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在哈密東南部風區,由華電新疆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投資建設哈密煙墩50兆瓦瓦光伏發電項目,配套建設5兆瓦儲能項目,順利完成了試運行,正式并入哈密電網,成為新疆東部最大“光伏+儲能”電站,對于促進當地新能源消納,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駕護航有著重要意義。
據介紹,華電哈密煙墩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為哈密市2021年保障性并網新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50兆瓦,采用全容量10%的儲能配比進行建設,儲能容量達5兆瓦,若電站受光資源影響致使出力不穩時,儲能裝置會向電網放電,可以彌補電站出力不穩定的缺點,給予電網綜合判斷負荷平衡、進行調峰調谷。
“我們項目采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作為核心儲電單元,不含任何重金屬,重量輕,容量大,它的使用壽命可以達到3000次以上循環放電,可以在使用周期內可以為電網提供3000萬度電,在電網需要時可以以5000千瓦的功率為電網提供兩小時的電量。”華電新疆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哈密片區負責人李新全高興的介紹到。
項目自今年9月開工建設以來,經過3個多月的建設,完成了土建建設、設備安裝、單體調試等各項核心分布工程,12月23日,進入電站并網試運行,28日正式并入哈密電網。電站運用先進電池儲能和運行技術,可以隨著電網容量、消納能力、送出能力變化而變化,為技術大規模應用積累了經驗。
“我們設備運行過程中受到AGC有功功率自動控制系統控制,直接由新疆電網公司下發負荷指令,尤其是配合供電公司搭建的全景監控系統,相對于傳統的電網穩定控制系統,全景監控已脫離了切除饋線,甚至出現降負荷的模式,更精準的按照電網的調整要求,對逆變器,甚至箱變進行切除,避免了造成大范圍停電,負荷調整的困難。”李新全指著一套正在運行的設備娓娓道來。
項目在探索新能源項目建設,提高資源開發效率和開發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自項目開工建設后,國網哈密供電公司調度、營銷、運檢、信通等各專業協調聯動,確保項目穩定推進,并積極主動提供電力延伸服務,為項目節省了2個月的建設時間。光伏項目采用新型雙面雙玻光伏組件,使用目前技術最成熟、成本相對最低、應用最廣泛的固定式安裝,投產后預計發電量約1億1473.6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33萬噸,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0.01萬噸、一氧化碳的排放量約8.75噸。
今年以來,哈密市加快打造新型電力系統,115萬千瓦保障性并網新能源項目、1379萬千瓦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和250萬千瓦“疆電外送”第一通道多能互補項目全力推進,4個納入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完成投資主體競爭配置。“疆電外送”第三通道建設加快推進,配套102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前期工作扎實推進。預計全年完成發電量5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外送電量655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