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力電池正在邁入新的產業周期,以寧德時代領銜的中國代表隊,正在以產能規模、供應鏈協同、技術創新、資本賦能等綜合優勢不斷拉開與日韓對手的距離,并加速向全球范圍“溢出”。
8月12日,寧德時代發布公告,擬定增 582 億元在福鼎、肇慶、常州、寧德四大基地投建5個項目儲能電池產能,合計137GWh,此外還包括 30GWh儲能電柜、70 億元新技術研發以及9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目前,寧德時代已公告產能規劃超過 500GWh,此次定增擴產,再加上宜春、上海等潛在擴張的基地后,預計2025年有望達到700-800GWh,其正在通過產能大幅擴張及儲備迎接“動力+儲能”兩個萬億賽道爆發。
而此次定增擴產,也將進一步帶動對于上游材料及設備供應鏈更大的需求。
從材料端來看,此次近140GWh的新增產能,對應的鋰新增需求約10萬噸,相當于2021年全球鋰消費量的 20%;對應的正極材料用量折合三元正極材料超過20萬噸,折合磷酸鐵鋰達到 35 萬噸,而對應的鋰電銅箔需求量達到 8萬噸。
這意味著,“百GWh”的擴張規模將帶動核心材料的擴張都將向10萬噸甚至更大級別跨越。
從設備端來看,此次定增設備投資額合計約300 億,電池設備價格在1.8~2 億/GWh,這給各工序環節頭部設備企業將帶來新一輪訂單。
與此同時,引發產業高度關注的還有此次高額的定增金額,規模高達582億元,這不僅在新能源領域絕無僅有,即便放到整個A股市場和過往所有IPO中也屈指可數。
如果再結合此前包括中航鋰電、蜂巢能源等企業超過百億級別的最新融資規模,同樣也都打破行業記錄,高工鋰電認為,這釋放出的信號值得行業關注:
作為新能源與高端制造業的典型代表,中國鋰電產業的規模和體量已經進入高速成長周期,并在加快成為中國工業體系的中堅力量。
以寧德時代此次定增作為觀察產業的切口,對比新一輪產業周期中中日韓電池企業的表現,可以做出如下解讀:
一、全球動力電池產業正在進入新周期,面向即將到來的TWh時代,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行動最為迅速,產能規模布局比日韓對手明顯更大,而且向全球市場的“溢出”效應開始明顯加速。
全球電動化已經進入“海內外市場需求共振、產品力與政策共促”的新格局。GGII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20%以上,這將帶動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達到1100GWh,正式邁入TWh時代。
而在碳中和目標下,儲能市場也將快速啟動,GGII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到416GWh,未來5年年復合增長率約為72.8%。
市場需求的巨大確定性之下,滿足市場短期及中長期的需求將是接下來的行業主線。在此輪布局中,以寧德時代、中航鋰電、國軒高科、遠景動力、蜂巢能源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產能規模體量上,明顯要比LG化學、三星SDI等企業更大,同時在決策速度和效率上,也明顯更快。
不僅如此,相比上一輪擴產主要集中于國內市場,此輪擴產的中國電池企業已經開始越來越多的服務全球車企,這既包括在國內擴產服務國際車企的中國電動化(有傳聞稱,此次寧德時代擴產,其中就包括特斯拉的訂單鎖定),也包括在海外擴產服務車企的全球電動化,例如遠景動力在法國、英國、日本的產能布局,國軒高科在德國的產能布局規劃等。
這意味著,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與日韓對手的競爭,已經從中國本土的較量擴展向全球范圍的正面廝殺,規模化效應帶來的優勢將會在中國企業中逐步顯現。
二、從供應鏈的視角來看,新一輪產業周期的競逐中,中國動力電池供應鏈的協同和支撐也明顯更為強大,這將為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市場擴張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同時,中國動力電池供應鏈也開始向全球“溢出”,成為歐洲、美國等經濟體部署動力電池產業的重要選擇。
經過過去幾年的市場歷練,一大批中國鋰電材料、裝備的供應鏈能力大幅提升,無論是在產品性能、產能供給、服務響應等各個環節都得到了大幅躍升。
而從去年以來,中國動力電池供應鏈新一輪的產能擴張已經開啟,這一方面體現在材料、設備企業配合電池企業的產能擴張規模加大,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則體現在頭部動力電池企業在產業鏈上游的部署也明顯更大。
相比之下,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韓系和日系電池企業此輪供應鏈布局明顯比中國企業節奏更慢,高工鋰電認為,基于供應鏈環節的強大支撐和前瞻部署,中國動力電池將在接下來的大規模產業化過程中將體現出更為明顯的競爭后勁。
三、從技術角度來看,在新一輪產業周期中,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中國隊,正在成為全球電池技術創新的最大陣地,這既體現在基礎材料的研發與創新上,也體現在產業化過程中的工藝、制造等的迭代與提升上。
全球動力電池技術的展正在告別“日-韓-中”的轉移路徑,中國電池技術已經開始“反哺”全球。
過去兩年,LFP電池、CTP電池等這些在中國市場得到驗證的技術已經成為國際車企的選擇,并正在更大范圍的向全球市場滲透。
而寧德時代最近推出的鈉離子電池、蜂巢能源率先量產的無鈷電池、遠景動力的零碳電池技術等,這些來自于中國企業的原創底層技術創新都實現了全球領先,這意味著,中國正在成為新一輪電池技術創新的“新高地”。
在技術的投入力度上也能得以說明,此次寧德時代的定增中,高達70億元投向動力及儲能電池關鍵材料、鈉離子電池產業鏈材料、大規模儲能系統、智慧能源網絡等的研發。如此大規模的技術投入,將對于基礎材料創新、新產品體系的產業化落地都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四、從資本層面來看,鋰電池產業已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關鍵力量,而同時,依托于中國資本市場,將進一步反哺鋰電產業的進一步成長壯大,相對于日韓對手,中國鋰電代表隊具備了強大的資本融資能力,這將為其進一步的發展壯大提供充足的彈藥支持。
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在A股沖刺IPO的鋰電企業已經接近30家,同時還有多家鋰電企業正處于上市輔導或準備階段,預計將在年內或明年正式啟動IPO。而僅就寧德時代來看,其已經帶動了一大批相關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入資本市場。
同時,從中航鋰電、蜂巢能源等企業的最新融資也都打破行業記錄,這一方面表明其未來巨大的成長性,同時也側面體現出,中國資本市場給予鋰電產業的高度關注和對于其未來發展的看好。
而相對日韓對手的資本布局來看,包括LG能源、SKI等也都在嘗試獨立IPO,但進度已經和寧德時代差開一個身位,而在融資能力和規模上,也在被中國企業追趕。
基于上述分析,高工鋰電認為,從新一輪產業周期下的競爭態勢來看,以寧德時代領銜的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產能規模、供應鏈部署、技術創新及落地、資本賦能等環節都已經明顯領跑日韓勁敵,并基于中國市場,開始向全球“溢出”。
站在全球綠色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電池產業的競爭已經上升為全球經濟體之間的較量。一個已經明確的事實是,隨著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的進一步成長壯大,未來將在全球版圖中扮越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
8月12日,寧德時代發布公告,擬定增 582 億元在福鼎、肇慶、常州、寧德四大基地投建5個項目儲能電池產能,合計137GWh,此外還包括 30GWh儲能電柜、70 億元新技術研發以及9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目前,寧德時代已公告產能規劃超過 500GWh,此次定增擴產,再加上宜春、上海等潛在擴張的基地后,預計2025年有望達到700-800GWh,其正在通過產能大幅擴張及儲備迎接“動力+儲能”兩個萬億賽道爆發。
而此次定增擴產,也將進一步帶動對于上游材料及設備供應鏈更大的需求。
從材料端來看,此次近140GWh的新增產能,對應的鋰新增需求約10萬噸,相當于2021年全球鋰消費量的 20%;對應的正極材料用量折合三元正極材料超過20萬噸,折合磷酸鐵鋰達到 35 萬噸,而對應的鋰電銅箔需求量達到 8萬噸。
這意味著,“百GWh”的擴張規模將帶動核心材料的擴張都將向10萬噸甚至更大級別跨越。
從設備端來看,此次定增設備投資額合計約300 億,電池設備價格在1.8~2 億/GWh,這給各工序環節頭部設備企業將帶來新一輪訂單。
與此同時,引發產業高度關注的還有此次高額的定增金額,規模高達582億元,這不僅在新能源領域絕無僅有,即便放到整個A股市場和過往所有IPO中也屈指可數。
如果再結合此前包括中航鋰電、蜂巢能源等企業超過百億級別的最新融資規模,同樣也都打破行業記錄,高工鋰電認為,這釋放出的信號值得行業關注:
作為新能源與高端制造業的典型代表,中國鋰電產業的規模和體量已經進入高速成長周期,并在加快成為中國工業體系的中堅力量。
以寧德時代此次定增作為觀察產業的切口,對比新一輪產業周期中中日韓電池企業的表現,可以做出如下解讀:
一、全球動力電池產業正在進入新周期,面向即將到來的TWh時代,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行動最為迅速,產能規模布局比日韓對手明顯更大,而且向全球市場的“溢出”效應開始明顯加速。
全球電動化已經進入“海內外市場需求共振、產品力與政策共促”的新格局。GGII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20%以上,這將帶動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達到1100GWh,正式邁入TWh時代。
而在碳中和目標下,儲能市場也將快速啟動,GGII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到416GWh,未來5年年復合增長率約為72.8%。
市場需求的巨大確定性之下,滿足市場短期及中長期的需求將是接下來的行業主線。在此輪布局中,以寧德時代、中航鋰電、國軒高科、遠景動力、蜂巢能源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產能規模體量上,明顯要比LG化學、三星SDI等企業更大,同時在決策速度和效率上,也明顯更快。
不僅如此,相比上一輪擴產主要集中于國內市場,此輪擴產的中國電池企業已經開始越來越多的服務全球車企,這既包括在國內擴產服務國際車企的中國電動化(有傳聞稱,此次寧德時代擴產,其中就包括特斯拉的訂單鎖定),也包括在海外擴產服務車企的全球電動化,例如遠景動力在法國、英國、日本的產能布局,國軒高科在德國的產能布局規劃等。
這意味著,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與日韓對手的競爭,已經從中國本土的較量擴展向全球范圍的正面廝殺,規模化效應帶來的優勢將會在中國企業中逐步顯現。
二、從供應鏈的視角來看,新一輪產業周期的競逐中,中國動力電池供應鏈的協同和支撐也明顯更為強大,這將為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市場擴張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同時,中國動力電池供應鏈也開始向全球“溢出”,成為歐洲、美國等經濟體部署動力電池產業的重要選擇。
經過過去幾年的市場歷練,一大批中國鋰電材料、裝備的供應鏈能力大幅提升,無論是在產品性能、產能供給、服務響應等各個環節都得到了大幅躍升。
而從去年以來,中國動力電池供應鏈新一輪的產能擴張已經開啟,這一方面體現在材料、設備企業配合電池企業的產能擴張規模加大,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則體現在頭部動力電池企業在產業鏈上游的部署也明顯更大。
相比之下,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韓系和日系電池企業此輪供應鏈布局明顯比中國企業節奏更慢,高工鋰電認為,基于供應鏈環節的強大支撐和前瞻部署,中國動力電池將在接下來的大規模產業化過程中將體現出更為明顯的競爭后勁。
三、從技術角度來看,在新一輪產業周期中,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中國隊,正在成為全球電池技術創新的最大陣地,這既體現在基礎材料的研發與創新上,也體現在產業化過程中的工藝、制造等的迭代與提升上。
全球動力電池技術的展正在告別“日-韓-中”的轉移路徑,中國電池技術已經開始“反哺”全球。
過去兩年,LFP電池、CTP電池等這些在中國市場得到驗證的技術已經成為國際車企的選擇,并正在更大范圍的向全球市場滲透。
而寧德時代最近推出的鈉離子電池、蜂巢能源率先量產的無鈷電池、遠景動力的零碳電池技術等,這些來自于中國企業的原創底層技術創新都實現了全球領先,這意味著,中國正在成為新一輪電池技術創新的“新高地”。
在技術的投入力度上也能得以說明,此次寧德時代的定增中,高達70億元投向動力及儲能電池關鍵材料、鈉離子電池產業鏈材料、大規模儲能系統、智慧能源網絡等的研發。如此大規模的技術投入,將對于基礎材料創新、新產品體系的產業化落地都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四、從資本層面來看,鋰電池產業已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關鍵力量,而同時,依托于中國資本市場,將進一步反哺鋰電產業的進一步成長壯大,相對于日韓對手,中國鋰電代表隊具備了強大的資本融資能力,這將為其進一步的發展壯大提供充足的彈藥支持。
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在A股沖刺IPO的鋰電企業已經接近30家,同時還有多家鋰電企業正處于上市輔導或準備階段,預計將在年內或明年正式啟動IPO。而僅就寧德時代來看,其已經帶動了一大批相關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入資本市場。
同時,從中航鋰電、蜂巢能源等企業的最新融資也都打破行業記錄,這一方面表明其未來巨大的成長性,同時也側面體現出,中國資本市場給予鋰電產業的高度關注和對于其未來發展的看好。
而相對日韓對手的資本布局來看,包括LG能源、SKI等也都在嘗試獨立IPO,但進度已經和寧德時代差開一個身位,而在融資能力和規模上,也在被中國企業追趕。
基于上述分析,高工鋰電認為,從新一輪產業周期下的競爭態勢來看,以寧德時代領銜的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產能規模、供應鏈部署、技術創新及落地、資本賦能等環節都已經明顯領跑日韓勁敵,并基于中國市場,開始向全球“溢出”。
站在全球綠色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電池產業的競爭已經上升為全球經濟體之間的較量。一個已經明確的事實是,隨著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的進一步成長壯大,未來將在全球版圖中扮越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