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在“能耗雙控”政策的壓力下,如何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成為各地政府探索的方向。
“江陰臨港開發區年產值1300多億元,規模連續九年居于整個江蘇省級開發區之首,從全國來看也是名列前茅的開發區。但是它的痛來自于它能耗和碳排也名列前茅。很直接的原因在于在開發區內有大量控排行業,鋼鐵、化工、石化、水泥、電廠,所以產值大的背后也有大量高耗能的企業。”遠景智能副總裁、遠景碳管理業務總經理孫捷向記者舉了一個中國地方經濟中非常典型的案例。
位于江蘇的江陰在中國百強縣中排名第二,經濟密度高,同時能耗也高。以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下稱“臨港開發區”)為例,2020年1~11月臨港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達584萬噸標準煤,占江陰全市規上工業綜合能耗40%。面臨巨大的“能耗雙控”壓力,江陰臨港開發區部分龍頭企業也已經為自身設立了明確的碳中和目標,臨港開發區正在低碳、零碳轉型的路上積極探索。
10月9日,遠景科技集團與江陰臨港開發區舉行“共建零碳示范工程探索零碳開發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暨零碳開發區建設啟動儀式。雙方將攜手打造中國首個省級經開區能碳雙控管理平臺,構建“平臺+系統解決方案+零碳示范工程”模式,全面實施零碳示范工程,探索零碳開發區建設。
面對雙碳壓力,地方經濟如何轉型?
對于地方政府如何轉型發展,《方案》中給出指導,其中包括全面提升節能管理能力;實施節能降碳重點工程;推進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增效等。
在國家的“雙碳”戰略下,各省市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江蘇省在其印發的《2021年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計劃》中明確:分解國家下達的碳排放目標任務,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嚴格控制碳排放增量,將碳排放強度目標任務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確保2021年全省碳排放強度下降4.2% 。
而在江陰臨港開發區與遠景的合作中,遠景將協助江陰臨港開發區研究制定實施零碳示范工程探索零碳開發區建設的系統解決方案,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具有示范效應的經驗,涉及“風光儲充”一體化綠色能源建設、節能降耗技術綜合推廣應用、綠證交易和碳交易開展三大領域。現場,臨港開發區內30家年能耗3000噸標煤以上企業的代表與遠景簽約接入遠景方舟能碳雙控智慧管理平臺,未來臨港開發區內數百家規上企業將陸續接入該平臺。
遠景方舟能碳雙控智慧管理平臺到底是什么?能為臨港開發區和區內企業帶來怎樣的改變,提供怎樣的服務?
“遠景定位成為政府、企業的零碳技術伙伴,所以我們會為政府、企業提供綜合的零碳解決方案。”孫捷對遠景的定位做了明確的闡述。恰是此種定位,讓遠景可以更好地站在政府、企業的視角去思量、考衡如何有效、高效助力實現零碳目標。
借助遠景方舟能碳雙控智慧管理平臺,臨港開發區政府和企業將有效摸清自身的能耗和碳排家底,科學實施能耗強度、能耗總量和碳排強度、碳排總量的指標管理,實現臨港開發區范圍內政府和企業用能、碳排放以及新能源和林業資源數據的打通及統籌規劃管理。
孫捷認為,遠景除了在零碳業務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之外,在業務服務方面也具有較大優勢。遠景在碳管理業務方面不僅僅幫助地方政府實時統計碳排,同時還會更多地幫助地方政府進行數據分析,進而可以幫助地方政府形成相對應的引導政策,對政府而言,遠景方舟能碳雙控智慧平臺的價值恰在此。
據悉,遠景與臨港開發區政府除攜手共建能碳雙控管理平臺之外,還將打造一系列零碳示范工程,諸如打造零碳產業園、零碳綜保區、零碳港口企業、零碳學校、近零碳政府、零碳綜合體和低碳工業轉型7個不同領域的零碳示范工程。
“系統解決方案最后要體現在示范工程上,因為如果只是紙上談兵,一套方案并沒有意義,所以需要一些示范工程進行落地。”孫捷如此說到。
由此形成“平臺+系統解決方案+零碳示范工程”模式。
形成可推廣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遠景方舟能碳雙控智慧管理平臺以智能物聯操作系統 EnOS 為數字底座,建設政府級能源管理和碳管理平臺、企業級能源和碳管理系統,實現政府和企業用能、碳排放以及新能源和林業資源數據打通及統籌規劃管理,實現區域能耗跟蹤、新能源資源規劃、新能源資產集控管理、碳盤查、碳管理、碳服務。
雙方的合作將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具有示范效應的經驗,涉及“風光儲充”一體化綠色能源建設、節能降耗技術綜合推廣應用、綠證交易和碳交易三大領域。
第一,利用能碳雙控平臺中的新能源規劃與集控管理能力,提前布局和規劃本地新能源資源開發,通過建設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風電、共享儲能、智能充換電基礎設施,實現區域內綠色能源開發利用最大化。
第二,對高耗能企業,基于企業級能碳雙控管理系統,“一企一策”量身定做節能降耗方案,綜合運用各類節能降耗技術和手段,大幅降低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確保完成和超額完成上級“能耗雙控”目標。
第三,開展綠證交易和碳交易創新試點,連通國內及國際國內主流綠證市場,解決可靠穩定的綠證交易渠道。并和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合作,開展碳普惠機制建設,打造長三角碳普惠交易區域分中心。
遠景的服務并不僅僅局限于政府——“平臺一端是政府,另外一端是企業。”
孫捷認為,遠景與企業的合作并非僅僅是接入平臺或者提供一個零碳管理系統,因為平臺與系統僅僅是一種工具,雖可以幫助企業的碳排進行實時統計、摸清家底,做到及時預警,但后續如何形成系列減排路線,采取何種減排手段真正把能耗降下來,把碳排降下來,而這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
針對不同的地區和企業遠景提供“不同”的藥方。據了解,遠景的合作伙伴并非僅僅局限于江蘇,現在陜西、甘肅、吉林、內蒙、云南、廣西、浙江等多省市類似合作已經陸續展開。
企業零碳轉型,是壓力也是動力
在10月9日的活動中,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在致辭中表示,“未來幾十年,我們一定要放棄煤炭,從某種意義上講要放棄煤電,剛性壓力已經傳導下來。今天的中國還沒有實現碳中和,還在碳達峰的過程中,已經出現拉閘限電。江蘇省現在可再生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費比例的11%,中國的比例是20%。江蘇省在化石能源消費占89%的情況下,已經開始拉閘限電,未來要做到化石能源消費0的話,如何重新定位碳風險管理是所有企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碳中和”的進程對企業是壓力也是動力。孫捷判斷,能碳雙控未來可能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一個必修課,企業必須為此付出努力。
近期,火電價格上漲、火電減排成本增加,在現今大趨勢以及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更愿意選擇使用綠色電力。但如何做、怎樣做依舊困擾著諸多企業。數據分析、解決方案,能提供此類服務的企業并非僅有遠景,遠景為何會成為更優選項?
差異化、專業化服務為遠景提供的答案。
對于大家關注遠景的數據分析與電網數據的差異化,孫捷講到一些地市電網公司或可能直接拿到用電數據,了解碳排情況。但看能耗與碳排僅僅監控和管理用能側的企業并不夠,遠景監控和管理的數據包括“源、儲、網、荷”四方面,其中源、儲則是電網所不具備的數據源。同時,遠景平臺可以更好地采集、監控傳統能源側和新能源側發電數據,進而清晰統計出企業新能源用能數據。而此數據對地方政府進行行業引導、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遠景的平臺可與電網數據實現打通,為客戶提供更為多樣的數據服務。
對于與其他同類企業的區別。孫捷認為,遠景的專業化、差異化是自身優勢。遠景不僅長期耕耘智能物聯領域,更為關鍵的是遠景擁有一系列諸如在風、光、儲、氫等方面的硬技術,可以為客戶在綠色發電、節能優化等提供更為專業的服務,這是其他非專業領域企業所不具備的。并且遠景已經與上海環交所、廣州碳交易所、北京碳交易所等機構達成合作,共同為伙伴提供服務。
對于零碳技術轉型之路,孫捷表示,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正如遠景一直以來所堅信的:一個人雖然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遠景愿意與大家一起來攜手,解決大家在零碳轉型過程中面臨的諸多技術挑戰。
在“能耗雙控”政策的壓力下,如何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成為各地政府探索的方向。
“江陰臨港開發區年產值1300多億元,規模連續九年居于整個江蘇省級開發區之首,從全國來看也是名列前茅的開發區。但是它的痛來自于它能耗和碳排也名列前茅。很直接的原因在于在開發區內有大量控排行業,鋼鐵、化工、石化、水泥、電廠,所以產值大的背后也有大量高耗能的企業。”遠景智能副總裁、遠景碳管理業務總經理孫捷向記者舉了一個中國地方經濟中非常典型的案例。
位于江蘇的江陰在中國百強縣中排名第二,經濟密度高,同時能耗也高。以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下稱“臨港開發區”)為例,2020年1~11月臨港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達584萬噸標準煤,占江陰全市規上工業綜合能耗40%。面臨巨大的“能耗雙控”壓力,江陰臨港開發區部分龍頭企業也已經為自身設立了明確的碳中和目標,臨港開發區正在低碳、零碳轉型的路上積極探索。
10月9日,遠景科技集團與江陰臨港開發區舉行“共建零碳示范工程探索零碳開發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暨零碳開發區建設啟動儀式。雙方將攜手打造中國首個省級經開區能碳雙控管理平臺,構建“平臺+系統解決方案+零碳示范工程”模式,全面實施零碳示范工程,探索零碳開發區建設。
面對雙碳壓力,地方經濟如何轉型?
對于地方政府如何轉型發展,《方案》中給出指導,其中包括全面提升節能管理能力;實施節能降碳重點工程;推進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增效等。
在國家的“雙碳”戰略下,各省市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江蘇省在其印發的《2021年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計劃》中明確:分解國家下達的碳排放目標任務,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嚴格控制碳排放增量,將碳排放強度目標任務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確保2021年全省碳排放強度下降4.2% 。
而在江陰臨港開發區與遠景的合作中,遠景將協助江陰臨港開發區研究制定實施零碳示范工程探索零碳開發區建設的系統解決方案,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具有示范效應的經驗,涉及“風光儲充”一體化綠色能源建設、節能降耗技術綜合推廣應用、綠證交易和碳交易開展三大領域。現場,臨港開發區內30家年能耗3000噸標煤以上企業的代表與遠景簽約接入遠景方舟能碳雙控智慧管理平臺,未來臨港開發區內數百家規上企業將陸續接入該平臺。
遠景方舟能碳雙控智慧管理平臺到底是什么?能為臨港開發區和區內企業帶來怎樣的改變,提供怎樣的服務?
“遠景定位成為政府、企業的零碳技術伙伴,所以我們會為政府、企業提供綜合的零碳解決方案。”孫捷對遠景的定位做了明確的闡述。恰是此種定位,讓遠景可以更好地站在政府、企業的視角去思量、考衡如何有效、高效助力實現零碳目標。
借助遠景方舟能碳雙控智慧管理平臺,臨港開發區政府和企業將有效摸清自身的能耗和碳排家底,科學實施能耗強度、能耗總量和碳排強度、碳排總量的指標管理,實現臨港開發區范圍內政府和企業用能、碳排放以及新能源和林業資源數據的打通及統籌規劃管理。
孫捷認為,遠景除了在零碳業務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之外,在業務服務方面也具有較大優勢。遠景在碳管理業務方面不僅僅幫助地方政府實時統計碳排,同時還會更多地幫助地方政府進行數據分析,進而可以幫助地方政府形成相對應的引導政策,對政府而言,遠景方舟能碳雙控智慧平臺的價值恰在此。
據悉,遠景與臨港開發區政府除攜手共建能碳雙控管理平臺之外,還將打造一系列零碳示范工程,諸如打造零碳產業園、零碳綜保區、零碳港口企業、零碳學校、近零碳政府、零碳綜合體和低碳工業轉型7個不同領域的零碳示范工程。
“系統解決方案最后要體現在示范工程上,因為如果只是紙上談兵,一套方案并沒有意義,所以需要一些示范工程進行落地。”孫捷如此說到。
由此形成“平臺+系統解決方案+零碳示范工程”模式。
形成可推廣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遠景方舟能碳雙控智慧管理平臺以智能物聯操作系統 EnOS 為數字底座,建設政府級能源管理和碳管理平臺、企業級能源和碳管理系統,實現政府和企業用能、碳排放以及新能源和林業資源數據打通及統籌規劃管理,實現區域能耗跟蹤、新能源資源規劃、新能源資產集控管理、碳盤查、碳管理、碳服務。
雙方的合作將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具有示范效應的經驗,涉及“風光儲充”一體化綠色能源建設、節能降耗技術綜合推廣應用、綠證交易和碳交易三大領域。
第一,利用能碳雙控平臺中的新能源規劃與集控管理能力,提前布局和規劃本地新能源資源開發,通過建設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風電、共享儲能、智能充換電基礎設施,實現區域內綠色能源開發利用最大化。
第二,對高耗能企業,基于企業級能碳雙控管理系統,“一企一策”量身定做節能降耗方案,綜合運用各類節能降耗技術和手段,大幅降低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確保完成和超額完成上級“能耗雙控”目標。
第三,開展綠證交易和碳交易創新試點,連通國內及國際國內主流綠證市場,解決可靠穩定的綠證交易渠道。并和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合作,開展碳普惠機制建設,打造長三角碳普惠交易區域分中心。
遠景的服務并不僅僅局限于政府——“平臺一端是政府,另外一端是企業。”
孫捷認為,遠景與企業的合作并非僅僅是接入平臺或者提供一個零碳管理系統,因為平臺與系統僅僅是一種工具,雖可以幫助企業的碳排進行實時統計、摸清家底,做到及時預警,但后續如何形成系列減排路線,采取何種減排手段真正把能耗降下來,把碳排降下來,而這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
針對不同的地區和企業遠景提供“不同”的藥方。據了解,遠景的合作伙伴并非僅僅局限于江蘇,現在陜西、甘肅、吉林、內蒙、云南、廣西、浙江等多省市類似合作已經陸續展開。
企業零碳轉型,是壓力也是動力
在10月9日的活動中,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在致辭中表示,“未來幾十年,我們一定要放棄煤炭,從某種意義上講要放棄煤電,剛性壓力已經傳導下來。今天的中國還沒有實現碳中和,還在碳達峰的過程中,已經出現拉閘限電。江蘇省現在可再生能源占到一次能源消費比例的11%,中國的比例是20%。江蘇省在化石能源消費占89%的情況下,已經開始拉閘限電,未來要做到化石能源消費0的話,如何重新定位碳風險管理是所有企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碳中和”的進程對企業是壓力也是動力。孫捷判斷,能碳雙控未來可能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一個必修課,企業必須為此付出努力。
近期,火電價格上漲、火電減排成本增加,在現今大趨勢以及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更愿意選擇使用綠色電力。但如何做、怎樣做依舊困擾著諸多企業。數據分析、解決方案,能提供此類服務的企業并非僅有遠景,遠景為何會成為更優選項?
差異化、專業化服務為遠景提供的答案。
對于大家關注遠景的數據分析與電網數據的差異化,孫捷講到一些地市電網公司或可能直接拿到用電數據,了解碳排情況。但看能耗與碳排僅僅監控和管理用能側的企業并不夠,遠景監控和管理的數據包括“源、儲、網、荷”四方面,其中源、儲則是電網所不具備的數據源。同時,遠景平臺可以更好地采集、監控傳統能源側和新能源側發電數據,進而清晰統計出企業新能源用能數據。而此數據對地方政府進行行業引導、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遠景的平臺可與電網數據實現打通,為客戶提供更為多樣的數據服務。
對于與其他同類企業的區別。孫捷認為,遠景的專業化、差異化是自身優勢。遠景不僅長期耕耘智能物聯領域,更為關鍵的是遠景擁有一系列諸如在風、光、儲、氫等方面的硬技術,可以為客戶在綠色發電、節能優化等提供更為專業的服務,這是其他非專業領域企業所不具備的。并且遠景已經與上海環交所、廣州碳交易所、北京碳交易所等機構達成合作,共同為伙伴提供服務。
對于零碳技術轉型之路,孫捷表示,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正如遠景一直以來所堅信的:一個人雖然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遠景愿意與大家一起來攜手,解決大家在零碳轉型過程中面臨的諸多技術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