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紀新能源網不完全統計,內地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有13個省明確規劃了光伏建設體量,總容量196.94GW;有4個省明確規定了風光建設體量,總容量48GW;有2個省明確了“十四五”末期的光伏制造業收入;青海省雖然沒有規定具體建設體量,但光伏一直是其重點發展項目;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個直轄市,則把更多把注意力放在消納方面。
在有明確規劃體量的省份中,貴州以29GW排名第一。
貴州省一直被認為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光照和土地資源條件都很差,但近兩年克服土地資源稀缺、電網接入困難、施工工期短、組件漲價等一系列困難,2019、2020年連續兩年取得了國家光伏發電項目補貼競價規模、建設速度、并網規模全國第一的好成績,裝機規模從2018年底的175萬千瓦發展到2020年底的1057萬千瓦,從全國第23位上升到第13位,實現了光伏發電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實現了一個資源小省的逆襲。
浙江、江蘇兩個經濟發達省份,排名第二和第三,容量分別為27.5和26GW。
廣東、河北、四川,光伏裝機規模同樣不小,都達到和超過了20GW。
新疆、寧夏、甘肅、青海、內蒙古等風電大省,在做好消納的同時,其光伏裝機比例依然不低。
遼寧、黑龍江、吉林三省,在發展光伏產業的決心上,同樣不遑多讓,裝機量分別達到了6GW、5.5GW和3GW。吉林省雖然只有3GW,但只是2021年一年的裝機量。
山東作為多年戶用光伏裝機第一的省份,雖然沒有明確具體裝機量,但僅截至今年年底,其預計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就將達到52GW。
云南、安徽、廣西等原來光伏產業發達的地區,在鞏固好原產業鏈的同時,在光伏裝機規模上也都在你追我趕。
在這些省份中,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是為數不多沒有大規模發展光伏產業,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光伏消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