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政府發布的分階段發展氫能戰略引起關注。根據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批準的氫能發展構想文件。俄羅斯發展氫能產業將分三階段實現:
第一階段是從現在開始的三年半中,建成集生產、出口為一體的氫能項目產業集群,在俄羅斯國內推廣使用氫能;
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是2025年—2035年以及2035年—2050年,主要用來建設以出口為導向的生產項目,在各個經濟和工業領域系統使用氫能技術。
據了解,俄羅斯政府在今年早些時候曾提出要在全球氫能市場中占有20%的份額。今年7月,俄羅斯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由工業企業和政府部門組成的工作組,以期盡早實現這一氫能野心。
今年4月,俄羅斯新出爐了《2024年前俄羅斯氫能發展構想》。其中表示,到2050年,俄羅斯氫能出口量將達790-3340萬噸,出口創收將達236-1002億美元。不同預測場景之間的差異主要取決于全球氫能市場的發展情況,取決于究竟是形成像石油和LNG市場那樣的全球市場,還是因氫氣的生產和消費集中于一國/多國或一地/多地而形成本地市場。
為了實現最終成為氫能出口全球領導者的目標,俄羅斯計劃立足天然氣,投資和擴建制氫產能,其中包括利用可再生資源和核能制氫。此外,俄羅斯還計劃研發本國低碳制氫技術,主要包括甲烷蒸汽重整制氫和甲烷電解制氫等,同時也會實現海外技術的本地化。
俄羅斯政府認為,俄羅斯在生產和出口氫氣方面具有顯著競爭優勢,預計到2024年,俄氫氣供應量可達20萬噸;到2035年可達200萬至1200萬噸;到2050年可達1500萬至5000萬噸。
相比之下,作為能源大國的俄羅斯在發展氫能上起步并不早。
2020年6月,俄政府發布《2035年能源戰略》,提出將氫能作為“資源創新型發展”的重點方向,提出氫能出口到2024年達20萬噸、2035年200萬噸的目標。7月,俄能源部出臺《氫能行業發展規劃》,提出俄將主要遵循利用天然氣中的主要成分甲烷制氫的基本思路。天然氣制氫成本低廉,僅相當于通過可再生能源電解水而制取綠氫成本的1/4甚至1/5。
2020年9月,俄能源部公布《2020~2024年俄羅斯氫能發展路線圖》草案,計劃到2024年建成由傳統能源企業主導的氫能全產業鏈。在制造領域,重點傾向以天然氣為原料制備的藍氫和通過核電水解得到的黃氫,而非綠氫。
除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公司)外,俄羅斯原子能集團和諾瓦泰克公司也將啟動制氫項目。在應用環節,俄氣公司將從2021年開始建造并測試以天然氣制氫為動力的渦輪機,2024年開始生產氫氣并研究氫氣作為燃料的不同應用。俄羅斯原子能集團將負責氫動力載人火車試點項目,最早將于2024年開始進行測試。
在運輸環節,俄計劃采用天然氣管網摻氫、改造現有天然氣管道等方式建立氫氣管網。尤其是要借助“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對歐洲輸氫,以提高管道的盈利能力。俄氣公司估算,通過該管道輸氫,最高可達其設計輸氣量的70%。在出口環節,歐洲一直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能源出口市場,歐盟能源轉型使俄對氫能的興趣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建設一直處在“風口浪尖”。近日,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向德國總理默克爾抱怨了他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不滿,稱“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是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武器”。盡管要面對美國以及歐盟國家的接連阻撓和“封鎖威脅”,該項目仍然在“穩步進行”,據悉,該項目已經完成了99%,有望年底之前完工。
“北溪-2”是一條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它目標是通過波羅的海和德國,每年向歐盟國家提供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一管道將于未來數十年里加強歐洲的能源安全。眾所周知,德國是歐洲國家中發展氫能最為“積極”的國家,若“北溪-2”天然氣管道順利應用,是否可以說俄羅斯是在為其氫能戰略中的出口提前鋪路呢?
第一階段是從現在開始的三年半中,建成集生產、出口為一體的氫能項目產業集群,在俄羅斯國內推廣使用氫能;
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是2025年—2035年以及2035年—2050年,主要用來建設以出口為導向的生產項目,在各個經濟和工業領域系統使用氫能技術。
據了解,俄羅斯政府在今年早些時候曾提出要在全球氫能市場中占有20%的份額。今年7月,俄羅斯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由工業企業和政府部門組成的工作組,以期盡早實現這一氫能野心。
今年4月,俄羅斯新出爐了《2024年前俄羅斯氫能發展構想》。其中表示,到2050年,俄羅斯氫能出口量將達790-3340萬噸,出口創收將達236-1002億美元。不同預測場景之間的差異主要取決于全球氫能市場的發展情況,取決于究竟是形成像石油和LNG市場那樣的全球市場,還是因氫氣的生產和消費集中于一國/多國或一地/多地而形成本地市場。
為了實現最終成為氫能出口全球領導者的目標,俄羅斯計劃立足天然氣,投資和擴建制氫產能,其中包括利用可再生資源和核能制氫。此外,俄羅斯還計劃研發本國低碳制氫技術,主要包括甲烷蒸汽重整制氫和甲烷電解制氫等,同時也會實現海外技術的本地化。
俄羅斯政府認為,俄羅斯在生產和出口氫氣方面具有顯著競爭優勢,預計到2024年,俄氫氣供應量可達20萬噸;到2035年可達200萬至1200萬噸;到2050年可達1500萬至5000萬噸。
相比之下,作為能源大國的俄羅斯在發展氫能上起步并不早。
2020年6月,俄政府發布《2035年能源戰略》,提出將氫能作為“資源創新型發展”的重點方向,提出氫能出口到2024年達20萬噸、2035年200萬噸的目標。7月,俄能源部出臺《氫能行業發展規劃》,提出俄將主要遵循利用天然氣中的主要成分甲烷制氫的基本思路。天然氣制氫成本低廉,僅相當于通過可再生能源電解水而制取綠氫成本的1/4甚至1/5。
2020年9月,俄能源部公布《2020~2024年俄羅斯氫能發展路線圖》草案,計劃到2024年建成由傳統能源企業主導的氫能全產業鏈。在制造領域,重點傾向以天然氣為原料制備的藍氫和通過核電水解得到的黃氫,而非綠氫。
除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公司)外,俄羅斯原子能集團和諾瓦泰克公司也將啟動制氫項目。在應用環節,俄氣公司將從2021年開始建造并測試以天然氣制氫為動力的渦輪機,2024年開始生產氫氣并研究氫氣作為燃料的不同應用。俄羅斯原子能集團將負責氫動力載人火車試點項目,最早將于2024年開始進行測試。
在運輸環節,俄計劃采用天然氣管網摻氫、改造現有天然氣管道等方式建立氫氣管網。尤其是要借助“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對歐洲輸氫,以提高管道的盈利能力。俄氣公司估算,通過該管道輸氫,最高可達其設計輸氣量的70%。在出口環節,歐洲一直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能源出口市場,歐盟能源轉型使俄對氫能的興趣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建設一直處在“風口浪尖”。近日,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向德國總理默克爾抱怨了他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不滿,稱“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是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武器”。盡管要面對美國以及歐盟國家的接連阻撓和“封鎖威脅”,該項目仍然在“穩步進行”,據悉,該項目已經完成了99%,有望年底之前完工。
“北溪-2”是一條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它目標是通過波羅的海和德國,每年向歐盟國家提供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一管道將于未來數十年里加強歐洲的能源安全。眾所周知,德國是歐洲國家中發展氫能最為“積極”的國家,若“北溪-2”天然氣管道順利應用,是否可以說俄羅斯是在為其氫能戰略中的出口提前鋪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