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W+再添新成員!近日,晶澳推出了備受矚目的DeepBlue 3.0 Pro升級版組件,該產品采用了新一代的零間距技術,組件轉換效率高達21.7%,72版型組件功率達到560W,78版型組件功率達到了605W,組件轉換效率、功率再創新高。
SNEC展會期間,針對晶澳未來發展規劃、新品優勢等問題,晶澳科技董事、執行總裁牛新偉接受了世紀新能源網等媒體采訪。牛新偉表示,晶澳的新品采用“零間距”技術,在不盲目追求大尺寸的情況下,得以讓組件轉換效率大幅度提升。
“晶澳未來技術工作的重點依然是聚焦在如何提升組件的效率上。” 牛新偉首先介紹,2020年,晶澳推出了DeepBlue 3.0 ,因它能給客戶帶來更低的系統成本和更優的度電成本,市場端表現的非常好。晶澳與終端廠家、EPC、系統廠家、設計院等單位聯合做了分析和測算,我們認為,靠繼續增加組件尺寸來提升功率價值已經不大,工作重點仍放在提升轉換效率上。
今年2月19日至4月21日,晶澳曾聯合TÜV北德就超大電流組件與182組件的發電能力在銀川國家光伏實驗基地做了對比研究,數據顯示,在晴朗的高輻照天氣下,182組件的平均工作溫度比超大電流組件低1.7℃,最大溫度差異可以到4~5℃,同時182組件的單瓦發電量相對超大電流組件平均高出1.6%左右,體現出了較為明顯的發電性能優勢。
DeepBlue 3.0 Pro在組件尺寸上和上一代是保持完全一致,同樣為182組件,但采用了新一代的高效封裝技術,轉換效率絕對值從21.2%提升到21.6%,為系統端帶來2~3分錢的系統成本下降,截止到6月初,DeepBlue 3.0 出貨量已達到3GW。以迪拜100MW項目為例,采用晶澳DeepBlue 3.0系列組件可以有效降低支架、電纜、基礎、人工、土地等相關費用,LCOE降低3.5%,而DeepBlue 3.0 Pro可以再降低0.1%-0.2%。
“優質、高效、低成本”是光伏組件追求的永恒目標,晶澳科研團隊相信,相比于其他廠家高密度封裝技術,通過晶澳特有的柔性連接與緩沖處理技術,并結合優化的封裝材料,做到真正意義的 “零隱裂”,是實現高密度封裝技術的最佳解決方案。采用新一代零間距技術的組件相對于常規間距組件效率可提高0.4%,同時可靠性與常規間距組件保持一致水平。DeepBlue 3.0 Pro組件能夠平衡品質、效率和成本,為客戶提供最優的度電成本。
關于DeepBlue 3.0 Pro采用的零間距技術,牛新偉表示,通過減小電池片之間的間距,有效提升組件的利用面積、受光面積去提升轉換效率。晶澳做了很長時間的研發,實現了擁有自主產權的新一代零間距技術,解決了制成良率、隱裂、長期可靠性等問題。
就電池技術發展路線,牛新偉透露 ,隨著PERC效率逐漸接近“天花板”,越來越多企業將目光聚焦于N型技術,其中N型鈍化接觸電池和異質結電池得到了行業內的普遍認同,晶澳也進行了積極的儲備和驗證。目前,晶澳N型高效電池中試線平均轉換效率已經超過24%,本屆展會晶澳也展出了基于N型電池的組件。同時,牛新偉強調無論是TOPCon、HJT異質結電池,都可以采用新一代零間距技術,實現轉換效率的更大提升。
牛新偉認為,兩年內PERC仍將是主流,從產業化成熟度、成本方面考慮,TOPCon可能會發展的更快,長期看異質結潛力很大,如能解決成本問題,兩年后異質結將迅速發展。晶澳有很多PERC產業可以提升至TOPCon來應對短期內挑戰。硅片薄片化還會是趨勢,但將到達極限,目前182硅片已采用170,極限可能是160。如果硅料的價格在2022年能夠回到一個正常的水平,就沒有必要執著薄片化。
關于182組件標準統一的問題,牛新偉表示,企業已經在聯合制定標準,相信會很快統一。
組件尺寸本身并不是光伏的核心技術,標準化的組件尺寸有利于制造設備、輔材、逆變器、跟蹤支架等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企業減少制造和研發成本。
“晶澳未來技術工作的重點依然是聚焦在如何提升組件的效率上。” 牛新偉首先介紹,2020年,晶澳推出了DeepBlue 3.0 ,因它能給客戶帶來更低的系統成本和更優的度電成本,市場端表現的非常好。晶澳與終端廠家、EPC、系統廠家、設計院等單位聯合做了分析和測算,我們認為,靠繼續增加組件尺寸來提升功率價值已經不大,工作重點仍放在提升轉換效率上。
今年2月19日至4月21日,晶澳曾聯合TÜV北德就超大電流組件與182組件的發電能力在銀川國家光伏實驗基地做了對比研究,數據顯示,在晴朗的高輻照天氣下,182組件的平均工作溫度比超大電流組件低1.7℃,最大溫度差異可以到4~5℃,同時182組件的單瓦發電量相對超大電流組件平均高出1.6%左右,體現出了較為明顯的發電性能優勢。
DeepBlue 3.0 Pro在組件尺寸上和上一代是保持完全一致,同樣為182組件,但采用了新一代的高效封裝技術,轉換效率絕對值從21.2%提升到21.6%,為系統端帶來2~3分錢的系統成本下降,截止到6月初,DeepBlue 3.0 出貨量已達到3GW。以迪拜100MW項目為例,采用晶澳DeepBlue 3.0系列組件可以有效降低支架、電纜、基礎、人工、土地等相關費用,LCOE降低3.5%,而DeepBlue 3.0 Pro可以再降低0.1%-0.2%。
“優質、高效、低成本”是光伏組件追求的永恒目標,晶澳科研團隊相信,相比于其他廠家高密度封裝技術,通過晶澳特有的柔性連接與緩沖處理技術,并結合優化的封裝材料,做到真正意義的 “零隱裂”,是實現高密度封裝技術的最佳解決方案。采用新一代零間距技術的組件相對于常規間距組件效率可提高0.4%,同時可靠性與常規間距組件保持一致水平。DeepBlue 3.0 Pro組件能夠平衡品質、效率和成本,為客戶提供最優的度電成本。
關于DeepBlue 3.0 Pro采用的零間距技術,牛新偉表示,通過減小電池片之間的間距,有效提升組件的利用面積、受光面積去提升轉換效率。晶澳做了很長時間的研發,實現了擁有自主產權的新一代零間距技術,解決了制成良率、隱裂、長期可靠性等問題。
就電池技術發展路線,牛新偉透露 ,隨著PERC效率逐漸接近“天花板”,越來越多企業將目光聚焦于N型技術,其中N型鈍化接觸電池和異質結電池得到了行業內的普遍認同,晶澳也進行了積極的儲備和驗證。目前,晶澳N型高效電池中試線平均轉換效率已經超過24%,本屆展會晶澳也展出了基于N型電池的組件。同時,牛新偉強調無論是TOPCon、HJT異質結電池,都可以采用新一代零間距技術,實現轉換效率的更大提升。
牛新偉認為,兩年內PERC仍將是主流,從產業化成熟度、成本方面考慮,TOPCon可能會發展的更快,長期看異質結潛力很大,如能解決成本問題,兩年后異質結將迅速發展。晶澳有很多PERC產業可以提升至TOPCon來應對短期內挑戰。硅片薄片化還會是趨勢,但將到達極限,目前182硅片已采用170,極限可能是160。如果硅料的價格在2022年能夠回到一個正常的水平,就沒有必要執著薄片化。
關于182組件標準統一的問題,牛新偉表示,企業已經在聯合制定標準,相信會很快統一。
組件尺寸本身并不是光伏的核心技術,標準化的組件尺寸有利于制造設備、輔材、逆變器、跟蹤支架等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企業減少制造和研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