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看青海。依托優渥的自然資源,近年來青海省深刻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戰略,持續推動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大規模基地發展,以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為目標,不斷展現“青海力量”。
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作為沙漠、戈壁、荒漠地區,青海省風能、太陽能資源富集,在發展新能源產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
青海地處高海拔地區,光照時間長、輻射強,年平均日照時間可達2719小時。同時還擁有大面積的戈壁荒灘,據悉可用于光伏發電和風電場建設的荒漠化土地達到10萬平方公里以上,理論上光伏資源可開發量高達35億千瓦,風能技術可開發量高達7555萬千瓦。
老天賞飯吃,為青海的能源結構轉型打開了思路。
2009年起,青海按照“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的光伏產業發展思路,開始大力培育和發展光伏產業。2010年,光伏產業的快速崛起成為青海省能源結構轉型的重點。2011年后,受益于光伏組件價格下跌以及國家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的確定,大批爭取到優惠電價的光伏發電項目獲準建設,光伏裝機容量不斷攀升。此后,青海省連續3年啟動實施了多個百萬千瓦級光伏電站群建設工程,讓青海在光伏發電方面多次“領跑”全國。
國家定調發力大型風光能源基地
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保障能源安全,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部署。
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透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4.5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的建設正在非常順利的推進。第一批約1億千瓦的項目都全部開工,第二批、第三批的項目也都在陸續的推進。
3月6日,國新辦在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再次表示,要持續提升電力供給能力,大力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配套建設必要的調峰電源,統籌增加發電有效出力。
據了解,2021年國家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一次性安排青海省建設新能源1090萬千瓦,為青海省加快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第一批開工建設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包括8個就地消納項目和7個青豫直流工程二期外送項目。按能源類別分,光伏800萬千瓦,風電250萬千瓦,光熱40萬千瓦。這批項目總投資逾650億元,預計將在2023年底前陸續建成。
2022年9月,青海省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在青海打造世界領先的光伏發電基地的提案”——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第20180064號提案答復的函》。函中提到,第一批大基地國家下達1090萬千瓦項目(光伏800萬千瓦)目前已全部開工,預計2023年全面建成。第二批大基地國家下達700萬千瓦項目(光伏540萬千瓦),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部分項目陸續開工,預計2024年建成。國家規劃布局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十四五”重點實施海南州戈壁基地,初步規劃外送電源為光伏1400萬千瓦。加上市場化項目,截至目前建成光伏1696萬千瓦,在建光伏達到2246萬千瓦,預計到2025年光伏將達到5900萬千瓦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和特高壓外送為青海帶來了多項益處。三峽能源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趙國慶此前曾表示,“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是國家關于新能源開發的又一重大規劃,結合特高壓外送通道,將實現跨區域能源互聯,對于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大意義。”青海省通過特高壓外送通道將清潔電力送到中東部地區,不僅能實現東西部的資源優勢互補,還能帶動本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提供就業機會。
此外,通過“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治沙改土”等多位一體循環發展模式,青海省在開展光伏治沙、防風固草方面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實現了新能源與生態環境的友好發展。
青海擁有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基地——海南州共和縣光伏塔拉灘光電園,是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生態發電園,也是目前全球一次性投入最大、單體容量最大、集中發電規模最大的光伏電站群。園區年均發電量100億度,植被覆蓋率達80%,真正實現了“綠進沙退”,有效遏制了土地荒漠化。園區依靠板上發電、板下牧羊的新模式,在既節省了牧民的飼料成本,也減少了光伏園除去雜草的人工成本,實現了光伏企業和農牧民雙向受益。截至2022年底,青海海南州共和縣光伏塔拉灘光電園養殖藏羊2萬多只,年牧草產量達11.8萬噸,年節約養殖成本720萬元人民幣。如今青海省已逐步探索出了一條光伏生態園和藏羊養殖產業發展相結合的新路子。
光伏制造呈集群化發展
青海省把發展光伏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以政策帶建設,在奮進高質量發展的“春天”里,以搶跑之姿、奮進之態,積蓄了強勁的發展動能。
作為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目前青海在光伏產業鏈領域已構建起了電子級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制造,系統設計與集成、光伏電站建設、光伏電站運維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截至2022年8月底,全省已建成大型集中并網光伏電站80座,總裝機容量達到203萬千瓦,占據全國的半壁江山。同時,光伏制造產業也初步形成了“以硅為主、多元發展、集中布局”的格局,一批重點項目投產,產業鏈條日趨完整。
集群發展,需要企業托舉。比源源不斷的“綠電”更吸引人的則是近年來青海省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吸引了眾多省外企業扎根高原。
2021年,招商引資成了西寧的“一號工程”。為此,西寧印發了《西寧市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依托產業鏈鎖定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瞄準短板弱項,開展靶向招商。產業鏈之一,便是光伏制造。西寧市將建設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推出“鏈長制”“包保制”等舉措,暢通政府企業溝通渠道,以服務的姿態為企業紓困解難。政府拉動加國家促進新能源發展的政策驅動,使得青海光伏發電產業“量”“質”齊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明了未來能源發展方向。青海省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戰略,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從無到有、不斷擴大,實現了由傳統“水火互濟”向“水火風光”多能互補的電源結構轉變。未來,青海省在能源事業發展上將擁有更廣闊的新天地,清潔能源開發利用也將駛入快車道,光伏產業發展蹄疾步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