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近日,中國能建北方建投與長海縣人民政府在長海縣簽署了海上風電投資協議。孫凱表示北方區域總部(北方建投)將持續充分發揮中國能建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聚焦長海海上風電基地建設,提供能建方案,全面參與長海縣經濟建設,為長海縣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貢獻能建之力。
近日,西門子歌美颯在荷蘭海岸的Hollandse Kust Zuid項目成功安裝了11MW海上風機,風機葉輪直徑200m,風機高度225m。據悉,該風場預計將于2022年5月上旬首臺風機投產發電。據悉,該項目裝機規模1500 MW,安裝140臺西門子歌美颯11MW海上風機,于2018年3月由瑞典Vattenfall大瀑布集團在荷子公司Nuon中標,同時該項目成為全球首個投產的“零補貼”海上風場。
4月18日,新疆兵團發改委公示了2021-2022年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儲備項目(兵團北疆北塔山)開發主體優選結果,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預中標該項目。獲悉,本次招標規模共1GW,其中光伏500MW,風電500MW,上網電價執行國家、自治區及兵團價格主管部門適用的電價政策。
4月19日,中節能公布768MW風力發電機組采購中標候選人結果,同日華潤公示472MW風力發電機組采購中標結果。其中,中節能風力發電機組采購中標候選人分別有運達股份、三一重能、金風科技、明陽智能、中國海裝、東方電氣等6家風電整機商入圍,華潤風力發電機組采購中標人分別是中車株洲所和電氣風電等2家風電整機商。
企業
近日,中天科技旗下南海海纜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產的35kV環保型海底光電纜,在廣東陸豐海洋工程基地順利完成交付。獲悉,南海海纜設計生產的35kV濕式環保結構海底光電纜,使用環保型新型材料替代傳統的有色金屬結構,使海底光電纜的整體重量下降30%,邁出了輕量化、集約型、環境友好的新方向。
近日,海力風電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于近日簽訂《項目投資框想·架協議》,公司擬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區內投資海上風電塔筒及海工裝備生產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10億元,規劃產能20萬噸。
近日,青海明陽新能源有限公司德令哈50萬千瓦源網荷儲一體化17萬千瓦風電項目主體施工承包工程落停,中標人為中國能建東電三公司,中標金額1.465億元。該工程規劃裝機規模為170MW,計劃安裝41臺4000千瓦和1臺6700千瓦的風電機組,計劃工期為235天。
4月13日,國內首艘30米級普通雙體船-小水線面雙體船(CAT-SWATH)高速風電運維船開工。這是三峽能源江蘇運維公司的首制船,將服務于三峽能源江蘇海域所轄風電場。該船型正是根據海上風電運維的需求而“量身打造”,也體現了我國海上風電產業正向更加個性化、高質量方向發展的趨勢。
市場
近日,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獲悉,汝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成交公示。汝州市有12宗土地使用權招拍掛出,受讓單位為汝州申能新能源風電有限公司、汝州市春禾綠地實業有限公司。其中汝州申能新能源風電有限公司共競得11宗土地,成交價總計288萬元;汝州市春禾綠地實業有限公司競得1宗土地,成交價總計45萬元。
近日,云南文山州發布《文山州有序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工作方案》。文件提出,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州新能源發電裝機新增500萬千瓦以上,2025年新能源裝機發電量達100億千瓦時左右。計劃 2022年新開工200萬千瓦左右,2023年、2024年每年新開工150萬千瓦左右,2025年新開工100萬千瓦左右。風電項目選定投資業主后,在18個月內建成。
4月19日,甘肅隴西政府網發布“隴西縣打造百萬千瓦級風光電基地工作方案”。方案指出,根據風資源分布情況,將隴西縣風資源較好區域劃分為4塊區域:區域1分布于馬河鎮、德興鄉,規劃裝機容量15萬千瓦;區域2分布于德興鄉、福星鎮,規劃裝機容量12萬千瓦;區域3分布于渭陽鄉,規劃裝機容量12萬千瓦;區域4分布于和平鄉、永吉鄉,規劃裝機容量8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