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今年以來,我國有十幾個多晶硅大項目宣布動工或投產,多個項目都號稱“中國最大”。如四川新光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2月投產,寧夏陽光硅業有限公司投資40億元的年產4500噸多晶硅項目4月啟動建設,通威集團投資50億元在四川樂山建年產1萬噸多晶硅項目5月簽約,內蒙古神舟硅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500噸多晶硅項目8月開工。此外,全國各地多項年產5000噸以上的多晶硅項目正在規劃和籌備之中,這些項目的規劃年產能加起來已經遠遠超出不到3萬噸的全球年產量。
據介紹,作為太陽能電池和半導體的重要材料,多晶硅國際市場價格一路飆升,從2002年至今上漲了十幾倍。這是引發目前多晶硅項目熱的原因。
業內人士認為,那些匆忙上馬甚至未通過審批的“大項目”所隱含的風險值得警惕。中科院多晶硅材料專家表示,目前多晶硅生產的核心技術還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大規模生產及副產品回收一直是中國企業最大難
題。國內多晶硅龍頭企業洛陽中硅高科技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有些企業一開始就要搞萬噸級項目,很難克服規模化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大部分企業之前連化工產業的背景都沒有。而多晶硅精密度要求非常高,生產過程中又有大量易燃易爆氣體存在,如果回收工藝不成熟,三氯氫硅、四氯化硅、氯化氫、氯氣等有害物質極有可能外溢,存在重大的安全和環境隱患。
此外,多晶硅是高投入、高耗能產業,項目選址必須兼顧硅、煤炭和氯堿資源。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需要投資10億元,年耗電10萬千瓦時。專家表示,即使上述問題全部得到解決,在國內外多晶硅企業紛紛擴產的情況下,高位運行的多晶硅價格還能否持續堅挺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