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某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宣布,將發布20千瓦的車網互動(V2G)充電樁產品,并與祁連山國家公園合作,以此產品為核心,構建V2G光伏自循環補能體系。
在車網互動的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相當于一個移動儲能裝置,又好比一個“巨型移動充電寶”。V2G技術可以實現在不同場景“充放電”狀態的變換,做到新能源汽車車主、車企和電網“三贏”。
對車主而言,在電網負荷低、電價低時,新能源汽車吸納電能并儲能,滿足自身充電需求,車主還可以把電動車中的電能賣給電網,從中獲取一定的差價收益;對于新能源汽車車企而言,V2G技術提供基礎設施支持和技術支撐,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營造良好環境,在緊急情況下,V2G技術可以激活新能源汽車作為緊急儲備電源的功能,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用途,從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與銷售;對電網而言,V2G技術不僅推動了“供電側”能效提升,還有利于提高“用電側”經濟效益,更是促進綠電消納、平抑電網負荷、減少電網損耗、有效增加電網可靠性和靈活性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在虛擬電廠熱度不斷攀升的背景下,V2G技術的發展對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更大規模部署具有現實意義,在我國新型電力系統中具有重要的發展前景。在政策層面,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提出,推廣智能有序充電等新模式,鼓勵開展新能源汽車與電網雙向互動(V2G)等關鍵技術研究,落實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鼓勵用戶低谷時段充電。6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提升車網雙向互動能力,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能量互動,推動車聯網、車網互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光儲充換一體站等試點示范。
在應用端,V2G的場景也在不斷豐富,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通過對小區內部電力線路微改造,實現在特殊情況下,利用V2G技術為小區照明、汲水、電梯等應急用電提供保障,還可以作為單電源小區的備用電源,解決了新能源車集中充電帶來的供電容量不足等問題,提高了區域充電負荷承載能力。
7月底至8月初舉行的成都大運會也有V2G的“身影”。堅持綠色辦賽的大運會,在大運村內部100%使用新能源擺渡車、大運村到中心城區場館90%使用新能源車。為了滿足新能源車順暢充電的需求,大運會特別構建了“適度裕量、留足備用”的配套充電布局,規劃建設了14個充電站、504個充電樁,其中就包括具備高效靈活的車網互動(V2G)充電樁,實現了在電網高峰時段將車內的電量反向輸送到電網,優化電網負荷,助力“移峰填谷”。
V2G技術“聲浪”頻起,潛力巨大,但為何尚未實現規模化商業應用?專家表示,問題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當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并不具備反向放電的功能,需車企、樁企協同合作進行研發,產品成熟后再投入市場;二是形成規模化車網雙向互動網絡需要批量建設、改造和增容,但初期投資巨大;三是尚未形成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消費者出于經濟性、安全性和消費習慣考量較多,缺乏足夠的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