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騰暉動作頻繁
3月,中利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蘇州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騰暉光伏”)在江蘇泗陽投資建設的5GW光伏電池片+5GW光伏組件項目正式開工。
4月,騰暉光伏與上海電氣輸配電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就新能源海外業務建立“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
5月,在TUV萊茵舉辦的2021媒體討論會上,騰暉光伏總裁董曙光首次公開亮相,并就公司的技術產品走向、行業發展趨勢以及騰暉制造能力建設、行業熱門話題大組件和技術路線等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與看法。
隨后,騰暉光伏開啟了一系列行業合作。先是與中興能源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開拓“一帶一路”沿線新能源市場、技術創新、項目運維服務、品牌推廣運營、智慧能源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此后,與北美領先的電力項目開發商和資產管理公司Competitive Power Ventures簽署協議,向位于賓夕法尼亞州的Maple Hill Solar項目提供127MW光伏組件。該項目位于賓夕法尼亞州的前廢棄礦區,將采用229,600塊由騰暉光伏提供的530W+高功率雙面組件,預計將于2022年5月開始并網發電。
5月26日,騰暉光伏又與國家電投集團湖北綠動新能源有限公司成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新能源項目的合作開發,力爭每年促成300MW新能源項目落地。
一系列的大動作,昭示著騰暉光伏及其母公司中利集團正在蘇醒。
從電纜到光伏
198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個10年,江蘇常熟人王柏興自掏五千元人民幣創建了常熟市唐市電纜廠(下稱“唐市電纜”),主要從事特種電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1994年,阻燃軟電纜的研制成功,為唐市電纜帶來了第一次騰飛,新品當年銷售1000萬元。
1996年,再度開發的防火低煙無鹵軟電纜,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得15項國家發明專利,成為打入市場的重拳,占據當時中國國內70%的市場。
此后,唐市電纜又相繼開發了通信光纜和特種軟光纜系列、鐵路數字內屏蔽光電綜合纜系列、高分子新材料系列、汽車安全氣囊和鎂合金零部件系列等新產品,共獲23項國家專利和6大項發明專利。一系列發明專利,讓唐市電纜迅速贏得了行業認可,國內主要電信運營商、華為等都曾是其多年大客戶。
2009年11月27日,歷經20余年的發展,唐市電纜在深交所上市,改名為“中利科技”。上市當年,中利科技實現1.84億元的凈利潤,每股收益高達1.78元。此后兩年,凈利潤均呈小幅增長態勢。
手中有了更多資本,王柏興的眼光不再局限于電纜行業。2011年8月,中利科技以4.82億元的現金從江蘇中鼎房地產公司手里,收購了江蘇騰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此后先后更名為中利騰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和蘇州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騰暉光伏”)51%的股權。收購完成后,標的公司主營業務為光伏電池片及組件制造,正式進軍光伏行業。
光伏業務受阻
收購很順利,可惜此時的國內光伏市場正在遭受歐美“雙反”的打擊,產品過剩、價格暴跌、全行業虧損。中利科技的營收和凈利潤也連續兩年受到了影響。面對困境,王柏興不退反進,果斷在西部投建光伏電站,2012年開發電站700多兆瓦,2014年開發超過2吉瓦。
2016年,光伏扶貧興起。王柏興非常看好,開始持續在該領域發力,開創性地推出了三代全新模式的農業光伏扶貧項目:第一代“智能光伏+科技農業”、第二代“貧困村光伏農場”、第三代“家庭陽光農場”。 然而,由于補貼拖欠,光伏電站做得熱火朝天,但業績盈利并不理想。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中利集團都曾大幅計提壞賬形成的資產減值,兩年分別計提了1.41億元、4.85億元,2018年更是由盈轉虧。 2019年4月15日,中利集團發布修正后的業績快報稱,2018年凈利潤由盈利3088.75萬元變為虧損2.83億元。
對于業績下修的原因,中利集團給出了三條解釋,其中的一條,是因為“收購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克電池’)8.29%股權,估值下調導致計提資產減值2.55億元”。
資料顯示,比克電池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首家登陸美國納斯納克交易市場的鋰電池企業。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的數據顯示,2018年其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74GWh,同比增速為6%,市場份額位列全國第六。
由于2018年的營收不理想,2019年1月10日,中利集團宣布,終止對比克電池的收購,但已取得的股權將繼續保留。
除了終止收購比克電池,為了避免連續兩年營收虧損,2019年12月6日,中利集團又轉讓了子公司中利電子31.86%股權,沙家浜旅游以4.31億元受讓其中21.76%股權,江南國貿以2億元對價受讓10.1%股權。交易完成后,中利集團持股比例由50.86%降至19%,中利電子從控股子公司變為參股公司,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多番閃轉騰挪,讓中利集團2019年的業績扭虧為盈,也避免了連續兩年業績虧損被證交所ST警告。2019年度快報顯示,報告期內中利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120.15億元,同比下降28.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42.38萬元,同比增長118.21%。
2019年的扭虧為盈,并沒有讓中利集團走出困境。2020年的一場疫情,又給了中利集團當頭一棒。
2020年10月13日晚間,中利集團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中利集團再次由盈轉虧,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3.16億元—3.43億元。
對于業績變化的原因,中利集團給出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及上下游產業鏈的配套時間較長,公司業務量同比下滑,報告期內的員工薪酬、固定資產折舊、財務成本等費用需正常支出,導致公司前三季度業績虧損。
同時,在相關原因中還提及了“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影響的金額約6,489 萬元,主要系政府收儲收益及政府補助等”。
積極自救提業績
為了提升資產負債表質量,中利集團開始積極自救:第一是成立應收賬款小組,通過談判、法律訴訟等方式持續加大應收賬款回收力度,年內實現回收商業電站、扶貧電站應收賬款現金達18.75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商業電站應收賬款余額12.88億元,扶貧電站應收賬款余額5.87億元。第二是加大力度促使資產負債表“減肥瘦身”,出售167.77MW光伏商業電站等盈利能力較差的資產,通過出售低質量的庫存商業電站加速資金回籠。第三是合理安排生產,嚴格控制存貨規模,減少存貨資金占用,努力推動公司資產周轉率穩步提升。
中利集團董秘張冬云介紹,隨著低效資產與大量應收款陸續“出表”,公司現金流實現趨勢性大幅改善,負債率也處在合理、健康的水平。數據顯示,2017年末中利集團負債絕對余額一度高達225.7億元,而截至2020年底負債余額為106.2億元,較2017年底大幅降低超過50%,目前公司資產負債率處在65%的相對合理水平。由此,公司為持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財務基礎,可以輕裝上陣。
2021年5月7日,中利集團舉辦2020年報及2021年一季報業績交流會。董事長王柏興表示,中利已經從困難中走出來了,現在正重新再出發,中利的光伏將迎來大發展,今年底公司光伏組件裝機量將達16GW。
對于騰暉光伏的未來發展,在TUV萊茵舉辦的2021媒體討論會上,騰暉光伏總裁董曙光曾進行過更詳細的闡述:
“今年是騰暉光伏的產能建設新元年,我們提出了‘強者歸來’的產能建設計劃,今年將完成和新增不小于15GW的組件產能、10GW的電池產能,明年還將在產能建設方面持續投資。今后,騰暉的戰略會更加聚焦,專注把光伏制造業做好,跟大家一起努力,為行業發展, 為雙碳目標貢獻騰暉力量。”
張冬云表示,中利集團“走出困境”是非常確定的,“反轉有期”并不是說立馬就反轉,這有不確定性,但反轉到來的時間點應該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