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充電樁的普及程度,決定了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緩解。可以說,充電基礎設施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最大的因素之一。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的總體成績不是太好,充電樁的新建數量雖在增加,但依然面臨著服務質量不高、樁體布局不合理、商業模式不成熟、行業標準欠缺等種種問題。3月份,“新基建”國家戰略正式部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迎來歷史性窗口機遇,行業過往“粗放式”的成長將得到更多關注和改善。
于年中縱觀,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待穩,行業基本完成原始布局和積累,以及“新基建”國策的大力加持下,充電樁領域可能將進入一段精耕細作的深化期。
1半年回看:行業平穩恢復 優勝劣汰加劇
2020年上半年,受全球宏觀經濟低迷影響和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被迫下降,充電基礎設施同步呈現低速緩增的狀態。
中汽協統計,2020年1-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20.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4.8%和43.4%,雖然5月環比有所增長,但同比下降仍達25.8%和23.3%。充電基礎設施1-5月份增量為8.0萬臺,同比下降52.1%。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新增用戶大幅減少,給充電樁持續盈利帶來障礙;另一方面,充電樁行業自身產業鏈受到經濟影響,整體經營和生存艱難,很多中小企業甚至倒閉關門。
僅以北京為例,行業人士透露,經過疫情“洗禮”,原本市場尚有幾十家充電運營商企業,但是到目前為止,只有約20~30家規模以上平臺還在經營,其余將近一半的企業老板被迫轉行退出,而且多數都是小規模。這也與全行業的變化成正比,到2020年初,行業已有50%的經營者徹底退出。
“上半年的影響還是挺大的。”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主任張帆表示,受整體環境影響,今年充電樁大幅增長的可能性不大。據他介紹,與往年相比,多數運營商在今年上半年沒有新建樁體的計劃,甚至表示能維持好現狀就已經不錯。隨著總理講話和聯防聯控機制等會議接連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鼓勵和部署,五一之后,充電樁市場情況才逐漸好轉起來。
該機構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129.9萬臺,同比增長33.1%。成員上報公共類充電樁55.1萬臺,其中交流充電樁32.1萬臺、直流充電樁22.9萬臺、交直流一體充電樁488臺。從2019年6月到2020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1.2萬臺。
圖 | 源自網絡
自2015年開始,充電樁進入發展快速道,一度吸引眾多參與者入局,2017年大小企業累計超過1000家。但由于行業投入大、運維成本高、使用率普遍較低等原因陸續被迫退出,代表企業如容一電動科技等。同時,特來電、星星充電等龍頭企業經過長期的布局和持續投入,逐漸扭虧為盈,占據行業頭部位置。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披露,截止到2020年5月,全國充電運營企業所運營充電樁數量超過1萬臺的共有8家,分別為:特來電(15.7萬臺)、星星充電(13.2萬臺)、國家電網(8.8萬臺)、云快充(4.1萬臺)、依威能源(2.5萬臺)、上汽安悅(1.9萬臺)、中國普天(1.4萬臺)、深圳車電網(1.3萬臺),僅此8家運營商的樁數便占總量的88.8%,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集中度較高。
“充電樁過去一直是簡單的跑馬圈地模式,現在逐漸站在了車主、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解決如何更方便安全的充電,讓用戶體驗更好。”中電聯標準化管理中心主任、電動汽車與儲能分會副會長劉永東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也意味著,中國充電樁正在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過程。
“充電樁當前需要做好一些基礎工作,比如樁的更新換代。實際上,充電樁早期選址的位置都不錯,但是經過兩三年的技術迭代,可能性能跟不上,需要加速調整升級,以保障用戶使用效果。”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新能源汽車還在發展過程中,充電樁作為配套設施需要自我沉淀,跟上需求用戶的需求。
2「私樁+專用樁」機會凸顯
按照服務對象的不同,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可以大體分為公共充電樁、專用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三類。由于各領域需求不同,充電樁市場也分別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其中蘊含著新的發展機會和亮點。
“公共充電樁的建設速度已經放緩,這也與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放緩、私樁配建率提高等因素相關。”張帆介紹,即便是部分公共樁,也都有鎖定的目標客戶。一些充電場站雖然面向社會車輛開放,但實際上夜間或固定時段也是有固定車輛去充電的。充電場站會與大巴車、網約車等運營單位簽訂充電協議,用固定收入的方式保障成本和經營性支出。
雖然我國目前的車樁比仍然很高,充電樁整體數量需求巨大。但總體上,公共樁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初期紅利的邊際效應越來越小,而私樁和專用樁由于需求巨大,正被市場熱切看好。
隨著新能源乘用車越來越多的步入家庭,私人充電樁需求顯著上升。由于靈活機動、可隨插隨用,私樁的優勢十分突出。上述充電聯盟預測,私人充電樁將在2020年大幅增長:公共充電樁新增預計15.6萬臺,私人充電樁則為37.3萬臺,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在2020年將達到66.7萬臺,私人充電樁數量則達到107.6萬臺,對比明顯。
國網電動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全生明在近期以“新基建與汽車產業發展”為主題的“2020百人會汽車產業形勢與政策高端研討會”上指出:截止到2019年底,全國公共充電樁建設超額完成了規劃目標,但個人充電樁的建設則遠遠沒有達到規劃目標的要求。當前,電動汽車充電難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社區。
而隨著老舊社區改造和新建小區配套的完善,社區已經成為各大平臺運營商和車企的主攻陣地。目前,私樁建設仍與車企綁定最緊,比亞迪、北汽、上汽為頭三號,以比亞迪市場份額58.7%為領先。但因整體私樁普及率較低,仍有巨大需求空間等待開發。在2020年4月9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預計,2020年全年新增私人樁將超40萬個。
此外,專用充電樁領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專用樁最大的特點就是目標客戶群體固定,規模和發展前景良好,且能夠看到穩定營收,這成為投資機構的最大吸引力。“由于針對性的服務能將線上與線下結合起來,售前售后體系完整,而且可以提供長期和精細化的高品質服務,所以運營效果較好。”張帆指出。
例如,海爾集團旗下的日日順科技服務公司,從服務集團車隊的充電設備開始,現已面向社會提供充電樁安裝、維修、保養、巡檢業務。但如果將這個全國運維的任務交給充電平臺運營商,沒有固定的用戶群體導向做支撐,在成本和經營能力上都會面臨巨大挑戰。由于客戶群體或者經營線路固定,充電需求也較為穩定,在可見的盈利支撐下,專用樁這一細分市場相對能夠形成良性運轉。
在充電樁全行業緩慢恢復的過程中,私樁與專用樁基于良好前景成為新興的機會焦點,備受投資者和運營商的關注。下一步,如何快速布局、提升樁體的利用率和服務水平,將成為深耕此領域的重點方向。
3平穩三五年 抓住新機遇
無疑,“新基建”帶來的潛在萬億市場規模,以及新能源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等方向上的必然轉型,都給了充電樁產業精細服務、提升質量、規范發展的更大助力,讓行業有更好的環境和時機去沉淀,這被很多人視為歷史新機遇。
蔡榮華認為,受疫情對充電量的影響,2020年公用樁安裝進度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但2021年開始公用樁新增裝機有望明顯加速。
各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充電樁建設鼓勵和補貼等方案:從“補車”到“補樁”+“補電”。6月10日,《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正式對外發布,提出2020年,北京將新建不少于5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100個左右換電站。
然而大量真實資金的進入是個理性過程,在新能源汽車產銷低迷的大環境下,充電樁仍需要亦步亦趨,穩步向前。
“未來三五年行業發展會比較平穩,除非新能源汽車出現大幅增長,突然的爆發增長不太可能。“張帆認為,從市場情況來看,目前新樁建設速度已經放緩,運營車輛可能仍然會為了低價充電尋找偏遠一點的充電樁或選擇排隊充電,但總體上,還是可以滿足基本需求。所以強烈的建樁需求暫時不會出現,行業仍會平穩發展一段時間。
“我們預計到今年底,新能源汽車產量會在120萬-130萬。“崔東樹表示,如此,配套充電樁的增速預期不會過快,但2021年,隨著銷量回升,增速值得期待。
車輛的增長是充電需求跟上的前提條件,上游關聯電網、下游關聯電動車,充電樁沒有客戶群體,難以獨善其身。張帆表示,只有上下游各方,包括用戶都愿意參與進來,共同推動整合,行業才會有更顯著的發展。這也是各種新技術盡快落地實現的前提。
“未來,仍會保持3-5家頭部企業主導的產業格局,但是,會有傳統能源或關聯企業大舉進入這個領域,比如中石化正在布局四位一體基礎設施,即加油、加氣、加氫、加電,另外,加上換電市場的形成會對既有格局形成影響。“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秘書長許艷華在百人會近期研討會上表示。
不過,總體來看,無論是業界專家,平臺運營商還是行業其他參與者,對充電設施未來的發展前景都保有信心并持樂觀態度。對部分地方政府和規模企業來說,潛藏的萬億市場機會已經可以細化和拆分到每年的預備投入資金,加上產業鏈相關大數據的開發、智能有序充電等技術服務的進步以及車網互動等各大關聯產業的進一步協同,充電樁整體向好的趨勢毋庸置疑。
在新一輪基建潮來臨之際,回歸理性,深耕細作,提升行業整體服務水平,應該是充電樁從業者最好的選擇。
執筆:楚晴
附:
2015年以來,國家相關部委及主管部門陸續發布了推動充電樁建設的重要指導文件:
* 百人會信息部據公開信息整理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的總體成績不是太好,充電樁的新建數量雖在增加,但依然面臨著服務質量不高、樁體布局不合理、商業模式不成熟、行業標準欠缺等種種問題。3月份,“新基建”國家戰略正式部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迎來歷史性窗口機遇,行業過往“粗放式”的成長將得到更多關注和改善。
于年中縱觀,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待穩,行業基本完成原始布局和積累,以及“新基建”國策的大力加持下,充電樁領域可能將進入一段精耕細作的深化期。
1半年回看:行業平穩恢復 優勝劣汰加劇
2020年上半年,受全球宏觀經濟低迷影響和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被迫下降,充電基礎設施同步呈現低速緩增的狀態。
中汽協統計,2020年1-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20.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4.8%和43.4%,雖然5月環比有所增長,但同比下降仍達25.8%和23.3%。充電基礎設施1-5月份增量為8.0萬臺,同比下降52.1%。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新增用戶大幅減少,給充電樁持續盈利帶來障礙;另一方面,充電樁行業自身產業鏈受到經濟影響,整體經營和生存艱難,很多中小企業甚至倒閉關門。
僅以北京為例,行業人士透露,經過疫情“洗禮”,原本市場尚有幾十家充電運營商企業,但是到目前為止,只有約20~30家規模以上平臺還在經營,其余將近一半的企業老板被迫轉行退出,而且多數都是小規模。這也與全行業的變化成正比,到2020年初,行業已有50%的經營者徹底退出。
“上半年的影響還是挺大的。”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主任張帆表示,受整體環境影響,今年充電樁大幅增長的可能性不大。據他介紹,與往年相比,多數運營商在今年上半年沒有新建樁體的計劃,甚至表示能維持好現狀就已經不錯。隨著總理講話和聯防聯控機制等會議接連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鼓勵和部署,五一之后,充電樁市場情況才逐漸好轉起來。
該機構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129.9萬臺,同比增長33.1%。成員上報公共類充電樁55.1萬臺,其中交流充電樁32.1萬臺、直流充電樁22.9萬臺、交直流一體充電樁488臺。從2019年6月到2020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1.2萬臺。
圖 | 源自網絡
自2015年開始,充電樁進入發展快速道,一度吸引眾多參與者入局,2017年大小企業累計超過1000家。但由于行業投入大、運維成本高、使用率普遍較低等原因陸續被迫退出,代表企業如容一電動科技等。同時,特來電、星星充電等龍頭企業經過長期的布局和持續投入,逐漸扭虧為盈,占據行業頭部位置。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披露,截止到2020年5月,全國充電運營企業所運營充電樁數量超過1萬臺的共有8家,分別為:特來電(15.7萬臺)、星星充電(13.2萬臺)、國家電網(8.8萬臺)、云快充(4.1萬臺)、依威能源(2.5萬臺)、上汽安悅(1.9萬臺)、中國普天(1.4萬臺)、深圳車電網(1.3萬臺),僅此8家運營商的樁數便占總量的88.8%,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集中度較高。
“充電樁過去一直是簡單的跑馬圈地模式,現在逐漸站在了車主、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解決如何更方便安全的充電,讓用戶體驗更好。”中電聯標準化管理中心主任、電動汽車與儲能分會副會長劉永東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也意味著,中國充電樁正在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過程。
“充電樁當前需要做好一些基礎工作,比如樁的更新換代。實際上,充電樁早期選址的位置都不錯,但是經過兩三年的技術迭代,可能性能跟不上,需要加速調整升級,以保障用戶使用效果。”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新能源汽車還在發展過程中,充電樁作為配套設施需要自我沉淀,跟上需求用戶的需求。
2「私樁+專用樁」機會凸顯
按照服務對象的不同,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可以大體分為公共充電樁、專用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三類。由于各領域需求不同,充電樁市場也分別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其中蘊含著新的發展機會和亮點。
“公共充電樁的建設速度已經放緩,這也與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放緩、私樁配建率提高等因素相關。”張帆介紹,即便是部分公共樁,也都有鎖定的目標客戶。一些充電場站雖然面向社會車輛開放,但實際上夜間或固定時段也是有固定車輛去充電的。充電場站會與大巴車、網約車等運營單位簽訂充電協議,用固定收入的方式保障成本和經營性支出。
雖然我國目前的車樁比仍然很高,充電樁整體數量需求巨大。但總體上,公共樁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初期紅利的邊際效應越來越小,而私樁和專用樁由于需求巨大,正被市場熱切看好。
隨著新能源乘用車越來越多的步入家庭,私人充電樁需求顯著上升。由于靈活機動、可隨插隨用,私樁的優勢十分突出。上述充電聯盟預測,私人充電樁將在2020年大幅增長:公共充電樁新增預計15.6萬臺,私人充電樁則為37.3萬臺,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在2020年將達到66.7萬臺,私人充電樁數量則達到107.6萬臺,對比明顯。
國網電動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全生明在近期以“新基建與汽車產業發展”為主題的“2020百人會汽車產業形勢與政策高端研討會”上指出:截止到2019年底,全國公共充電樁建設超額完成了規劃目標,但個人充電樁的建設則遠遠沒有達到規劃目標的要求。當前,電動汽車充電難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社區。
而隨著老舊社區改造和新建小區配套的完善,社區已經成為各大平臺運營商和車企的主攻陣地。目前,私樁建設仍與車企綁定最緊,比亞迪、北汽、上汽為頭三號,以比亞迪市場份額58.7%為領先。但因整體私樁普及率較低,仍有巨大需求空間等待開發。在2020年4月9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預計,2020年全年新增私人樁將超40萬個。
此外,專用充電樁領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專用樁最大的特點就是目標客戶群體固定,規模和發展前景良好,且能夠看到穩定營收,這成為投資機構的最大吸引力。“由于針對性的服務能將線上與線下結合起來,售前售后體系完整,而且可以提供長期和精細化的高品質服務,所以運營效果較好。”張帆指出。
例如,海爾集團旗下的日日順科技服務公司,從服務集團車隊的充電設備開始,現已面向社會提供充電樁安裝、維修、保養、巡檢業務。但如果將這個全國運維的任務交給充電平臺運營商,沒有固定的用戶群體導向做支撐,在成本和經營能力上都會面臨巨大挑戰。由于客戶群體或者經營線路固定,充電需求也較為穩定,在可見的盈利支撐下,專用樁這一細分市場相對能夠形成良性運轉。
在充電樁全行業緩慢恢復的過程中,私樁與專用樁基于良好前景成為新興的機會焦點,備受投資者和運營商的關注。下一步,如何快速布局、提升樁體的利用率和服務水平,將成為深耕此領域的重點方向。
3平穩三五年 抓住新機遇
無疑,“新基建”帶來的潛在萬億市場規模,以及新能源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等方向上的必然轉型,都給了充電樁產業精細服務、提升質量、規范發展的更大助力,讓行業有更好的環境和時機去沉淀,這被很多人視為歷史新機遇。
蔡榮華認為,受疫情對充電量的影響,2020年公用樁安裝進度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但2021年開始公用樁新增裝機有望明顯加速。
各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充電樁建設鼓勵和補貼等方案:從“補車”到“補樁”+“補電”。6月10日,《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正式對外發布,提出2020年,北京將新建不少于5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100個左右換電站。
然而大量真實資金的進入是個理性過程,在新能源汽車產銷低迷的大環境下,充電樁仍需要亦步亦趨,穩步向前。
“未來三五年行業發展會比較平穩,除非新能源汽車出現大幅增長,突然的爆發增長不太可能。“張帆認為,從市場情況來看,目前新樁建設速度已經放緩,運營車輛可能仍然會為了低價充電尋找偏遠一點的充電樁或選擇排隊充電,但總體上,還是可以滿足基本需求。所以強烈的建樁需求暫時不會出現,行業仍會平穩發展一段時間。
“我們預計到今年底,新能源汽車產量會在120萬-130萬。“崔東樹表示,如此,配套充電樁的增速預期不會過快,但2021年,隨著銷量回升,增速值得期待。
車輛的增長是充電需求跟上的前提條件,上游關聯電網、下游關聯電動車,充電樁沒有客戶群體,難以獨善其身。張帆表示,只有上下游各方,包括用戶都愿意參與進來,共同推動整合,行業才會有更顯著的發展。這也是各種新技術盡快落地實現的前提。
“未來,仍會保持3-5家頭部企業主導的產業格局,但是,會有傳統能源或關聯企業大舉進入這個領域,比如中石化正在布局四位一體基礎設施,即加油、加氣、加氫、加電,另外,加上換電市場的形成會對既有格局形成影響。“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秘書長許艷華在百人會近期研討會上表示。
不過,總體來看,無論是業界專家,平臺運營商還是行業其他參與者,對充電設施未來的發展前景都保有信心并持樂觀態度。對部分地方政府和規模企業來說,潛藏的萬億市場機會已經可以細化和拆分到每年的預備投入資金,加上產業鏈相關大數據的開發、智能有序充電等技術服務的進步以及車網互動等各大關聯產業的進一步協同,充電樁整體向好的趨勢毋庸置疑。
在新一輪基建潮來臨之際,回歸理性,深耕細作,提升行業整體服務水平,應該是充電樁從業者最好的選擇。
執筆:楚晴
附:
2015年以來,國家相關部委及主管部門陸續發布了推動充電樁建設的重要指導文件:
* 百人會信息部據公開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