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持續飆漲的光伏裝機預期,2021年的多晶硅料供應吃緊,但是對應180-200吉瓦的下游組件產能,還是平衡,是“緊平衡”,不是供不應求。
會有季節性不平衡,和結構性硅料供應松緊不一,比如高品質的致密的、供連續拉晶復投料趨緊,供多晶鑄錠的非致密料就有富余。
去年四季度以來,硅業協會預警之后,協鑫、通威、特變、大全、亞硅都加緊擴產項目推進,通威的4.5萬噸項目可能提早到今年三季末投產,亞洲硅業的3萬噸項目進展加快,東方希望4萬噸新產線去年底投產后加緊穩定提產。各主要企業現有產線的去瓶頸提升也會貢獻今年的增量。洛陽中硅和內蒙幾個項目復產后也在現有價格支撐下保持運行,逐步提升供應。
這十幾年的光伏賽跑,中國多晶硅產業基本保持了原料供應不拖后腿。多晶硅是光伏產業鏈中技術門檻、投資強度和安全穩定生產管理難度最高的環節。
沒有20多億,啟動不了一個3萬噸起點的多晶硅項目,沒有技術管理團隊的積累,一年時間搶不出工程,提產能、提品質、穩定生產降成本的過程漫長。現在主要玩家都玩了十多年。東方希望2016年啟動萬噸項目,記得五年前就組了團隊活躍在各種場合。
高技術門檻,加上多晶硅用途單一,光伏需求下滑時多晶硅裝置停產代價大,減產成本反而上升,轉產幾無可能,退出成本巨大。所以這十幾年來每每供應過剩跌落低谷,持續虧損時間更長,而供不應求的高光時刻總是很短暫。
多晶硅成本和價格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十年降了90%。很多人更多歸結于低至0.25元的電價。其實像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和如今已經不存在的幾十家企業,十幾年前就是新疆等地區的低電價。倒是協鑫的成本全球領先時是在高電價的江蘇。其實更主要的是技術。體現在技術支撐裝置規模放大而能穩定高效運行,節能降耗提升,裝備國產化使單位產能投資降到十分之一。
除了成本競賽,更重要的是品質提升?,F在10萬元一噸的料,可以連續拉晶到第8、9根時,累積的雜質也不足以影響最后一根棒的質量。邊皮料頭尾料還可以回用拉晶。這是幾年前20萬元、30萬元一噸的硅料都達不到的品質。這幾年硅片厚度只是從180微米減到160微米,但硅耗已經從2012年的5000噸一吉瓦,降到了2020年的2780噸一吉瓦。有晶體生長等技術提升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多晶硅品質提升,讓光伏后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遠一點看,倒是要提防2022年多晶硅過剩。頭部企業已經確認近30萬噸的擴產計劃,本人還接受過光伏同仁和各路資本咨詢是否要加持多晶硅。再一次希望慎重決策。選擇參股多晶硅龍頭擴產以鎖定供應不失明智之舉 。
會有季節性不平衡,和結構性硅料供應松緊不一,比如高品質的致密的、供連續拉晶復投料趨緊,供多晶鑄錠的非致密料就有富余。
去年四季度以來,硅業協會預警之后,協鑫、通威、特變、大全、亞硅都加緊擴產項目推進,通威的4.5萬噸項目可能提早到今年三季末投產,亞洲硅業的3萬噸項目進展加快,東方希望4萬噸新產線去年底投產后加緊穩定提產。各主要企業現有產線的去瓶頸提升也會貢獻今年的增量。洛陽中硅和內蒙幾個項目復產后也在現有價格支撐下保持運行,逐步提升供應。
這十幾年的光伏賽跑,中國多晶硅產業基本保持了原料供應不拖后腿。多晶硅是光伏產業鏈中技術門檻、投資強度和安全穩定生產管理難度最高的環節。
沒有20多億,啟動不了一個3萬噸起點的多晶硅項目,沒有技術管理團隊的積累,一年時間搶不出工程,提產能、提品質、穩定生產降成本的過程漫長。現在主要玩家都玩了十多年。東方希望2016年啟動萬噸項目,記得五年前就組了團隊活躍在各種場合。
高技術門檻,加上多晶硅用途單一,光伏需求下滑時多晶硅裝置停產代價大,減產成本反而上升,轉產幾無可能,退出成本巨大。所以這十幾年來每每供應過剩跌落低谷,持續虧損時間更長,而供不應求的高光時刻總是很短暫。
多晶硅成本和價格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十年降了90%。很多人更多歸結于低至0.25元的電價。其實像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和如今已經不存在的幾十家企業,十幾年前就是新疆等地區的低電價。倒是協鑫的成本全球領先時是在高電價的江蘇。其實更主要的是技術。體現在技術支撐裝置規模放大而能穩定高效運行,節能降耗提升,裝備國產化使單位產能投資降到十分之一。
除了成本競賽,更重要的是品質提升?,F在10萬元一噸的料,可以連續拉晶到第8、9根時,累積的雜質也不足以影響最后一根棒的質量。邊皮料頭尾料還可以回用拉晶。這是幾年前20萬元、30萬元一噸的硅料都達不到的品質。這幾年硅片厚度只是從180微米減到160微米,但硅耗已經從2012年的5000噸一吉瓦,降到了2020年的2780噸一吉瓦。有晶體生長等技術提升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多晶硅品質提升,讓光伏后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遠一點看,倒是要提防2022年多晶硅過剩。頭部企業已經確認近30萬噸的擴產計劃,本人還接受過光伏同仁和各路資本咨詢是否要加持多晶硅。再一次希望慎重決策。選擇參股多晶硅龍頭擴產以鎖定供應不失明智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