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的發展為長三角許多縣市、企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前景與改變,浙江省海寧市就是其中之一。
從2012年到現在,海寧新能源發展迎來了轉型十年,2022年光伏并網容量達到了782.11兆瓦。如今的海寧和“光伏”兩個字緊緊聯系在一起:海寧皮革城屋頂的3.6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是全國首個依照國網公司新政策并網的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袁花鎮彭墩村屋頂布滿了光伏發電板,這是海寧居民屋頂光伏最密集的村莊;俯瞰整個尖山新區,綠色的植被和布滿藍色光伏板的廠房屋頂、江邊矗立的風力發電機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新能源發展的圖景……
這幾天,浙江恒發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何冰正在外地出差。重回一線,何冰直言很久沒有這樣到處“跑項目”了,白頭發多了幾根,心里卻鉚足了干勁。
2009年,何冰還是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當時為供電局)客戶服務班的班長,有人來向他咨詢,說要在自家屋頂上裝光伏板。“啥是光伏?”何冰聞所未聞,只能說自己先了解一下,再和他聯系。此后,海寧做光伏的企業越來越多,來找供電公司咨詢的也多。實話說,光伏對傳統的供電方式是一個很大的沖擊,但何冰記得當時負責營銷的副局長對他們說:“這東西還是對國家有利的,所以我們有義務要支持。”
何冰翻閱了不少資料,發現對于光伏并網這塊國內幾乎是一片空白,沒有任何細則可參照。他找出有關發電廠并網的規則,就先把光伏項目當成一個發電企業來做。“但光伏又有很多新的問題,比如逆變器的轉化對電網側的影響,比如電網側保護是否完備等。所以又修改了一部分,才最終作為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管理辦法來用。”何冰回憶。
2012年11月15日,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成立了分布式光伏發電“一條龍”服務中心,開辟“光伏項目綠色通道”,實施“一口對外”服務,明確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提供優惠的并網條件,對光伏企業的介入提供幫助。
何冰接觸的第一個大項目,是海寧皮革城屋頂光伏。起初,海寧皮革城有不少擔憂,畢竟,國內從未有過如此大面積做工商業屋頂光伏的先例。
“摸著石頭過河”,2012年末,海寧皮革城屋頂光伏項目并網成功,成為國家“金太陽”示范工程,總投資約5000萬元,面積4.4萬平方米,總裝機容量3.6兆瓦,年發電能力超過360萬千瓦時,能解決企業約25%的用電。也是海寧皮革城屋頂光伏項目的并網,正式翻開了海寧新能源發展的“轉型十年”。
當然,任何一種新產業的發展也都會伴隨著陣痛。美國征收高額反傾銷稅、產業急速擴張造成產能過剩等因素,使光伏行業繼2008年以后遭遇了又一次打擊,大量中小型光伏企業倒閉、破產,被大型企業收購了生產線,另一批企業還在咬牙堅持。
2013年,仲皆文接了師父何冰的班,繼續在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從事營銷工作。那時候,海寧市的光伏補貼力度很大,后來又改成按項目實際發電量給予補貼,一下子吸引了許多外地投資商過來。再加上嘉興工業產業豐富,屋頂資源充足,晶科、正泰、芯能這些如今的光伏巨頭紛紛在海寧成長起來。
供電公司和光伏企業也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光伏安裝以后,運行期是20年,我們供電公司有專業的隊伍,可以從項目效益分析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議,提高項目綜合效率和收益。”仲皆文解釋,“這兩年我們和許多龍頭公司簽署了框架協議,以達到合作共贏。同時,光伏能夠承擔高峰用電,起到一個電力保供的作用,對我們的發展也有利。這幾年,供電公司的確在不斷轉型。”
作為從業者,何冰則有自己的一些觀察。做光伏項目,他還是更看重發電效率。“光伏能探索的場景其實還有很多,比如漁光互補、農光互補,這是很有價值的。還有就是綠電交易,可以打破壁壘。再往前看,也許氫能、鈉電池都能有所發展。”何冰說。
“做能源這個行業,其實就是要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海寧光伏發展目前已經走過一個十年了。未來要達到‘雙碳’目標,還是要繼續發展下去。”何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