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標價格持續走低:并非最低價就是最佳選擇
近期,某央企200MW的開標結果在勞動節前兩天公布,12家風機廠家投標,3 MW平臺廠家3家,5MW平臺廠家1家,其余8家均為4MW平臺廠家,按此數據說風電已經步入4MW時代也是名副其實。
(為避免尷尬,廠家都用字母代替,通過參數大家估計也能了解廠家的基本信息)
下表為開標結果。
另外,我把投標的基本平均數據也簡單統計了一下:
(單位掃風面積5.0466)
如果大家簡單的認為價格最低就是最佳,我想行業內的業內專家領導肯定不會同意, 這個項目是一個限定最低單機容量,最高容量不封頂,這也就導致了12家風機廠家投出了10個機型,機型的復雜其實增加了風電場開發業主的選擇難度,今天我這里就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邊界條件是風機的Cp值(能量轉換洗漱)保持一致(平均水平),折減系數在同一個水平,我們看看各種機型的競爭差異。
1、機型的單機發電效率:功率越大,實際單位面積受功就會減少
顯然,機型的單機容量越大,其出力效率越低,其單位掃風面積就低,這是大兆瓦機型非常尷尬的一個設計門檻,如果大兆瓦,還超大葉輪直徑,保持同樣的單位掃風面積,其風機的載荷設計將是一個大難題。
單從單位掃風面積來看,大容量的機型發電出力明顯占劣勢,我們以平均的單位掃風面積為基準比較,A廠家低于平均水平15%(就以該容量和葉輪直徑),當然我們都是在同一個風況下來進行對比。
2、機型越大,發電量并不是最佳
從總體發電量來看,顯然3.6-168機型是最具優勢(這個系數我們是根據平均的單機出力系數進行折算)
3,單機容量大,機位數增減比例顯著
這時候,大容量的單機在機位數方面的優勢就明顯,5MW風機與平均單機4.1667MW的容量比較,減少8個機位,征地成本,吊裝成本,塔筒成本,施工成本(包含時間)都會大幅降低,這一點經過這么多年的驗證。機位尤其是對南方山地風電場而言,已經成為制約風電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貴州黃蓮壩風電場最初設計2MW機型,最后因為林地等土地問題,被迫首次在南方山地采用4.5MW機型,好在這些風電場有48000h 以上的電價補貼,否則因為機型替換帶來的發電量損失可是不可估量。
如何在大功率機型和大葉輪直徑進行取舍:未來技術創新的目標
既要高發電量,又要最少的機位,還要最少的建設成本,這是風電發展一直面臨的老課題。單機容量一味貪大并非良策,當然對于簡單風機單位千瓦的成本而言,這是最佳的不二之選,在風機的功率系數逐步觸頂(最大值0.59)的情況下,就只有功率做大,葉輪做大,塔架做高(葉輪直徑越大,越高是技術必須),才可能從有限的機位,有限的風資源里獲取大自然的能量。
大功率和大葉輪是風機技術實力的展示。功率越大,葉輪直徑越大,顯然載荷就會越大,如何最大限度的把風吹過來的載荷最大限度吸收,對風機,對塔筒載荷最低,是未來風機企業研發的競爭實力籌碼。因為這種低載荷的設計,同樣的機艙,同樣的功率可以承受更大的葉輪直徑,接收更多的風能。其實這方面,已有一些技術的差異,同樣的功率,機艙重量相差20Ton,這對降低成本可想而知能做出多大貢獻。同樣的機艙,可以配套幾種不同的葉輪直徑,這對風機的適用性而言,競爭力不言而喻。
風機技術迭代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單機增加MW只需6個月
風機自從進入4MW時代以來,風機的機型發展進入了高速開發時代,如果說這是技術進步創新的結果,還不如說是市場競爭倒逼的無奈,一方面技術迭代的周期越短,就意味著單個機型的開發成本和市場周期非常短,意味著單機的研發成本攤銷與制造邊際成本很難下降,以2020年為例,3.XMW的平臺風機剛剛進入開發商的視野,不到一年的時間,4.X,5.X,6.X的風機就已經下線,4MW-5MW,5MW-6MW(最近東汽6MW陸上機型下線),僅僅一年的時間,跨越兩個MW級別,MW級別的容量研發周期已經縮短到6個月,應該說這也是風機技術創新的重大進步。從客戶的角度而言,這是好事,可以享受技術創新帶來的成果,但是對風機供應商而言,這是一次艱難的抉擇。
中國的風機與國外的風機平臺開發思路或有差異,以國外的三大主力:VESTAS,SG以及GE為例,從2.X,到3.X,再到4.X以及5.X,都是在幾年前開始,并且都會沖鋒服利用上一個平臺已有的技術,在增加很少研發成本的基礎上開發新一代平臺風機,行業專家及領導可以從國外風機的退出就開一看出這一點,在供應鏈大部件平臺方面應用得更加極致,這一點需要我們好好學習。
近期,某央企200MW的開標結果在勞動節前兩天公布,12家風機廠家投標,3 MW平臺廠家3家,5MW平臺廠家1家,其余8家均為4MW平臺廠家,按此數據說風電已經步入4MW時代也是名副其實。
(為避免尷尬,廠家都用字母代替,通過參數大家估計也能了解廠家的基本信息)
下表為開標結果。
另外,我把投標的基本平均數據也簡單統計了一下:
(單位掃風面積5.0466)
如果大家簡單的認為價格最低就是最佳,我想行業內的業內專家領導肯定不會同意, 這個項目是一個限定最低單機容量,最高容量不封頂,這也就導致了12家風機廠家投出了10個機型,機型的復雜其實增加了風電場開發業主的選擇難度,今天我這里就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邊界條件是風機的Cp值(能量轉換洗漱)保持一致(平均水平),折減系數在同一個水平,我們看看各種機型的競爭差異。
1、機型的單機發電效率:功率越大,實際單位面積受功就會減少
顯然,機型的單機容量越大,其出力效率越低,其單位掃風面積就低,這是大兆瓦機型非常尷尬的一個設計門檻,如果大兆瓦,還超大葉輪直徑,保持同樣的單位掃風面積,其風機的載荷設計將是一個大難題。
單從單位掃風面積來看,大容量的機型發電出力明顯占劣勢,我們以平均的單位掃風面積為基準比較,A廠家低于平均水平15%(就以該容量和葉輪直徑),當然我們都是在同一個風況下來進行對比。
2、機型越大,發電量并不是最佳
從總體發電量來看,顯然3.6-168機型是最具優勢(這個系數我們是根據平均的單機出力系數進行折算)
3,單機容量大,機位數增減比例顯著
這時候,大容量的單機在機位數方面的優勢就明顯,5MW風機與平均單機4.1667MW的容量比較,減少8個機位,征地成本,吊裝成本,塔筒成本,施工成本(包含時間)都會大幅降低,這一點經過這么多年的驗證。機位尤其是對南方山地風電場而言,已經成為制約風電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貴州黃蓮壩風電場最初設計2MW機型,最后因為林地等土地問題,被迫首次在南方山地采用4.5MW機型,好在這些風電場有48000h 以上的電價補貼,否則因為機型替換帶來的發電量損失可是不可估量。
如何在大功率機型和大葉輪直徑進行取舍:未來技術創新的目標
既要高發電量,又要最少的機位,還要最少的建設成本,這是風電發展一直面臨的老課題。單機容量一味貪大并非良策,當然對于簡單風機單位千瓦的成本而言,這是最佳的不二之選,在風機的功率系數逐步觸頂(最大值0.59)的情況下,就只有功率做大,葉輪做大,塔架做高(葉輪直徑越大,越高是技術必須),才可能從有限的機位,有限的風資源里獲取大自然的能量。
大功率和大葉輪是風機技術實力的展示。功率越大,葉輪直徑越大,顯然載荷就會越大,如何最大限度的把風吹過來的載荷最大限度吸收,對風機,對塔筒載荷最低,是未來風機企業研發的競爭實力籌碼。因為這種低載荷的設計,同樣的機艙,同樣的功率可以承受更大的葉輪直徑,接收更多的風能。其實這方面,已有一些技術的差異,同樣的功率,機艙重量相差20Ton,這對降低成本可想而知能做出多大貢獻。同樣的機艙,可以配套幾種不同的葉輪直徑,這對風機的適用性而言,競爭力不言而喻。
風機技術迭代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單機增加MW只需6個月
風機自從進入4MW時代以來,風機的機型發展進入了高速開發時代,如果說這是技術進步創新的結果,還不如說是市場競爭倒逼的無奈,一方面技術迭代的周期越短,就意味著單個機型的開發成本和市場周期非常短,意味著單機的研發成本攤銷與制造邊際成本很難下降,以2020年為例,3.XMW的平臺風機剛剛進入開發商的視野,不到一年的時間,4.X,5.X,6.X的風機就已經下線,4MW-5MW,5MW-6MW(最近東汽6MW陸上機型下線),僅僅一年的時間,跨越兩個MW級別,MW級別的容量研發周期已經縮短到6個月,應該說這也是風機技術創新的重大進步。從客戶的角度而言,這是好事,可以享受技術創新帶來的成果,但是對風機供應商而言,這是一次艱難的抉擇。
中國的風機與國外的風機平臺開發思路或有差異,以國外的三大主力:VESTAS,SG以及GE為例,從2.X,到3.X,再到4.X以及5.X,都是在幾年前開始,并且都會沖鋒服利用上一個平臺已有的技術,在增加很少研發成本的基礎上開發新一代平臺風機,行業專家及領導可以從國外風機的退出就開一看出這一點,在供應鏈大部件平臺方面應用得更加極致,這一點需要我們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