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國家能源局發文支持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由于國家級試點的申報截至時間為7月15日,省級申報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推進。據不完全統計,至少已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相關文件,除少數地方申報尚未截止以外,省級地區大多已完成申報。
關于整縣推進政策,此前曾一度引發業內關于推進過程非市場化以及“一企包一縣”的擔憂。記者注意到,在已出臺的文件中,依然有地方提出“每個試點項目確定一家項目業主”等類似方案。根據國家能源局的導向,試點工作應競爭不壟斷,向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開放。
除了地方,多家光伏企業已躍躍欲試,愛康集團、錦浪科技、固德威等企業均提出了參與整縣試點的思路。業內預計,試點開放后,BIPV、儲能以及民營EPC廠商等有望從中受益。
各地出臺20余份試點文件
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家能源局發文前后,至少已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臺了屋頂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試點文件。記者梳理這些文件發現,在各省級行政區出臺的文件中,除了整縣推進以外,也將相關項目試點下沉至鄉鎮級別。
例如,江西發布的文件明確,試點工作以設區市為主體開展,采取自愿申報原則,各地可在轄區范圍內選取1-2個有意愿的試點參與申報,試點范圍不限,可整縣(市、區)推進,整鄉(鎮、場)整體推進。
甘肅發布的文件同樣將試點范圍下沉,實施方案也帶有地方特色。根據甘肅的要求,應結合市州太陽能資源條件、光伏發電發展現有基礎及布局等因素,按照“3+10+X”框架開展戶用光伏整縣集中推進試點工作。
其中,“3”是指由張掖、金昌、定西確定一個縣(區)開展整縣推進;“10”是指在10個鄉村建設省級示范縣(市)中確定一個或多個鄉(鎮)開展整鄉(鎮)推進試點工作;“X”則是鼓勵市、縣確定若干個村開展分布式光伏建設工作。
河南提出了“1+1+X”的整縣推進服務機制,也頗具地方特色。具體而言,該機制是為保障試點順利推進,妥善化解屋頂資源整合難度大、項目單體規模小、開發成本高等困難。引導建立省屬投融資平臺或具備實力的大型能源企業+政策性銀行+試點縣投融資平臺或戰略合作企業,為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提供投資、融資、建設、運營、維護等綜合托底服務。
此外,寧夏提出,根據本區關于促進儲能發展的有關要求,原則上各縣(市、區)分布式光伏開發儲能配置比例不低于10%。浙江則提出,山區26縣全覆蓋參與試點,鼓勵各設區市在山區26縣以外推薦開發積極性高、日間電力負荷大的縣(市、區)參與試點。
國家能源局定調“競爭不壟斷”
6月2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然而,由于在此之前,部分地方先行試點過程中出現了“一企包一縣”甚至指定某一企業整體承包的行政命令,引發了業內關于整縣推進過程中非市場化行為的擔憂。
對此,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也發聲指出,此前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相關通知,比如暫停本區域內的市場化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將所有項目強行納入單一企業,甚至搞所謂“一企包一縣”的做法。“這種方法與試點方案通知背道而馳,應該盡快糾正。”
記者注意到,在現已出臺的20余份地方試點文件中,實際上也并沒有完全否定“一企包一縣”的做法。從這樣做背后的邏輯來看,主要是由于屋頂資源分散,如果一個項目的量未達到一定規模,投資方就很難實現預期收益,進而影響各方參與的積極性。
從各地文件來看,遼寧明確表示,原則上每個市上報一個試點項目,每個試點項目確定一家項目業主,對消納條件好、市級支持政策條件優、經濟可行性高的申報項目優先納入全省試點方案。寧夏也提出,為保障試點工作順利推進,各縣(市、區)應明確1家開發市場主體。
湖北規定,選擇的投資企業應具備光伏開發業績,投資實力和技術能力,且信用良好。每個縣(市、區)投資開發數量不宜過多,可“一企包一縣”,確保投資企業持有一定的光伏發電項目開發規模。
當然,在這一問題上,甘肅等少數地方在措辭上相對溫和。甘肅規定,根據地方意愿推動“一個企業建設一個縣”等建設模式,鼓勵具備實力的大型企業參與建設,提升試點工作成效。
近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對外表示,并不是反對“一企包一縣”,而是反對不公開的、強制的將所有屋頂外包給一家企業。劉譯陽認為,不管是哪家企業,不管是央國企還是民營企業,都要公平競爭、公開透明,而不是“內定”。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能源局近日在回復有關提問時,也明確了自愿不強制、試點不審批、到位不越位、競爭不壟斷、工作不暫停等五項準則。其中,在競爭不壟斷方面,國家能源局要求,試點工作應堅持市場主導和充分競爭的原則,各地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市場應向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開放,企業可根據自身條件和優勢,參與市場競爭,參加開發建設。
多家光伏企業推出落地方案
由于此前黨政機關、學校、醫院、村委會等公共建筑的屋頂光伏幾乎是空白,業內普遍認為,如果試點方案有效推進,將快速推動這些區域的分布式光伏建設;試點有利于整合資源實現集約開發,推動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容,并帶動儲能等配套項目持續落地。
記者注意到,在試點方案發布后,多家光伏企業推出了定制化解決方案。例如,愛康集團表示,針對政府、醫院與學校等機關事業單位公共設施屋頂,考慮屋頂資源分散且單個項目普遍較小,當地政府可統一整合資源,統一立項。項目運營模式為“自發自用、余電上網”。
針對工商業屋頂,重點考慮大型商業建筑、工業廠房等屋頂資源,以整個工業園區為單位,整體推進;由于工商業電價較高及高耗能特性,項目以自發自用為主,同時考慮隔墻售電方案。農村居民屋頂資源分散,可以每個行政村為單位,由各村委統一整合資源,并全額上網。
值得一提的是,先行試點中出現了國企/央企一家包攬一縣等情況,業內普遍預計國企/央企將大舉進入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愛康集團提出,可以采用國企/央企托底投資、國企/央企與愛康聯合開發、地方屋頂業主參與投資、愛康引入外資托底等形式開展合作。
逆變器廠商錦浪科技、固德威等也從各自產品出發,提出了參與整縣推進的方案。錦浪科技表示,自主研發的700W-320kW分布式全系列產品,能夠滿足全場景建站所需;固德威介紹說,公司產品覆蓋0.7kW-250kW,完全可以應對分布式屋頂結構復雜、朝向不一等問題。
華寶證券認為,試點放開后,相關公共建筑的BIPV試點將會快速提升分布式光伏裝機量。同時,按照應接盡接等政策要求,電網升級改造下特高壓、儲能等配套板塊將因此受益。
此外,由于各省市試點文件中鼓勵采用政企合作的模式,大型能源類央企將會發揮其資源和資金優勢大力開展分布式光伏裝機,不過,由于存在溝通設計周期長等問題,每個縣的承包商和EPC都是零碎的,因此,地方上的民營EPC廠商有望在與國企/央企合作中受益。
關于整縣推進政策,此前曾一度引發業內關于推進過程非市場化以及“一企包一縣”的擔憂。記者注意到,在已出臺的文件中,依然有地方提出“每個試點項目確定一家項目業主”等類似方案。根據國家能源局的導向,試點工作應競爭不壟斷,向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開放。
除了地方,多家光伏企業已躍躍欲試,愛康集團、錦浪科技、固德威等企業均提出了參與整縣試點的思路。業內預計,試點開放后,BIPV、儲能以及民營EPC廠商等有望從中受益。
各地出臺20余份試點文件
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家能源局發文前后,至少已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臺了屋頂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試點文件。記者梳理這些文件發現,在各省級行政區出臺的文件中,除了整縣推進以外,也將相關項目試點下沉至鄉鎮級別。
例如,江西發布的文件明確,試點工作以設區市為主體開展,采取自愿申報原則,各地可在轄區范圍內選取1-2個有意愿的試點參與申報,試點范圍不限,可整縣(市、區)推進,整鄉(鎮、場)整體推進。
甘肅發布的文件同樣將試點范圍下沉,實施方案也帶有地方特色。根據甘肅的要求,應結合市州太陽能資源條件、光伏發電發展現有基礎及布局等因素,按照“3+10+X”框架開展戶用光伏整縣集中推進試點工作。
其中,“3”是指由張掖、金昌、定西確定一個縣(區)開展整縣推進;“10”是指在10個鄉村建設省級示范縣(市)中確定一個或多個鄉(鎮)開展整鄉(鎮)推進試點工作;“X”則是鼓勵市、縣確定若干個村開展分布式光伏建設工作。
河南提出了“1+1+X”的整縣推進服務機制,也頗具地方特色。具體而言,該機制是為保障試點順利推進,妥善化解屋頂資源整合難度大、項目單體規模小、開發成本高等困難。引導建立省屬投融資平臺或具備實力的大型能源企業+政策性銀行+試點縣投融資平臺或戰略合作企業,為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提供投資、融資、建設、運營、維護等綜合托底服務。
此外,寧夏提出,根據本區關于促進儲能發展的有關要求,原則上各縣(市、區)分布式光伏開發儲能配置比例不低于10%。浙江則提出,山區26縣全覆蓋參與試點,鼓勵各設區市在山區26縣以外推薦開發積極性高、日間電力負荷大的縣(市、區)參與試點。
國家能源局定調“競爭不壟斷”
6月2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然而,由于在此之前,部分地方先行試點過程中出現了“一企包一縣”甚至指定某一企業整體承包的行政命令,引發了業內關于整縣推進過程中非市場化行為的擔憂。
對此,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也發聲指出,此前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相關通知,比如暫停本區域內的市場化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將所有項目強行納入單一企業,甚至搞所謂“一企包一縣”的做法。“這種方法與試點方案通知背道而馳,應該盡快糾正。”
記者注意到,在現已出臺的20余份地方試點文件中,實際上也并沒有完全否定“一企包一縣”的做法。從這樣做背后的邏輯來看,主要是由于屋頂資源分散,如果一個項目的量未達到一定規模,投資方就很難實現預期收益,進而影響各方參與的積極性。
從各地文件來看,遼寧明確表示,原則上每個市上報一個試點項目,每個試點項目確定一家項目業主,對消納條件好、市級支持政策條件優、經濟可行性高的申報項目優先納入全省試點方案。寧夏也提出,為保障試點工作順利推進,各縣(市、區)應明確1家開發市場主體。
湖北規定,選擇的投資企業應具備光伏開發業績,投資實力和技術能力,且信用良好。每個縣(市、區)投資開發數量不宜過多,可“一企包一縣”,確保投資企業持有一定的光伏發電項目開發規模。
當然,在這一問題上,甘肅等少數地方在措辭上相對溫和。甘肅規定,根據地方意愿推動“一個企業建設一個縣”等建設模式,鼓勵具備實力的大型企業參與建設,提升試點工作成效。
近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對外表示,并不是反對“一企包一縣”,而是反對不公開的、強制的將所有屋頂外包給一家企業。劉譯陽認為,不管是哪家企業,不管是央國企還是民營企業,都要公平競爭、公開透明,而不是“內定”。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能源局近日在回復有關提問時,也明確了自愿不強制、試點不審批、到位不越位、競爭不壟斷、工作不暫停等五項準則。其中,在競爭不壟斷方面,國家能源局要求,試點工作應堅持市場主導和充分競爭的原則,各地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市場應向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開放,企業可根據自身條件和優勢,參與市場競爭,參加開發建設。
多家光伏企業推出落地方案
由于此前黨政機關、學校、醫院、村委會等公共建筑的屋頂光伏幾乎是空白,業內普遍認為,如果試點方案有效推進,將快速推動這些區域的分布式光伏建設;試點有利于整合資源實現集約開發,推動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容,并帶動儲能等配套項目持續落地。
記者注意到,在試點方案發布后,多家光伏企業推出了定制化解決方案。例如,愛康集團表示,針對政府、醫院與學校等機關事業單位公共設施屋頂,考慮屋頂資源分散且單個項目普遍較小,當地政府可統一整合資源,統一立項。項目運營模式為“自發自用、余電上網”。
針對工商業屋頂,重點考慮大型商業建筑、工業廠房等屋頂資源,以整個工業園區為單位,整體推進;由于工商業電價較高及高耗能特性,項目以自發自用為主,同時考慮隔墻售電方案。農村居民屋頂資源分散,可以每個行政村為單位,由各村委統一整合資源,并全額上網。
值得一提的是,先行試點中出現了國企/央企一家包攬一縣等情況,業內普遍預計國企/央企將大舉進入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愛康集團提出,可以采用國企/央企托底投資、國企/央企與愛康聯合開發、地方屋頂業主參與投資、愛康引入外資托底等形式開展合作。
逆變器廠商錦浪科技、固德威等也從各自產品出發,提出了參與整縣推進的方案。錦浪科技表示,自主研發的700W-320kW分布式全系列產品,能夠滿足全場景建站所需;固德威介紹說,公司產品覆蓋0.7kW-250kW,完全可以應對分布式屋頂結構復雜、朝向不一等問題。
華寶證券認為,試點放開后,相關公共建筑的BIPV試點將會快速提升分布式光伏裝機量。同時,按照應接盡接等政策要求,電網升級改造下特高壓、儲能等配套板塊將因此受益。
此外,由于各省市試點文件中鼓勵采用政企合作的模式,大型能源類央企將會發揮其資源和資金優勢大力開展分布式光伏裝機,不過,由于存在溝通設計周期長等問題,每個縣的承包商和EPC都是零碎的,因此,地方上的民營EPC廠商有望在與國企/央企合作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