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處于中高速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對化石能源,尤其是對煤炭的依賴度較高。實現碳中和意味著全社會史無前例的轉型,涉及多部門深度減排行動,全面的減排方案組合以及顯著的投資升級,對我國經濟發展、能源轉型、技術革新等各個方面都將產生全方位深層次的影響。
在此背景下,各大能源央企圍繞“3060”目標,掀起了一場進擊與革命的風潮,以期能抓住碳中和的市場機遇,在未來的發展空間中占領先機。
因此,做好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鼓勵以全社會最小的成本完成碳中和的目標,才能從源頭倒逼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社會資源最優化配置。
按照全社會總成本最小的原則科學設計碳中和路徑
首先,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應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并分解到地方加以落實,強化監督考核。其次,國家層面應盡快出臺碳達峰行動計劃,統籌指導各行各業“十四五”及更長時期生產經營活動。同時,加快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和運行。多措并舉,在滿足降碳的要求下實現全社會成本最小化。
對于能源企業來說,必須科學設計碳中和路線圖,實現存量化石能源和高耗能資產的重新定位和有序退出。比如未來的電力系統里一定有煤電,那么能夠分析判斷出哪些煤電資產是必須要留下來的,哪些是需要盡早退出的,就需要有超前的戰略判斷。長期來看,煤電在能源系統中占比逐步下降的趨勢不可逆轉,但考慮到大規模儲能的經濟性以及煤電對能源系統穩定的間接“外部性”貢獻,煤電將逐步向“靈活型”主體轉變,經濟發達的負荷集中地區將成為煤電資產的價值高地。
再比如,通過展望未來碳中和場景下的能源供應體系,可以更好地瞄準未來場景,并逆向制定發展戰略和科技創新。以氫能為例,根據行業分析,預計2050 年氫能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的占比約為10%,高效、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制氫有望成為未來供氫的主流路線之一;氫能應用的增量主要來自于交通和工業領域,其中工業領域占氫氣總需求量的57%,預計鋼鐵行業將成為工業領域氫能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因此,在氫能的戰略布局方面,可以聚焦綠氫的高效制取,同時積極拓展鋼鐵行業綠氫供應,搶占優質客戶資源。
以未雨綢繆的高度重視碳資產管理和金融產品開發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其作為全社會實現最低成本減排的工具,是落實我國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其中碳資產相當于碳減排產業的現金流,未來的發展地位將與金融資產并駕齊驅。
碳資產管理重要性
當前,《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 ( 試行 )》等政策陸續出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電力行業首當其沖,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也在“十四五”時期納入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在碳市場機制下,碳排放權因為其稀缺性而形成一定的市場價格,成為一種頗具金融價值的商品,繼而將成為企業繼現金資產、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后又一新型資產類型——碳資產。
碳資產管理對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減少企業運營成本、增加盈利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忽視碳資產管理,將對企業經營發展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例如,英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曾因碳資產管理不善,疊加碳排放配額價格上漲的影響,導致企業無資金購買生產所需配額,只能靠英國政府提供的1.2 億英鎊貸款才勉強完成履約,進而使該公司債臺高筑,最終破產清算。
碳資產管理模式
當下,發電企業除履行自身的減排義務之外,還應該著眼長遠,按照資產管理的模式設計管理架構。碳交易試點初期,多數企業并未把碳排放權作為資產管理,只在需要履約時被動買入,導致碳排放履約成本居高不下。隨著企業碳市場經驗的積累以及管理架構的逐步完善,碳資產被作為生產資料來運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碳交易的主動性和靈活性,降低了履約成本。但長期來看,碳資產應按照資產管理體系設計管理架構和體制機制,以資產管理模式進行運作,成立碳策略、碳交易、碳金融等專業化團隊,統籌協調節能減碳、碳排放管理、碳交易、碳金融協調管理職能,充分發揮碳排放權市場機制作用,盤活碳資產,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碳金融將主導碳資產管理
近期,圍繞現貨碳交易制定相關策略,是我國電力企業在碳市場建設初期的重點工作之一,但從長遠來看,還是要以碳金融為主導。目前,在歐洲成熟的碳市場中,期貨等碳金融產品的交易占比高達 90%。碳金融產品有利于發現和穩定市場價格,明確的價格信號將為企業減排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同時也為市場帶來資金流動,提高市場的有效性。
碳交易試點階段,已有部分試點地區初步形成了碳金融的雛形。上海已推出標準化的碳遠期合約產品,僅需10%的資金就可以鎖定企業生產所需的碳排放權。廣東在配額融資方面有了突破,如肇慶四會市駿馬水泥有限公司通過質押其碳排放配額獲得融資,用于節能環保技術改造。通過上述碳金融操作,企業實現少量資金鎖定碳排放權、盤活免費配額,解決企業融資發展問題。隨著綠色金融和氣候融資的不斷發展,碳市場運轉日趨成熟,碳金融作為碳資產管理的重要部分,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以低碳服務延伸能源服務產業鏈
“3060”目標背景下,高碳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清潔低碳轉型已勢不可擋。未來鋼鐵、水泥、電解鋁等工業企業的脫碳會比電力企業更加困難,因此,要加強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幫助各類高排放產業和居民的生產生活從源頭減碳,并以此作為能源服務產業鏈的延伸,塑造自身在未來能源服務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全球主要國家碳中和實施措施
截止目前,全球已有30個國家或地區提出了凈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標,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實施的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加快技術創新。英、法等國通過立法支持和鼓勵技術創新,進一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奧地利、愛爾蘭等國通過加大撥款、減免可再生能源稅收等方式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促進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提升。
三是減少對化石能源依賴。丹麥、匈牙利等國通過立法,加速退出燃煤電站和減少燃油汽車的使用,進一步減少化石能源使用。
四是以立法等方式支持低碳產業發展。斐濟、韓國、日本等國通過立法,加大對清潔低碳、節能減排相關產業的發展。
通過技術創新打造低碳經濟中的核心競爭力
數據顯示,在我國碳排放總量中鋼鐵行業占比約15%,水泥行業占比約14%,電解鋁行業占比約5%,交通行業占比約9%,在碳中和壓力下,上述行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脫碳壓力,關鍵技術上的突破與創新勢在必行。
其中,鋼鐵行業需徹底改變傳統煉鋼煉鐵方式,通過突破電爐煉鋼、氫氣還原鐵、生物質還原鐵、電解法煉鋼等新技術,配合碳捕集大幅降低碳排放量。水泥行業需通過零碳能源供熱、礦物代替石灰石等技術進行深度脫碳。電解鋁行業可積極推進零碳電力、惰性陽極技術,進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交通行業需大力發展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通過以電代油、以氫代油加速脫碳進程。
工業和交通等行業的脫碳困境,對能源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成為清潔低碳能源供應商,為社會提供綠色能源,更要加強低碳技術和系統集成研發,成為先進能源技術開發商和能源生態系統集成商,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低碳能源技術和全套低碳能源解決方案,以此作為能源服務產業鏈的延伸,打造現代綠色能源體系,同時塑造能源企業綠色低碳的社會形象和未來能源服務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因此,能源企業要加強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力度。一方面,加強新能源、電儲能、儲熱/冷、氫能等技術的開發,向社會提供更具成本優勢的綠色能源;另一方面,還要加強下游產業鏈的低碳技術研發應用,為工業、交通等領域提供基于綠色能源的低碳技術和全套能源解決方案,幫助其他領域盡早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加快構建以綠色能源為核心的現代綠色能源體系。
在此背景下,各大能源央企圍繞“3060”目標,掀起了一場進擊與革命的風潮,以期能抓住碳中和的市場機遇,在未來的發展空間中占領先機。
因此,做好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鼓勵以全社會最小的成本完成碳中和的目標,才能從源頭倒逼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社會資源最優化配置。
按照全社會總成本最小的原則科學設計碳中和路徑
首先,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應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并分解到地方加以落實,強化監督考核。其次,國家層面應盡快出臺碳達峰行動計劃,統籌指導各行各業“十四五”及更長時期生產經營活動。同時,加快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和運行。多措并舉,在滿足降碳的要求下實現全社會成本最小化。
對于能源企業來說,必須科學設計碳中和路線圖,實現存量化石能源和高耗能資產的重新定位和有序退出。比如未來的電力系統里一定有煤電,那么能夠分析判斷出哪些煤電資產是必須要留下來的,哪些是需要盡早退出的,就需要有超前的戰略判斷。長期來看,煤電在能源系統中占比逐步下降的趨勢不可逆轉,但考慮到大規模儲能的經濟性以及煤電對能源系統穩定的間接“外部性”貢獻,煤電將逐步向“靈活型”主體轉變,經濟發達的負荷集中地區將成為煤電資產的價值高地。
再比如,通過展望未來碳中和場景下的能源供應體系,可以更好地瞄準未來場景,并逆向制定發展戰略和科技創新。以氫能為例,根據行業分析,預計2050 年氫能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的占比約為10%,高效、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制氫有望成為未來供氫的主流路線之一;氫能應用的增量主要來自于交通和工業領域,其中工業領域占氫氣總需求量的57%,預計鋼鐵行業將成為工業領域氫能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因此,在氫能的戰略布局方面,可以聚焦綠氫的高效制取,同時積極拓展鋼鐵行業綠氫供應,搶占優質客戶資源。
以未雨綢繆的高度重視碳資產管理和金融產品開發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其作為全社會實現最低成本減排的工具,是落實我國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其中碳資產相當于碳減排產業的現金流,未來的發展地位將與金融資產并駕齊驅。
碳資產管理重要性
當前,《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 ( 試行 )》等政策陸續出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電力行業首當其沖,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也在“十四五”時期納入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在碳市場機制下,碳排放權因為其稀缺性而形成一定的市場價格,成為一種頗具金融價值的商品,繼而將成為企業繼現金資產、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后又一新型資產類型——碳資產。
碳資產管理對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減少企業運營成本、增加盈利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忽視碳資產管理,將對企業經營發展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例如,英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曾因碳資產管理不善,疊加碳排放配額價格上漲的影響,導致企業無資金購買生產所需配額,只能靠英國政府提供的1.2 億英鎊貸款才勉強完成履約,進而使該公司債臺高筑,最終破產清算。
碳資產管理模式
當下,發電企業除履行自身的減排義務之外,還應該著眼長遠,按照資產管理的模式設計管理架構。碳交易試點初期,多數企業并未把碳排放權作為資產管理,只在需要履約時被動買入,導致碳排放履約成本居高不下。隨著企業碳市場經驗的積累以及管理架構的逐步完善,碳資產被作為生產資料來運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碳交易的主動性和靈活性,降低了履約成本。但長期來看,碳資產應按照資產管理體系設計管理架構和體制機制,以資產管理模式進行運作,成立碳策略、碳交易、碳金融等專業化團隊,統籌協調節能減碳、碳排放管理、碳交易、碳金融協調管理職能,充分發揮碳排放權市場機制作用,盤活碳資產,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碳金融將主導碳資產管理
近期,圍繞現貨碳交易制定相關策略,是我國電力企業在碳市場建設初期的重點工作之一,但從長遠來看,還是要以碳金融為主導。目前,在歐洲成熟的碳市場中,期貨等碳金融產品的交易占比高達 90%。碳金融產品有利于發現和穩定市場價格,明確的價格信號將為企業減排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同時也為市場帶來資金流動,提高市場的有效性。
碳交易試點階段,已有部分試點地區初步形成了碳金融的雛形。上海已推出標準化的碳遠期合約產品,僅需10%的資金就可以鎖定企業生產所需的碳排放權。廣東在配額融資方面有了突破,如肇慶四會市駿馬水泥有限公司通過質押其碳排放配額獲得融資,用于節能環保技術改造。通過上述碳金融操作,企業實現少量資金鎖定碳排放權、盤活免費配額,解決企業融資發展問題。隨著綠色金融和氣候融資的不斷發展,碳市場運轉日趨成熟,碳金融作為碳資產管理的重要部分,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以低碳服務延伸能源服務產業鏈
“3060”目標背景下,高碳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清潔低碳轉型已勢不可擋。未來鋼鐵、水泥、電解鋁等工業企業的脫碳會比電力企業更加困難,因此,要加強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幫助各類高排放產業和居民的生產生活從源頭減碳,并以此作為能源服務產業鏈的延伸,塑造自身在未來能源服務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全球主要國家碳中和實施措施
截止目前,全球已有30個國家或地區提出了凈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標,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實施的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加快技術創新。英、法等國通過立法支持和鼓勵技術創新,進一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奧地利、愛爾蘭等國通過加大撥款、減免可再生能源稅收等方式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促進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提升。
三是減少對化石能源依賴。丹麥、匈牙利等國通過立法,加速退出燃煤電站和減少燃油汽車的使用,進一步減少化石能源使用。
四是以立法等方式支持低碳產業發展。斐濟、韓國、日本等國通過立法,加大對清潔低碳、節能減排相關產業的發展。
通過技術創新打造低碳經濟中的核心競爭力
數據顯示,在我國碳排放總量中鋼鐵行業占比約15%,水泥行業占比約14%,電解鋁行業占比約5%,交通行業占比約9%,在碳中和壓力下,上述行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脫碳壓力,關鍵技術上的突破與創新勢在必行。
其中,鋼鐵行業需徹底改變傳統煉鋼煉鐵方式,通過突破電爐煉鋼、氫氣還原鐵、生物質還原鐵、電解法煉鋼等新技術,配合碳捕集大幅降低碳排放量。水泥行業需通過零碳能源供熱、礦物代替石灰石等技術進行深度脫碳。電解鋁行業可積極推進零碳電力、惰性陽極技術,進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交通行業需大力發展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通過以電代油、以氫代油加速脫碳進程。
工業和交通等行業的脫碳困境,對能源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成為清潔低碳能源供應商,為社會提供綠色能源,更要加強低碳技術和系統集成研發,成為先進能源技術開發商和能源生態系統集成商,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低碳能源技術和全套低碳能源解決方案,以此作為能源服務產業鏈的延伸,打造現代綠色能源體系,同時塑造能源企業綠色低碳的社會形象和未來能源服務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因此,能源企業要加強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力度。一方面,加強新能源、電儲能、儲熱/冷、氫能等技術的開發,向社會提供更具成本優勢的綠色能源;另一方面,還要加強下游產業鏈的低碳技術研發應用,為工業、交通等領域提供基于綠色能源的低碳技術和全套能源解決方案,幫助其他領域盡早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加快構建以綠色能源為核心的現代綠色能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