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8月9日刊發文章《重大項目密集開工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提速》。文章稱,8月8日上午,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下稱“哈密—重慶工程”)開工,這是我國今年開工的第4條特高壓直流工程,也是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在8月6日,我國西部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青海哇讓抽水蓄能電站,以及玉樹果洛二回330千伏線路工程、丁字口750千伏輸變電工程也拉開了建設的帷幕。
今年以來,一批能源重大項目有力推進,我國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正酣,供給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裝機歷史性超過煤電。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隨著新型能源體系加快構建,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將繼續提升,特高壓、儲能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有較大增長空間。
“新型能源體系是以能源轉型和能源安全為目標導向,以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為有力支撐的現代化能源體系,具備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能等特征。”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哈密—重慶工程起點的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鎮,一片戈壁灘上,工程車輛轟鳴聲不斷,工人忙碌作業,配套電源項目的基礎工程正在有序進行中。
據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新東介紹,該工程總投資286億元,接入配套風電、光伏、光熱等新能源1020萬千瓦,支撐性煤電400萬千瓦,新能源電量占比超50%,助力新疆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開工儀式上獲悉,2025年這條輸電線路建成后,每年將匯集超360億度電,輸送到兩千多公里以外的重慶,對于保障巴渝大地電力可靠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8日開工的還有位于重慶市豐都縣的栗子灣抽水蓄能電站,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繼蟠龍抽水蓄能電站之后在重慶建設的第二座大型抽水蓄能電站,計劃新建4臺35萬千瓦可逆式發電機組。這個“大號充電寶”雙倍調節能力達280萬千瓦,可進一步優化重慶電網電源結構,發揮靈活、可靠的儲能調節能力,促進清潔能源消納。
業內人士指出,這兩項戰略工程的開工建設是今年以來我國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舉措。
放眼全國,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黃河上游、河西走廊正在形成七大陸上新能源基地;依靠豐富的海上風力資源,山東半島、長三角等五大海上風電基地集群正在打造;而以西南地區水電基地為依托,川滇黔桂、藏東南兩大水風光綜合基地也正在加緊建設。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超過1萬億元,同比增長23.9%。其中,新能源完成投資占比接近四成。截至6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3億千瓦,達到13.22億千瓦,同比增長18.2%,歷史性超過煤電,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8.8%。
新能源要送得出、用得好,能源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要跟得上。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全容量投產,金上—湖北、隴東—山東特高壓直流工程進入土建施工階段,一大批500千伏網架加強工程穩步實施……今年以來,電網建設加快推進,尤其是特高壓建設迎來新一輪高峰期,年內特高壓直流開工規模有望達歷史最高。
國家能源局日前在答復人大代表建議時表示,正組織開展“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中期評估及滾動調整工作,按照國家關于推動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總體部署,開展輸電方案研究論證,初步認為在甘肅巴丹吉林沙漠基地新增布局一回輸電通道送電四川具備可行性,可實現西南、西北水火互濟,優化四川電源結構。下一步,將統籌全國電力流優化布局,研究近期隴電入川的技術經濟可行性,條件具備后將積極推動實施。
在孫傳旺看來,隨著《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布局方案》實施,“十四五”和“十五五”時期外送電力將達到150吉瓦和165吉瓦,特高壓輸電設施尤其是直流通道將具有很大發展空間。從更長遠看,隨著碳中和進程不斷推進,我國對清潔電力的需求逐漸增大,特高壓直流將保持高強度建設。
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具有重要調節作用的儲能也是關鍵一環。今年6月底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和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抽水蓄能行業分會聯合發布的《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目前我國已納入規劃的抽水蓄能站點資源總量約8.23億千瓦,已建、核準在建裝機規模達到1.7億千瓦。
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同樣持續快速增長。據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劉亞芳介紹,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超過1733萬千瓦/3580萬千瓦時,平均儲能時長2.1小時。1-6月,新投運裝機規模約863萬千瓦/1772萬千瓦時,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伴隨新能源裝機規模不斷上漲,儲能、特高壓仍有較大增長潛力。孫傳旺建議,未來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在強化儲能等調節性電源建設、夯實電網對能源保供支撐作用的同時,要加快能源基礎設施數智化轉型,增強能源系統彈性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