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海上風電逐步向深海、遠海進發,浮式海上風電技術作為新一代海上風電技術,獲得了業內的廣泛關注。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浮式海上風電項目在多個歐美國家已陸續落地。在我國,包括三峽新能源、中國海裝在內的多家企業已開始研發浮式海上風電技術。“火”遍全球的浮式海上風電在我國應用前景廣泛。
投資持續火熱
“從儲量上來看,我國浮式海上風電潛力非常巨大。”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浮式風電裝備研制總設計師董曄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初步研究,我國深遠海地區風能儲量是近海的三倍以上。” 走向深海、遠海,始終是海上風電產業的一大方向,漂浮式海上風機的問世讓這一設想成為了現實。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已有3-4家企業開展了本土漂浮式海上風電樣機試驗,包括金風科技、明陽智能等多家國內頭部整機商也在最新公告中披露,將擴大對漂浮式海上風機的投資,同時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等院校也在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
2017年,全球首座商業化運行的蘇格蘭Hywind浮式海上風電場正式投用,該風電場已連續三年表現良好,其平均容量系數甚至高于英國其他海上風電場,這也成為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大規模應用的開端。今年4月,美國油氣巨頭雪佛龍宣布正式涉足浮式海上風電領域,與挪威公司進行合作,共同開發10兆瓦浮式海上風電樣機,成為加入浮式海上風電研發領域的最新一員。挪威能源企業Equinor、法國油氣公司道達爾、西班牙能源企業Iberdrola等歐洲能源公司也相繼入局浮式海上風電領域,在多國開啟了浮式海上風電項目的示范探索。
優劣勢都很明顯
世界銀行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海上風資源可開發潛力超過71太瓦,其中約有71%屬于較深水域,這正是浮式海上風電技術的“用武之地”。有測算認為,只要能夠開發全球海上風電資源的1%,就能夠滿足全球約10%的電力需求。
歐洲行業協會也預測稱,到2022年,英國、法國、葡萄牙等國總計將有350兆瓦浮式海上風電項目投入使用,而到2030年,全球浮式海上風電裝機總量預計將超過1500萬千瓦。
站在“風口浪尖”的浮式海上風電究竟好在哪里?
董曄弘表示,與當前主流的固定式海上風電技術相比,浮式海上風電技術適用于更加廣闊的海上空間,不受海床地質條件影響,在50米及以上水深區域里,更加具備成本優勢。同時,其安裝施工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風機選址相對更加靈活。
盡管技術優勢頗為明顯,但開發難度同樣不容忽視。“由于漂浮式基礎穩定性相對較弱,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傾斜、位移等問題,這對風機等相關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一定的加固、密封等優化措施,而且要對控制系統做出一定的調整,以適應更加復雜的海上環境。” 董曄弘告訴記者。
有望迎來商業化開發
正值我國海上風電產業“去補貼”的關口,浮式海上風電作為“下一代海上風電技術”,其應用前景究竟如何?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盡管目前國內還沒有漂浮式海上風電樣機,但從目前國內浮式海上風電技術的開發現狀來看,3-5年后,我國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將進入初步具備商業化開發能力的階段。
業內分析認為,一旦投入使用,在深遠海地區,浮式海上風電場不僅能夠為陸上居民提供大量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還能與可再生能源制氫、養殖業等新興領域合作,實現就地消納,前景可期。
“如果各方面條件允許,到2025年,我國或將迎來第一個可商業化運行的浮式海上風電場。” 董曄弘表示,“我國漂浮式海上風電市場尚處起步階段,應與現有的固定式海上風電市場分開看待,將是全新的藍海。”
投資持續火熱
“從儲量上來看,我國浮式海上風電潛力非常巨大。”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浮式風電裝備研制總設計師董曄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初步研究,我國深遠海地區風能儲量是近海的三倍以上。” 走向深海、遠海,始終是海上風電產業的一大方向,漂浮式海上風機的問世讓這一設想成為了現實。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已有3-4家企業開展了本土漂浮式海上風電樣機試驗,包括金風科技、明陽智能等多家國內頭部整機商也在最新公告中披露,將擴大對漂浮式海上風機的投資,同時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等院校也在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
2017年,全球首座商業化運行的蘇格蘭Hywind浮式海上風電場正式投用,該風電場已連續三年表現良好,其平均容量系數甚至高于英國其他海上風電場,這也成為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大規模應用的開端。今年4月,美國油氣巨頭雪佛龍宣布正式涉足浮式海上風電領域,與挪威公司進行合作,共同開發10兆瓦浮式海上風電樣機,成為加入浮式海上風電研發領域的最新一員。挪威能源企業Equinor、法國油氣公司道達爾、西班牙能源企業Iberdrola等歐洲能源公司也相繼入局浮式海上風電領域,在多國開啟了浮式海上風電項目的示范探索。
優劣勢都很明顯
世界銀行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海上風資源可開發潛力超過71太瓦,其中約有71%屬于較深水域,這正是浮式海上風電技術的“用武之地”。有測算認為,只要能夠開發全球海上風電資源的1%,就能夠滿足全球約10%的電力需求。
歐洲行業協會也預測稱,到2022年,英國、法國、葡萄牙等國總計將有350兆瓦浮式海上風電項目投入使用,而到2030年,全球浮式海上風電裝機總量預計將超過1500萬千瓦。
站在“風口浪尖”的浮式海上風電究竟好在哪里?
董曄弘表示,與當前主流的固定式海上風電技術相比,浮式海上風電技術適用于更加廣闊的海上空間,不受海床地質條件影響,在50米及以上水深區域里,更加具備成本優勢。同時,其安裝施工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風機選址相對更加靈活。
盡管技術優勢頗為明顯,但開發難度同樣不容忽視。“由于漂浮式基礎穩定性相對較弱,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傾斜、位移等問題,這對風機等相關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一定的加固、密封等優化措施,而且要對控制系統做出一定的調整,以適應更加復雜的海上環境。” 董曄弘告訴記者。
有望迎來商業化開發
正值我國海上風電產業“去補貼”的關口,浮式海上風電作為“下一代海上風電技術”,其應用前景究竟如何?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盡管目前國內還沒有漂浮式海上風電樣機,但從目前國內浮式海上風電技術的開發現狀來看,3-5年后,我國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將進入初步具備商業化開發能力的階段。
業內分析認為,一旦投入使用,在深遠海地區,浮式海上風電場不僅能夠為陸上居民提供大量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還能與可再生能源制氫、養殖業等新興領域合作,實現就地消納,前景可期。
“如果各方面條件允許,到2025年,我國或將迎來第一個可商業化運行的浮式海上風電場。” 董曄弘表示,“我國漂浮式海上風電市場尚處起步階段,應與現有的固定式海上風電市場分開看待,將是全新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