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伏電池老牌生產企業愛旭股份(600732.SH)以一紙舉報,掀起了光伏產業鏈矛盾的一角。為揭露通威股份和新特能源哄抬硅料價格的影響,愛旭股份更不惜自曝,稱4月開機率已大幅下降到60%左右。
6月14日,上交所下發監管工作函,要求愛旭股份就媒體報道相關事項明確監管要求。15日,該股股價早盤一度觸及跌停,收盤時仍跌5.16%。
矛頭直指上游企業哄抬物價
愛旭股份主要從事太陽能晶硅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光伏新能源產業鏈中處于中間位置,上游有硅片、硅料等生產企業,下游有組件等生產企業。
在舉報材料中,愛旭股份稱公司2013年至2021年一季度均滿產滿銷,4月開機率大幅下降,是受上游原材料供應不足及硅料、硅片價格高頻率、大幅度上漲雙重因素影響,并將矛頭直指業內龍頭企業通威集團旗下永祥股份將“月定價”改為“周定價”,導致多晶硅和硅片價格飆漲。
多晶硅漲勢有多迅猛?6月16日,多晶硅最新價格為13.1萬元/噸,最近15天上漲13.26%,30天上漲26.37%,60天上漲48.86%。而就在上周,硅料散單成交最高價觸及22.5萬元/噸,較去年最低價漲幅近三倍。
為此,愛旭股份建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要調查多晶硅、硅片企業是否實質上存在協調一致漲價,是否存在哄抬物價等行為。而針對愛旭的舉報,通威股份在互動平臺上則回應稱,公司沒有出貨給任何中間貿易商,不存在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的情形。
舉報事件發生后,6月10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文呼吁,相關企業應自覺抵制過度囤貨、哄抬物價行為,自覺抵制電池組件環節低價傾銷等惡意競爭的不當行為,讓硅料價格盡快回到正常區間。而當天愛旭股份也迎來了近一年來的第六次漲停。
硅片、電池大肆擴產加劇產業鏈矛盾
有業內人士分析,從硅料到組件,產業鏈價格壓力持續傳導,實際上反映的是中游硅片、電池、組件等產能超過了上游硅料產能及終端需求,行業“水桶腰”格局明顯。硅料產能相對下游較為有限,因為硅料技術門檻高、投資金額大,投產周期長等,近年來硅料新進及擴產企業很少。
硅片、電池、組件的大肆擴產也是產業鏈矛盾的一大推手。例如硅片龍頭企業長期把持著該環節超過30%的毛利率,就吸引了眾多新玩家競相入局,有大量硅料被耗在了中間環節作產品測試之用。
而高調舉報上游企業的愛旭股份,擴充產能的動作也比較激進,這可從貸款和股市募資規模窺見一斑。
2019年,愛旭股份對外擔保的金額只有9.3億元,一年后猛增到80億元,今年一季度又暴漲到145億元;而今年4月,愛旭股份宣布募資不超過35億元用于“珠海年產6.5GW新世代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建設項目”和“義烏年產10GW新世代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第一階段2GW建設項目”,距離上一次通過股市定增募資25億元僅過去了8個月。
2021年業績承諾增加,能否完成?
產能急速擴充的背后,與愛旭股份重組上市時的業績承諾有關。而此次舉報事件,一定程度上也引發了投資者對于愛旭無法完成業績承諾的擔憂。
2019年初,愛旭股份擬借殼ST新梅上市。彼時2018年凈利潤不足3億元的愛旭股份。作出2019-2021年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4.75億元、6.68億元和8億元的業績承諾,但估值和業績承諾卻受到監管方面的質疑。最終,愛旭股份借殼上市一案獲證監會有條件通過。
2021年是愛旭股份業績承諾的最后一期,不巧的是,去年因受疫情影響,愛旭新產能達產時間推遲,業績不達預期,便將2020年原業績承諾金額調減的部分增加到了2021年,2021年的承諾金額增加至9.3億元。經調整,愛旭股份2019年、2020年業績承諾實現率分別為103.88%、102.01%,踩線完成業績承諾。
而在擴充產能方面,愛旭股份也在正面迎擊單晶PERC電池技術量產轉化效率接近極限、電池環節技術路線更新的挑戰。為此,公司加快新世代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的布局,預計2022年底上述珠海和義烏的建設項目將形成N性電池產能8.5GW。因此,愛旭股份能否如期完成業績承諾,目前仍是未知數。
6月14日,上交所下發監管工作函,要求愛旭股份就媒體報道相關事項明確監管要求。15日,該股股價早盤一度觸及跌停,收盤時仍跌5.16%。
矛頭直指上游企業哄抬物價
愛旭股份主要從事太陽能晶硅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光伏新能源產業鏈中處于中間位置,上游有硅片、硅料等生產企業,下游有組件等生產企業。
在舉報材料中,愛旭股份稱公司2013年至2021年一季度均滿產滿銷,4月開機率大幅下降,是受上游原材料供應不足及硅料、硅片價格高頻率、大幅度上漲雙重因素影響,并將矛頭直指業內龍頭企業通威集團旗下永祥股份將“月定價”改為“周定價”,導致多晶硅和硅片價格飆漲。
多晶硅漲勢有多迅猛?6月16日,多晶硅最新價格為13.1萬元/噸,最近15天上漲13.26%,30天上漲26.37%,60天上漲48.86%。而就在上周,硅料散單成交最高價觸及22.5萬元/噸,較去年最低價漲幅近三倍。
為此,愛旭股份建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要調查多晶硅、硅片企業是否實質上存在協調一致漲價,是否存在哄抬物價等行為。而針對愛旭的舉報,通威股份在互動平臺上則回應稱,公司沒有出貨給任何中間貿易商,不存在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的情形。
舉報事件發生后,6月10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文呼吁,相關企業應自覺抵制過度囤貨、哄抬物價行為,自覺抵制電池組件環節低價傾銷等惡意競爭的不當行為,讓硅料價格盡快回到正常區間。而當天愛旭股份也迎來了近一年來的第六次漲停。
硅片、電池大肆擴產加劇產業鏈矛盾
有業內人士分析,從硅料到組件,產業鏈價格壓力持續傳導,實際上反映的是中游硅片、電池、組件等產能超過了上游硅料產能及終端需求,行業“水桶腰”格局明顯。硅料產能相對下游較為有限,因為硅料技術門檻高、投資金額大,投產周期長等,近年來硅料新進及擴產企業很少。
硅片、電池、組件的大肆擴產也是產業鏈矛盾的一大推手。例如硅片龍頭企業長期把持著該環節超過30%的毛利率,就吸引了眾多新玩家競相入局,有大量硅料被耗在了中間環節作產品測試之用。
而高調舉報上游企業的愛旭股份,擴充產能的動作也比較激進,這可從貸款和股市募資規模窺見一斑。
2019年,愛旭股份對外擔保的金額只有9.3億元,一年后猛增到80億元,今年一季度又暴漲到145億元;而今年4月,愛旭股份宣布募資不超過35億元用于“珠海年產6.5GW新世代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建設項目”和“義烏年產10GW新世代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第一階段2GW建設項目”,距離上一次通過股市定增募資25億元僅過去了8個月。
2021年業績承諾增加,能否完成?
產能急速擴充的背后,與愛旭股份重組上市時的業績承諾有關。而此次舉報事件,一定程度上也引發了投資者對于愛旭無法完成業績承諾的擔憂。
2019年初,愛旭股份擬借殼ST新梅上市。彼時2018年凈利潤不足3億元的愛旭股份。作出2019-2021年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4.75億元、6.68億元和8億元的業績承諾,但估值和業績承諾卻受到監管方面的質疑。最終,愛旭股份借殼上市一案獲證監會有條件通過。
2021年是愛旭股份業績承諾的最后一期,不巧的是,去年因受疫情影響,愛旭新產能達產時間推遲,業績不達預期,便將2020年原業績承諾金額調減的部分增加到了2021年,2021年的承諾金額增加至9.3億元。經調整,愛旭股份2019年、2020年業績承諾實現率分別為103.88%、102.01%,踩線完成業績承諾。
而在擴充產能方面,愛旭股份也在正面迎擊單晶PERC電池技術量產轉化效率接近極限、電池環節技術路線更新的挑戰。為此,公司加快新世代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的布局,預計2022年底上述珠海和義烏的建設項目將形成N性電池產能8.5GW。因此,愛旭股份能否如期完成業績承諾,目前仍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