰略對沿江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家交通運輸部明確提出,要“加快研究純電動貨船,實現電動貨船靠泊接用岸電并進行充電”。國網江蘇電力創新技術推廣應用,啟動貨運船舶領域電力替代研究,利用船載動力電池替代航行燃油主機,以實現貨船運行、停靠全過程零污染、零排放,進一步助力打贏長江船舶污染防治戰。2018年12月,國網江蘇電力與新能源船舶制造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在常州共同建設長江流域首艘千噸級純電動貨船。該船的成功試航標志著長江流域貨運船舶開啟了清潔能源替代的新篇章。
“隨著電動船技術不斷成熟和電池造價逐步走低,電動船必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我們將持續做好配套電網建設服務,健全電動船舶充電服務網絡,為國家長江大保護戰略和電動船產業發展貢獻力量。”國網江蘇電力營銷部主任李瑤虹介紹。
隨著電池生產技術、電池能源管理技術發展,保守估計僅內河游船、輪渡船、公務船、港作拖船、短途貨船等船型電動化,到2024年電動船舶市場規模將達453億元。“京杭運河地區運輸船舶占全國內河運輸船舶數量近1/3,未來純電動運輸船的推廣應用,將改變長江水運能源結構,從源頭治理污染,守護‘綠水青山’。”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港航事業發展中心高級工程師范曉峰表示。
據測算,長三角地區10萬艘運輸船舶電氣化可帶動船舶設計、建造、改裝、充電設備等相關產業發展,產值將超千億元以上,同時,將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拉動長三角經濟發展。
“中天電運001”由鋰電池與超級電容“雙電”驅動,整船電池容量1458千瓦時,相當于40輛電動汽車。通過岸電充電2.5小時,可續航50千米。按全年運營150航次計算,年用電量在45萬度左右,可替代燃油20.16噸。國網相關人士介紹,千噸級純電動運輸船成功試航是對內河水路運輸散貨船的技術革命,該公司今年將全力推動長江流域貨運船舶的油改電,以此從源頭減少長江污染物排放,推進長江大保護深入實施。
據了解,江蘇段是整個長江流域生態負荷最重的區域之一,特別是長江入海口,已成為世界上運量最大、航運最繁忙的通航河流。目前,90%以上水運船舶采用柴油動力做推進系統,產生的二氧化碳、硫氧化物等排放僅次于燃煤發電廠和機動車輛。
為此,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將長江生態環境修復作為該公司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近年來積極開展沿江及內河港口配電網建設,加快推進沿江8市岸電布局,有效減少船舶靠港排放。截至目前,江蘇省內累計建成各類岸電系統4918套,岸電規模全國最大,其中沿江8市長江干支流泊位覆蓋率達60.5%。利用岸基電源向停靠港口的船舶供電,年可實現岸電電量達5701萬千瓦時,與燃油輔機發電相比,年減少燃油消耗2萬余噸、氮氧化物排放600余噸、二氧化硫排放200余噸。
2018年,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戰略對沿江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家交通運輸部明確提出,要“加快研究純電動貨船,實現電動貨船靠泊接用岸電并進行充電”。國網江蘇電力創新技術推廣應用,啟動貨運船舶領域電力替代研究,利用船載動力電池替代航行燃油主機,以實現貨船運行、停靠全過程零污染、零排放,進一步助力打贏長江船舶污染防治戰。2018年12月,國網江蘇電力與新能源船舶制造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在常州共同建設長江流域首艘千噸級純電動貨船。該船的成功試航標志著長江流域貨運船舶開啟了清潔能源替代的新篇章。
“隨著電動船技術不斷成熟和電池造價逐步走低,電動船必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我們將持續做好配套電網建設服務,健全電動船舶充電服務網絡,為國家長江大保護戰略和電動船產業發展貢獻力量。”國網江蘇電力營銷部主任李瑤虹介紹。
隨著電池生產技術、電池能源管理技術發展,保守估計僅內河游船、輪渡船、公務船、港作拖船、短途貨船等船型電動化,到2024年電動船舶市場規模將達453億元。“京杭運河地區運輸船舶占全國內河運輸船舶數量近1/3,未來純電動運輸船的推廣應用,將改變長江水運能源結構,從源頭治理污染,守護‘綠水青山’。”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港航事業發展中心高級工程師范曉峰表示。
據測算,長三角地區10萬艘運輸船舶電氣化可帶動船舶設計、建造、改裝、充電設備等相關產業發展,產值將超千億元以上,同時,將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拉動長三角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