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頭在外”到“世界第一”,這是一個與共和國的生命線同步跳動的優勢產業。
從“跌落神壇”到“再造河山”,這是一個向本行業技術標準發起挑戰的朝陽產業。
從“中國之光”到“世界之福”,這是一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血脈相連的優勢產業。
2013年3月20日,無錫尚德被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破產重整,一代光伏王者就此黯然離場。在這之前,作為中國大陸首家登陸紐交所的民營企業,無錫尚德曾將它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施正榮送上中國首富的神壇。尚德,正是中國第一代光伏企業的縮影。
故事要從1998年說起。那一年,中國政府決心擬建設一個項目——國內第一套3MW多晶硅電池及應用系統示范項目,就此,充滿傳奇色彩的中國光伏產業緩緩拉開了序幕。37歲的施正榮是“太陽能之父”馬丁·格林教授的高足,當他帶著14項太陽能技術發明專利從澳洲回國時,中國的光伏產業尚在鴻蒙之中,不僅總生產量小,產業的性能和質量也未能達到國際標準。但這片寬廣的土地,蘊含著無限的可能。
2002年,施正榮在無錫市政府支持下創建的無錫尚德第一條10MW生產線正式投產,產能相當于此前四年全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的總和,誰也沒有想到,中國光伏的輝煌在那時就已埋下伏筆。
世紀之交,環保概念在全球方興未艾,以歐洲各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頒布政策補助太陽能發電,從衛星上走下來的光伏風風火火點亮了全球市場。面對歐洲驟然興起的太陽能組件搶購風潮,無錫尚德的組件出口金額在2004年翻了10倍,公司利潤接近2000萬美元。緊隨其后的紐交所上市使成為中國首富的施正榮更加意氣風發。二十一世紀的頭一個十年,無錫尚德借著海外市場爆發的東風,不可不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
當年,“擁硅為王”是整個光伏行業心照不宣的秘密。下游火爆的需求向上游的多晶硅供給發起了更大的挑戰。尚德一方面往海外尋找供應商,于2006年與美國多晶硅巨頭MEMC簽訂了五六十億美元的十年長約;另一方面也通過施正榮控制的亞洲硅業布局多晶硅。
當年,除尚德外,晶澳、阿特斯、天合等中國光伏企業粉墨登場,在世界光伏產業中留下了中國人的深刻印記。到2007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片產量為3436兆瓦,同比增長56%,其中中國廠商的市場份額達到了35%。這些企業也仿照尚德遠赴海外資本市場上市,使得光伏行業的造富神話不斷重演。
故事的轉折就發生在緊接著的2008年。這一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經濟的萎靡使得歐洲政府不再有閑錢去補貼光伏產業,下游需求的大大萎縮不僅直接影響了重點布局歐洲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的收入,更使得之前被哄抬到高價的多晶硅價格開始跳水,2009年一年之內暴跌十倍。對于簽訂了十年硅料長約的尚德來說,一切都是那么的始料未及。
雪上加霜的是,經濟危機引發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2011年到2012年,美國和歐盟分別對尚德等中國光伏企業啟動“雙反”調查。解約賠付、經營虧損、貿易壁壘……這是尚德的至暗時刻,也是中國光伏的至暗時刻。
但是也不妨將其視為黎明前的黑暗——2012年7月,中國政府出臺了《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將2015及2020年裝機目標進一步提升至21GW及50GW;同年10月,國家電網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開放分布式并網時間,全面支持分布式能源發電。至此,中國光伏將再也無法阻擋,就如同中華民族的命運。
曾經,原材料依賴進口、核心技術設備缺失、產品主要出口“三頭在外”的地雷注定了神話的崩塌。而從“跌落神壇”到“再造河山”,中國光伏展現出了壯士斷腕的決心。
2012年開始,面對燙手山芋多晶硅,以英利為代表的光伏企業宣布減值多晶硅項目,成本縮減后,收益果然有明顯回升。在此后的幾年中,整個行業的趨勢是由常規的多晶電池和組件轉向單晶,PERC技術的引入更顯著地提高了單晶電池的效率(目前主流PERC電池轉換效率已超過20%),使其更具有經濟性。具有更大轉換效率提升空間的單晶PERC成本持續下降,市場份額飛速上升,已超越多晶硅成為市場主流。
此外,隨著在低電價地區大規模擴張硅料和拉棒的產能,組件的技術發展更不勝枚舉,包括但不限于用單晶RCZ和金剛線替代砂漿切割、mbb半片替代5bb正片、大尺寸硅片、72片取代60片成為主流等等,組件效率提升的同時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同時,深受核心技術設備缺失之苦的中國光伏產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設備國產化革新,晶盛、連城、上機、京運通、捷佳創、邁為、帝爾、奧特維等一批設備廠商的崛起,又大大降低產能投資成本。
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負重前行的中國光伏終于發展出完整的產業鏈,從上游的硅料、硅片,到中游的電池片、電池組件,再到下游的光伏電站,一批又一批的中國企業站了起來。2020年,中國光伏制造業世界第一、中國光伏發電裝機量世界第一、中國光伏發電量世界第一,光伏給了中華民族又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這十年間,度電補貼、光伏扶貧、領跑者工程、戶用光伏、綠證交易等政策先后登場,熱火朝天發展的光伏也不是沒有面對過大眾“燒錢”、“沒補貼就活不下去”的質疑。然而,光伏平價時代的到來令所有的質疑不攻自破。
光伏平價,不僅得益于上面提到的技術演進和政策扶持,更來自源源不斷的資本支持。2016年到2020年這五年間,國內機構投資者崛起,大量資本受到號召涌向光伏產業,在國內上市的后起之秀隆基、中環、通威等企業通過上市融資進行大規模產能擴張。而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等光伏巨頭們在國外市場處境艱難,缺乏融資能力,只能被動地靠海外銷售網絡守擂。不過,在國內市場一片向好的情況下,這些企業必將回歸,形成全產業共振,以大幅擴張來迎接平價時代的到來。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十年歸來,中國光伏已不再是尚德的天下,“光茅”隆基成為了中國光伏產業的領頭人。短期內市值突破三千億大關,股價年內漲幅高達三倍——也正是硅片龍頭隆基,創造了以股價驅動吸引資本持續支持其產能擴張的模式。隆基太明白光伏產業需要資本市場的灌溉這個道理了——從始至終中國光伏的發展都離不開中國資本市場和中國政府無保留的注資。
資本成就了隆基,也可以成就下一個隆基。在充分競爭的光伏產業,任何一個細分領域都有可能跑出下一匹黑馬,年內漲幅超過71%的光伏產業指數匯聚這個頂尖行業的40家頂尖企業,靠的可不僅僅是硅片龍頭隆基,通威、中環、陽光電源、東方日升等緊追在后,尚未進入指數的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等也正虎視眈眈。
近期,以中國為首的多方紛紛制定“碳中和”目標,人類進入第四次能源革命的高潮,光伏作為主角中的主角,兼得平價時代與低碳時代之美,作為高景氣度卻低估值、由穩定盈利驅動的朝陽產業,正不斷為投資者創造超額收益。
資本塑造了中國光伏的產業格局,因而,在競爭激勵的光伏產業,能被看到顯得尤為重要。近期,華泰柏瑞基金的光伏ETF(515793)獲批,這是全市場第一只光伏ETF,這個將吸引大量資金涌入光伏產業指數40只成份股的產品將全市場的目光聚攏在了這個代表著未來、世界性優勢產業上。當龍頭能獲得更多的融資擴能,誰會不想成為龍頭?技術突破、盈利增長、角逐龍頭、進入指數……我們不知道誰能成為未來,但光伏產業指數一定代表著未來。
光伏產業,是時代的浪潮;光伏ETF,是時代的紅利。當投資者投資著時代,時代也在回報他們。
從“跌落神壇”到“再造河山”,這是一個向本行業技術標準發起挑戰的朝陽產業。
從“中國之光”到“世界之福”,這是一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血脈相連的優勢產業。
2013年3月20日,無錫尚德被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破產重整,一代光伏王者就此黯然離場。在這之前,作為中國大陸首家登陸紐交所的民營企業,無錫尚德曾將它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施正榮送上中國首富的神壇。尚德,正是中國第一代光伏企業的縮影。
故事要從1998年說起。那一年,中國政府決心擬建設一個項目——國內第一套3MW多晶硅電池及應用系統示范項目,就此,充滿傳奇色彩的中國光伏產業緩緩拉開了序幕。37歲的施正榮是“太陽能之父”馬丁·格林教授的高足,當他帶著14項太陽能技術發明專利從澳洲回國時,中國的光伏產業尚在鴻蒙之中,不僅總生產量小,產業的性能和質量也未能達到國際標準。但這片寬廣的土地,蘊含著無限的可能。
2002年,施正榮在無錫市政府支持下創建的無錫尚德第一條10MW生產線正式投產,產能相當于此前四年全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的總和,誰也沒有想到,中國光伏的輝煌在那時就已埋下伏筆。
世紀之交,環保概念在全球方興未艾,以歐洲各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頒布政策補助太陽能發電,從衛星上走下來的光伏風風火火點亮了全球市場。面對歐洲驟然興起的太陽能組件搶購風潮,無錫尚德的組件出口金額在2004年翻了10倍,公司利潤接近2000萬美元。緊隨其后的紐交所上市使成為中國首富的施正榮更加意氣風發。二十一世紀的頭一個十年,無錫尚德借著海外市場爆發的東風,不可不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
當年,“擁硅為王”是整個光伏行業心照不宣的秘密。下游火爆的需求向上游的多晶硅供給發起了更大的挑戰。尚德一方面往海外尋找供應商,于2006年與美國多晶硅巨頭MEMC簽訂了五六十億美元的十年長約;另一方面也通過施正榮控制的亞洲硅業布局多晶硅。
當年,除尚德外,晶澳、阿特斯、天合等中國光伏企業粉墨登場,在世界光伏產業中留下了中國人的深刻印記。到2007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片產量為3436兆瓦,同比增長56%,其中中國廠商的市場份額達到了35%。這些企業也仿照尚德遠赴海外資本市場上市,使得光伏行業的造富神話不斷重演。
故事的轉折就發生在緊接著的2008年。這一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經濟的萎靡使得歐洲政府不再有閑錢去補貼光伏產業,下游需求的大大萎縮不僅直接影響了重點布局歐洲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的收入,更使得之前被哄抬到高價的多晶硅價格開始跳水,2009年一年之內暴跌十倍。對于簽訂了十年硅料長約的尚德來說,一切都是那么的始料未及。
雪上加霜的是,經濟危機引發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2011年到2012年,美國和歐盟分別對尚德等中國光伏企業啟動“雙反”調查。解約賠付、經營虧損、貿易壁壘……這是尚德的至暗時刻,也是中國光伏的至暗時刻。
但是也不妨將其視為黎明前的黑暗——2012年7月,中國政府出臺了《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將2015及2020年裝機目標進一步提升至21GW及50GW;同年10月,國家電網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開放分布式并網時間,全面支持分布式能源發電。至此,中國光伏將再也無法阻擋,就如同中華民族的命運。
曾經,原材料依賴進口、核心技術設備缺失、產品主要出口“三頭在外”的地雷注定了神話的崩塌。而從“跌落神壇”到“再造河山”,中國光伏展現出了壯士斷腕的決心。
2012年開始,面對燙手山芋多晶硅,以英利為代表的光伏企業宣布減值多晶硅項目,成本縮減后,收益果然有明顯回升。在此后的幾年中,整個行業的趨勢是由常規的多晶電池和組件轉向單晶,PERC技術的引入更顯著地提高了單晶電池的效率(目前主流PERC電池轉換效率已超過20%),使其更具有經濟性。具有更大轉換效率提升空間的單晶PERC成本持續下降,市場份額飛速上升,已超越多晶硅成為市場主流。
此外,隨著在低電價地區大規模擴張硅料和拉棒的產能,組件的技術發展更不勝枚舉,包括但不限于用單晶RCZ和金剛線替代砂漿切割、mbb半片替代5bb正片、大尺寸硅片、72片取代60片成為主流等等,組件效率提升的同時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同時,深受核心技術設備缺失之苦的中國光伏產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設備國產化革新,晶盛、連城、上機、京運通、捷佳創、邁為、帝爾、奧特維等一批設備廠商的崛起,又大大降低產能投資成本。
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負重前行的中國光伏終于發展出完整的產業鏈,從上游的硅料、硅片,到中游的電池片、電池組件,再到下游的光伏電站,一批又一批的中國企業站了起來。2020年,中國光伏制造業世界第一、中國光伏發電裝機量世界第一、中國光伏發電量世界第一,光伏給了中華民族又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這十年間,度電補貼、光伏扶貧、領跑者工程、戶用光伏、綠證交易等政策先后登場,熱火朝天發展的光伏也不是沒有面對過大眾“燒錢”、“沒補貼就活不下去”的質疑。然而,光伏平價時代的到來令所有的質疑不攻自破。
光伏平價,不僅得益于上面提到的技術演進和政策扶持,更來自源源不斷的資本支持。2016年到2020年這五年間,國內機構投資者崛起,大量資本受到號召涌向光伏產業,在國內上市的后起之秀隆基、中環、通威等企業通過上市融資進行大規模產能擴張。而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等光伏巨頭們在國外市場處境艱難,缺乏融資能力,只能被動地靠海外銷售網絡守擂。不過,在國內市場一片向好的情況下,這些企業必將回歸,形成全產業共振,以大幅擴張來迎接平價時代的到來。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十年歸來,中國光伏已不再是尚德的天下,“光茅”隆基成為了中國光伏產業的領頭人。短期內市值突破三千億大關,股價年內漲幅高達三倍——也正是硅片龍頭隆基,創造了以股價驅動吸引資本持續支持其產能擴張的模式。隆基太明白光伏產業需要資本市場的灌溉這個道理了——從始至終中國光伏的發展都離不開中國資本市場和中國政府無保留的注資。
資本成就了隆基,也可以成就下一個隆基。在充分競爭的光伏產業,任何一個細分領域都有可能跑出下一匹黑馬,年內漲幅超過71%的光伏產業指數匯聚這個頂尖行業的40家頂尖企業,靠的可不僅僅是硅片龍頭隆基,通威、中環、陽光電源、東方日升等緊追在后,尚未進入指數的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等也正虎視眈眈。
近期,以中國為首的多方紛紛制定“碳中和”目標,人類進入第四次能源革命的高潮,光伏作為主角中的主角,兼得平價時代與低碳時代之美,作為高景氣度卻低估值、由穩定盈利驅動的朝陽產業,正不斷為投資者創造超額收益。
資本塑造了中國光伏的產業格局,因而,在競爭激勵的光伏產業,能被看到顯得尤為重要。近期,華泰柏瑞基金的光伏ETF(515793)獲批,這是全市場第一只光伏ETF,這個將吸引大量資金涌入光伏產業指數40只成份股的產品將全市場的目光聚攏在了這個代表著未來、世界性優勢產業上。當龍頭能獲得更多的融資擴能,誰會不想成為龍頭?技術突破、盈利增長、角逐龍頭、進入指數……我們不知道誰能成為未來,但光伏產業指數一定代表著未來。
光伏產業,是時代的浪潮;光伏ETF,是時代的紅利。當投資者投資著時代,時代也在回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