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7月份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呈快速增長態勢,每個月的產銷量都刷新了當月的歷史紀錄。綜合來看,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保有量有望繼續穩居全球前列。
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怎么走?在16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高層云論壇上,來自國家部委和企業的人士分享了政策舉措、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等多方面的最新信息。
多部委推動新能源車高質量發展
多個部委領導都在論壇上表示,支持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介紹,將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實施強鏈補鏈行動。圍繞補短板、鍛長板,編制行動方案,從供需兩端發力,貫通技術攻關、平臺支撐、示范應用三個環節,優化使用環境,推動品牌向上,全面提升產業鏈競爭力。
二是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圍繞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及全氣候適用等問題,發揮動力電池、智能網聯汽車等制造業創新中心作用,支持開展技術攻關,加快車用芯片、操作系統等研發和產業應用。
三是加大推廣應用力度。推動提升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水平,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鼓勵換電模式等創新發展。
四是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要求,研究制定汽車產業實施技術路線圖,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開放代工生產,也要用好市場規則,推動提升產業集中度。同時,要堅決遏制盲目投資現象,避免低效的重復建設。
五是深化高水平開放合作。全球汽車供應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攸關格局,要加強與各國和各方的開放合作,加快標準國際化,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形成開放性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系統研究加強產業管理、促進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發展的政策措施,嚴格執行《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堅決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等亂象,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也透露,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國家氫能產業發展的中長期戰略規劃。
跨界融合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萬鋼認為,跨界融合是發展的新趨勢。首先是“車、路、網、云”新能源汽車和信息通信產業的融合發展。從另外一個方面看,汽車和能源雙向融合也成為大趨勢,要加強新能源汽車和電網的V2G的雙向互動。有一點特別值得重視,就是開展“光儲充放”,也就是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儲能系統、充放電多功能一體化。
在萬鋼看來,應抓住創新能力進行前瞻部署。比如,近期需要解決單體電池正極從低鈷向無鈷的方向、負極向加硅的方向發展,同時各種功能性電解液和功能性隔膜的開發,以及正負極干法制備工藝能夠大幅度提高電池的質量。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也談到跨界融合創新趨勢。他表示,支持企業的跨界融合,加速關鍵產品的落地和質量的提升。要充分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采用揭榜掛帥等形式,也要鼓勵主機廠和互聯網公司、軟件公司跨行業的合作,聚焦軟件和安全,建立適應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測試、驗證、認證體系,提高技術能力。
企業商業模式面臨調整
苗圩還表示,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汽車產業在加速融合,正在創出新的業務模式,并對汽車產業、企業應用服務方式都產生巨大的影響。應通過提高科技含量而提高附加值,這更多的體現在軟件上、體現在服務上。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認為,當前新能源汽車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要加快拓展盈利能力,探索商業模式。最近公司進一步優化了創新創業計劃,擬定了全新的定位,即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將軟件和效率打造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智能化、電動化為特征,推動公司向共享產業、生態產業發展,形成新汽車加新生態的產業公司。
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也表示,服務和軟件可以和硬件一樣作為新的業務增長極,蔚來正在做積極的探索。在整個公司的運營商實現硬件、軟件、服務的一體化的布局和體驗,在業務的規劃上,硬件、軟件和服務有各自相對獨立的業務規劃,來適應不同階層的消費者需要。
在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曉秋看來,新能源車的“極致”應該是通過賦予新的內涵讓用戶感到“極為別致”,而不是用傳統思路,和燃油車比生命周期成本、比續航里程,把傳統的性能指標做到極致。
多個企業透露下一步動向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介紹,廣汽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新產品,測試可以8分鐘充滿80%以上電量,里程達到650公里。公司通過三年努力,招聘了全球領軍的人才,特別是電池方面,研發實驗室面積4000多平方米,希望年底能夠全面進行量產。
“我們通過在811、622電池基礎上增加1%—2%的石墨烯正負極材料,來提高它的充電速度以及續航能力,包括能量密度。燃料電池層面,我們也在全面測試,跟豐田、本田合作,還有我們自己的研發,全面在路試。”曾慶洪表示,自動駕駛方面,現在L3、L2、L1已經全面上市,跟華為合作的L4的自動駕駛2023年會出來。
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表示,將利用最新的固態電池技術,用固液電解質的技術路線,推出能量密度達到360瓦時/公斤的150度電的固態電池技術電池包,爭取在明年四季度推向市場。同時,積極研發蔚來第二代換電站,預計今年3-4月開始部署市場,
據悉,二代換電站的服務能力將達到一代站的4倍,并且可以實現和車輛的自動連接,在車機端一鍵啟動,車輛可以自動駁入、自動換電,可以做到無人值守,為將來蔚來的換電模式進入歐美發達國家市場提供了可能性。
秦力洪還介紹,在明年年初,將推出下一代蔚來的自動駕駛,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的飛躍,并且利用ET7的推出,提供包括11個800萬像素超歸集(音)高清攝像頭,包含33個傳感器的一套超感系統。同時將首次利用等效三百線,探測距離超過五百米的高清超遠距激光雷達,并且首次運用算力超過一千TOPS的超算平臺。
“希望在2021年蔚來品牌能夠走出國門,能夠在海外實現銷售。我們也爭取在海外繼續堅持做高端品牌,做直銷模式,做直接服務用戶的模式。” 秦力洪說。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表示,2021年比亞迪將加快關鍵零部件向行業開放供應。他還建議,把動力電池的針刺試驗逐步列入強制性標準,同時把目前熱擴散試驗要求的不短于5分鐘,提升到不短于30分鐘。
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怎么走?在16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高層云論壇上,來自國家部委和企業的人士分享了政策舉措、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等多方面的最新信息。
多部委推動新能源車高質量發展
多個部委領導都在論壇上表示,支持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介紹,將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實施強鏈補鏈行動。圍繞補短板、鍛長板,編制行動方案,從供需兩端發力,貫通技術攻關、平臺支撐、示范應用三個環節,優化使用環境,推動品牌向上,全面提升產業鏈競爭力。
二是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圍繞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及全氣候適用等問題,發揮動力電池、智能網聯汽車等制造業創新中心作用,支持開展技術攻關,加快車用芯片、操作系統等研發和產業應用。
三是加大推廣應用力度。推動提升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水平,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鼓勵換電模式等創新發展。
四是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要求,研究制定汽車產業實施技術路線圖,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開放代工生產,也要用好市場規則,推動提升產業集中度。同時,要堅決遏制盲目投資現象,避免低效的重復建設。
五是深化高水平開放合作。全球汽車供應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攸關格局,要加強與各國和各方的開放合作,加快標準國際化,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形成開放性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系統研究加強產業管理、促進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發展的政策措施,嚴格執行《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堅決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等亂象,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也透露,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國家氫能產業發展的中長期戰略規劃。
跨界融合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萬鋼認為,跨界融合是發展的新趨勢。首先是“車、路、網、云”新能源汽車和信息通信產業的融合發展。從另外一個方面看,汽車和能源雙向融合也成為大趨勢,要加強新能源汽車和電網的V2G的雙向互動。有一點特別值得重視,就是開展“光儲充放”,也就是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儲能系統、充放電多功能一體化。
在萬鋼看來,應抓住創新能力進行前瞻部署。比如,近期需要解決單體電池正極從低鈷向無鈷的方向、負極向加硅的方向發展,同時各種功能性電解液和功能性隔膜的開發,以及正負極干法制備工藝能夠大幅度提高電池的質量。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也談到跨界融合創新趨勢。他表示,支持企業的跨界融合,加速關鍵產品的落地和質量的提升。要充分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采用揭榜掛帥等形式,也要鼓勵主機廠和互聯網公司、軟件公司跨行業的合作,聚焦軟件和安全,建立適應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測試、驗證、認證體系,提高技術能力。
企業商業模式面臨調整
苗圩還表示,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汽車產業在加速融合,正在創出新的業務模式,并對汽車產業、企業應用服務方式都產生巨大的影響。應通過提高科技含量而提高附加值,這更多的體現在軟件上、體現在服務上。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認為,當前新能源汽車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要加快拓展盈利能力,探索商業模式。最近公司進一步優化了創新創業計劃,擬定了全新的定位,即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將軟件和效率打造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智能化、電動化為特征,推動公司向共享產業、生態產業發展,形成新汽車加新生態的產業公司。
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也表示,服務和軟件可以和硬件一樣作為新的業務增長極,蔚來正在做積極的探索。在整個公司的運營商實現硬件、軟件、服務的一體化的布局和體驗,在業務的規劃上,硬件、軟件和服務有各自相對獨立的業務規劃,來適應不同階層的消費者需要。
在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曉秋看來,新能源車的“極致”應該是通過賦予新的內涵讓用戶感到“極為別致”,而不是用傳統思路,和燃油車比生命周期成本、比續航里程,把傳統的性能指標做到極致。
多個企業透露下一步動向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介紹,廣汽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新產品,測試可以8分鐘充滿80%以上電量,里程達到650公里。公司通過三年努力,招聘了全球領軍的人才,特別是電池方面,研發實驗室面積4000多平方米,希望年底能夠全面進行量產。
“我們通過在811、622電池基礎上增加1%—2%的石墨烯正負極材料,來提高它的充電速度以及續航能力,包括能量密度。燃料電池層面,我們也在全面測試,跟豐田、本田合作,還有我們自己的研發,全面在路試。”曾慶洪表示,自動駕駛方面,現在L3、L2、L1已經全面上市,跟華為合作的L4的自動駕駛2023年會出來。
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表示,將利用最新的固態電池技術,用固液電解質的技術路線,推出能量密度達到360瓦時/公斤的150度電的固態電池技術電池包,爭取在明年四季度推向市場。同時,積極研發蔚來第二代換電站,預計今年3-4月開始部署市場,
據悉,二代換電站的服務能力將達到一代站的4倍,并且可以實現和車輛的自動連接,在車機端一鍵啟動,車輛可以自動駁入、自動換電,可以做到無人值守,為將來蔚來的換電模式進入歐美發達國家市場提供了可能性。
秦力洪還介紹,在明年年初,將推出下一代蔚來的自動駕駛,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的飛躍,并且利用ET7的推出,提供包括11個800萬像素超歸集(音)高清攝像頭,包含33個傳感器的一套超感系統。同時將首次利用等效三百線,探測距離超過五百米的高清超遠距激光雷達,并且首次運用算力超過一千TOPS的超算平臺。
“希望在2021年蔚來品牌能夠走出國門,能夠在海外實現銷售。我們也爭取在海外繼續堅持做高端品牌,做直銷模式,做直接服務用戶的模式。” 秦力洪說。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表示,2021年比亞迪將加快關鍵零部件向行業開放供應。他還建議,把動力電池的針刺試驗逐步列入強制性標準,同時把目前熱擴散試驗要求的不短于5分鐘,提升到不短于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