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人民政府印發《濟南市“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規劃》,其中氫能方面指出:
培育綠色新興產業。把握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低碳發展機遇,培育綠色高端、綠色未來產業。推動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等綠色高端產業發展,聚焦智能電力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激光裝備、智能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等領域優勢,加快推進高端裝備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和鏈式集群規?;l展,圍繞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推動先進材料領域核心技術優勢和產業規模顯著提升。加快布局氫能源、智能電網和先進儲能、碳達峰碳中和技術與服務等綠色未來產業,構建國內領先的氫能產業集聚區和特色產業集群,建設能源互聯網產業集聚區和綜合智慧能源園區,培育智慧雙碳、節能環保領域綜合服務商。
加快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實施光伏跨越發展工程,加快推進歷城區、章丘區、萊蕪區、鋼城區、平陰縣、商河縣、濟南高新區等國家整縣(區)屋頂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試點建設,有序推進一批“光伏+”集中式電站建設。鼓勵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結合供暖需求,積極推進現有農林生物質電廠和生活垃圾、污泥焚燒發電廠開展供暖改造。發揮商河縣、濟陽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等地熱資源優勢,規范有序推進地熱能供暖。統籌可再生能源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推進“百鄉千村”綠色能源發展行動,增加農村清潔能源供應。統籌推進制、儲(運)、加、用氫能全鏈條發展,實施“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建設,加快氫能在交通、工業等多領域全場景示范推廣應用。有序開展核能小堆供熱研究。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力爭達到470萬千瓦左右。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大力推進隴東—山東特高壓直流及配套送出工程建設,持續提高接受外電能力。推動分布式光伏規?;_發,實施城鄉電網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升級,大力推進高比例容納分布式新能源電力的智能配電網建設,確保新能源電力應接盡接。在電力安全保供的前提下,推動煤電機組逐步由電量型電源向調節型電源轉變。全面實施存量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推動煤電合理配置新型儲能,充分挖掘常規電源儲能潛力。推動抽水蓄能項目建設,提高電網系統調節能力。鼓勵結合源、網、荷不同需求探索儲能多元化發展模式,加快推進一批新型儲能電站項目建設,開展氫能儲能和飛輪儲能研究和示范應用,推動新型儲能與新能源、常規電源協同優化運行。強化需求側管理,積極推動不間斷電源、充換電設施等分散式儲能設施建設,探索推廣電動汽車、智慧用電設施等雙向互動智能充放電技術應用,合理引導電力需求,提升電網調峰、調頻和需求響應能力。鼓勵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多能互補的智慧能源系統和微電網,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與電力系統融合發展,構建智慧能源體系,加快推動傳統電網向能源互聯網轉型升級。
推進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快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堅持替代優先、先立后破、統籌兼顧、因地制宜原則,有序推動燃煤供熱鍋爐、小型燃煤熱電廠熱源整合工作,在確保電力、熱力接續穩定供應的基礎上,按照省要求,大力推進單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關停整合,完成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電廠供熱半徑15公里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落后燃煤小熱電機組(含自備電廠)關停整合。充分挖掘現有大型熱電聯產企業供熱潛力,鼓勵在合理供熱半徑內的存量凝氣式煤電機組實施熱電聯產改造,推進大型燃煤電廠長距離供熱項目實施。鼓勵既有大型熱電聯產燃煤機組開展耦合生物質、污泥改造。加強天然氣長輸管線、調峰和應急儲氣能力建設,完善城市天然氣輸配管網,推動實現天然氣高壓管網規劃建設“一盤棋”、管理服務“一張網”、資源調配“一張圖”,提升供氣能力和效率。鼓勵油氣企業利用自有建設用地發展可再生能源和建設分布式能源設施,鼓勵傳統加油站、加氣站建設油氣電氫一體化綜合交通能源服務站。
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交通基礎設施空間布局,建立與生態保護紅線相協調、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全過程,積極打造綠色公路、綠色鐵路、綠色航道、綠色港口及其他綠色交通廊道,推進交通資源循環利用,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以創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規劃建設一批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軌道交通等重大交通項目,著力構建“一軸二廊三通道”綜合交通主骨架,建設“米字型”高鐵網和“二環一聯十六射”高速網,構建更加暢通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持續提升綜合交通能力。加快交通工具綠色更新迭代,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推動交通工具清潔化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新能源充電樁和加氫站等汽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到2025年,中心城區城市新能源公交車(不含應急車輛)占比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