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績顯著難題不少
謝宏文首先回顧了“十三五”期間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光伏行業的發展情況。
“十三五”期間,通過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市場化配置資源、領跑者計劃及相應的獎勵激勵等,光伏發電在應用規模、技術進步、成本下降、消納利用、政策體系、國際影響力等方面成績顯著。
全球層面,2010年以來,全球新投運的光伏發電電價下降了70%以上,而且下降的趨勢還在持續。
國內方面,在裝機規模上,2020年底,風電、光伏裝機突破5.3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9.3億千瓦,約占全部電力裝機的42.5%;發電量方面,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已經超過2.2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比重的28.6%。
在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可再生能源也存在規劃實施難度加大、補貼資金缺口增加、局部地區限電問題依然存在、非電利用未達預期等諸多難題。
“十四五”規劃預計上半年發布
對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謝宏文透露,目前已經進入細節修改階段,爭取在上半年正式發布。
“十四五”期間,各個國家都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主導的能源變革戰略,光伏和風電是能源轉型的主力。
在技術成本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化、高效率、低成本、融合發展的趨勢明顯。光伏發電的效率將持續提高。
在電力系統方面,將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中心的靈活電力系統。
在國內方面,可再生能源將成為能源消費增量主體,并逐步走向存量替代;水電的傳統功能定位會發生改變,水風光一體化是未來發展趨勢;風、光的成本都在持續下降,光伏發電將成為我國未來上網電價最低、規模最大的電源。
按照“碳達峰”的目標要求,203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和光伏發電的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按照“碳中和”的發展路徑測算,206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75%左右,風電和光伏的發電裝機將達到60—80億千瓦,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重點關注八大領域三大類項目
謝宏文介紹,“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規劃將采取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陸上與海上并舉、就地利用與跨省外送并舉、單品種開發和多品種協調并舉、單一場景和綜合場景的應用并舉等主要開發方式,注重融合發展,重點關注八大領域,重點建設三大類項目。
八大重點領域之一,是國土空間、生態環保和社會經濟的協調融合,能否做好三者的協調發展,也是“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的關鍵。
八大重點領域之二,是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和消納能力的研究,將從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三方面著手。
八大重點領域之三,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經濟性研究。光伏行業之所以能這么大規模的快速發展,與經濟性的飛速提升是分不開的,“十四五”期間如何延續這樣的趨勢,不斷提升經濟性,需要重點關注。
八大重點領域之四,是可再生能源互補研究。“十三五”期間,出現了很多多能互補的項目,預計這一趨勢在“十四五”期間會延續,包括水風光一體化、風光水火儲一體化等項目的協調發展。
八大重點領域之五,是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特別是非電的利用。“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的非電利用并不是十分令人滿意,希望“十四五”期間能更快發展。
八大重點領域之六,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規模與布局。
八大重點領域之七,是建立可再生能源的長效發展機制。
八大重點領域之八,是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的合作發展。傳統能源的定位要發生變化,要構建一個新能源和傳統能源的共存機制。
三類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有序推進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開發。
以西南金沙江、瀾滄江等流域的大型水電基地為依托,統籌本地消納和外送,綜合建設無國家補貼的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項目,布局建設一批水風光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基地。
在三北地區,以符合受端平價經濟性、高比例、高質量等要求,充分利用現有網架、通道及系統調節能力,加快推進新建通道,優化省內、跨省區聯絡線,開發三北地區外送新能源基地。
三類重點建設項目之二:因地制宜開展光伏+綜合應用。
光伏是特別適合和其它產業、行業相結合的電源形式,光伏治沙、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牧光互補、藥光互補等其他光伏加形式,在十三五期間也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
三類重點建設項目之三:充分釋放分布式開發潛力。
分布式光伏本身就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更能體現光伏發電綠色清潔、價格低廉、即發即用的特性,而且載體眾多,這是分布式光伏發展速度已經快于集中式光伏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平價上網又為分布式大規模發展掃清了道路。
2015年,分布式裝機606萬千瓦,占比14%;2019年,分布式裝機6236萬千瓦,已經上升到了31%。
2016—2019年,山東、浙江、江蘇的分布式新增裝機均超過了500萬千瓦。
聲明:本文根據現場嘉賓報告整理,未經本人審核。本文僅限于行業交流,不代表本人及世紀新能源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