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6月,對于光伏行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月份。
在這兩個月中,全球知名的光伏展會SNEC和Intersolar Europe,相繼在中國和德國舉行。
作為各家企業最為看重的展示實力的平臺,在這兩個展會上,各家企業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展示自己最新的、最好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吸引各路看客。
這其中,作為光伏電站的核心組成部分,組件的“競爭”可能是產業鏈中最為激烈的一個環節。從展會現場來看,各家的組件標稱功率的范圍從幾十瓦到700多瓦不等。其中不乏諸多備受關注的高瓦數組件展品。
組件標稱功率是指組件在標準測試條件下的額定輸出功率,通常以瓦特(W)為單位表示。標稱功率僅僅是組件性能的一種指標,不能完全代表其實際輸出功率,但與其發電量緊密相關。
對于這些組件展品而言,除卻相對小眾的技術路線之外,各家的組件標稱功率也較多,大約在400W~740W之間,而且彼此相差較大。
據了解,影響組件功率的因素包括電池效率、組件封裝的光學損失、電學損失以及組件尺寸等。但并非硅片、電池尺寸越大,光伏組件的轉換效率就越高、產品就越先進。
在中國,光伏組件制造企業眾多,很多企業由于使用的生產設備、采用的工藝、選用的材料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生產的組件常常存在質量問題或質量隱患。虛標組件功率就是其中的主要表現之一。
虛標功率,就是將組件的實際功率夸大宣傳,使用大于實際功率的參數去標稱其額定功率的一種行為。虛標功率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在產品宣傳上,大幅提高組件宣傳功率,突破可達成的組件功率上限,以達到吸人眼球、制造噱頭的目的;另一種為在產品交付上,將低功率的組件標為高功率組件交付給客戶,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屬于商業欺詐行為。
在產品宣傳上,本次SNEC和Intersolar Europe展會中出展的組件功率五花八門,而在行業的量產電池、組件轉換效率相近,并且組件尺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組件功率種類繁多的情況實屬是不正常現象,要警惕虛標功率的情況。目前,行業主流p型PERC組件的量產轉換效率在21.3%,對應182組件功率為550Wp、210組件為660Wp;主流n型TOPCon組件和HJT組件轉換效率接近22.1%,對應182組件功率為570Wp。由于有少量高效電池產出的存在,制成組件后對應的組件功率也會相應地提高5-10W。盡管這一部分產出相對較少,需要關注廠商的交付能力,但也仍處于真實的效率和功率范圍區間。而比目前主流量產功率高出20W甚至更多的組件,則需要我們保留一定的疑問。
在今年兩個展會中,有廠商展出了高達620Wp的182-72c組件以及740Wp的210-66c組件,對應的組件轉換效率分別為24%和23.9%,這是一個較為夸張的轉換效率——因為考慮到電池到組件環節的封裝效率損失(CTM),則相應的電池效率需要達到接近27%的水平,而目前晶硅電池的最高效率記錄也僅為26.81%,量產難度不言而喻。
圖:182-72c組件與210-66c組件最高功率及相應轉換效率
在產品交付上,以往的PERC組件由于量產已久,第三方之間標板對標工作相對成熟,行業內各廠商測出的功率差異不會很大。而近兩年TOPCon和HJT等新型組件在功率測試上還尚未統一相關標準,存在實際功率與標稱功率不一的情況,導致發電性能相對較差的應用風險。
從技術發展來看,光伏組件一直是以提升效率、降低內部損耗為發展方向。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曾表示,未來,光伏行業要進一步發展,首先要降本增效,通過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促進技術迭代,在提升轉換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
近年來,隨著行業技術不斷發展,光伏市場愈發成熟,包括功率虛標在內的行業亂象也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但是,隨著今年以來光伏產業鏈價格“跌跌不休”,跨界進入光伏的企業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依然要警惕光伏行業中存在的一些亂象“卷土重來”,比如產品存在質量問題,組件功率虛標,不正當競爭,等等。
未來,光伏企業和行業要做好行業規范,制定好相關行業標準,注重降本增效,推動科技創新,加強監察手段,同時要加大“打假”力度,才能有效制止不合格光伏產品的冒頭,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