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澳大利亞、南美洲是全球最主要的鋰礦開發和供應地。如今,這一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近年來,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華友鈷業、贛鋒鋰業、盛新鋰能、中礦資源、雅化集團、天華新能等眾多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對非洲鋰礦展開大力布局。
非洲的鋰礦投資有多火熱?當年,寧德時代忙著“截胡”贛鋒鋰業正在收購的加拿大鋰礦公司千禧鋰業,仍然不忘參與位于非洲的鋰礦項目的股權收購。
兩年前,寧德時代參股公司天華時代(與天華新能合資)出資2.4億美元(約合15億元人民幣),收購了剛果(金)Manono鋰礦項目24%股權。Manono項目礦石儲量1.317億噸,折合碳酸鋰當量為536萬噸,是當時全球第三大鋰礦項目。
而“老對手”比亞迪,則在非洲覓得了好幾座鋰礦山,氧化鋰品位2.5%的礦石量達到了2500萬噸以上,折算為碳酸鋰當量可達100萬噸;且每噸碳酸鋰裝車成本價格在20萬元以下。東吳證券指出,上述礦石若被全部開采,可滿足比亞迪約2800萬輛純電車型的動力電池需求。
而近期贛鋒鋰業公告,同意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以認購新股的方式對Mali Lithium增資,之后將持有Mali Lithium 55%股權,從而間接持有馬里Goulamina鋰輝石項目55%權益。據悉,Goulamina鋰輝石項目資源量達714萬噸LCE,顯著高于贛鋒鋰業當前主力礦山—澳大利亞Mount Marion鋰輝石項目的184.3萬噸LCE。
中信證券認為,非洲將是“下一輪鋰產能擴張的主賽場”。全球鋰礦開發未來將逐步形成澳大利亞、南美洲和非洲三足鼎立的格局。
鋰礦項目已經投產
今年以來,不少前期投資的鋰礦項目已經投產,實現真正鋰原料供給。
記者了解到,9月上旬,中礦資源所屬的津巴布韋Bikita礦山首批1萬噸鋰輝石精礦粉開始發運回國,以供給中礦資源正在建設的3.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和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原料需求。這為中礦資源2023年底實現6萬噸/年碳酸鋰當量(LCE)的鋰精礦自給奠定了堅實基礎。
兩個月前,中礦資源津巴布韋Bikita鋰礦200萬噸/年(透鋰長石)改擴建工程項目和200萬噸/年(鋰輝石)新建工程項目分別建設完成并正式投料試生產。據悉,中礦資源于2022年完成對津巴布韋Bikita礦山100%股權的收購,該礦山東西區鋰礦產資源量合計達到5451.5萬噸礦石量,折合156.05萬噸碳酸鋰當量。
近期,盛新鋰能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位于津巴布韋的薩比星礦山已于今年5月進入試生產,截至8月底已生產鋰精礦2萬余噸。據悉,目前盛新鋰能在上游鋰資源的自給率接近20%,隨著津巴布韋薩比星鋰鉭礦項目的投產,預計自給率將提升至50%左右。此外,盛新鋰能還在尼日利亞、剛果(金)等地加強布局。
雅化集團也表示,公司現在海外礦山項目也在順利進行中,納米比亞鋰礦項目正在勘探階段。其津巴布韋項目預計會在今年9月完成一期的投產,在今年即可向國內供貨,二期項目預計會在2024年一季度完成。據悉,雅化集團通過KMC持有津巴布韋Kamativi鋰礦60%權益。
除此之外,華友鈷業位于津巴布韋的前景鋰礦Arcadia鋰礦開發項目于今年7月投產。2021年,華友鈷業以4.22億美元收購Prospect,拿下津巴布韋Arcadia鋰礦100%的權益。該項目規劃建設年處理礦石量240萬噸,建成后預計年產14.7萬鋰輝石精礦,9.4萬噸技術級透鋰長石精礦、2.4萬噸化學級透鋰長石精礦。
戰略地位不斷提升
“從全球鋰礦資源來看,中國鋰資源雖然儲量不低,但是開發難度較大,國外鋰資源如南美洲、加拿大等地已基本進入開發階段或面臨政策阻力,綜合考量價格等多種因素,非洲鋰資源相對合適。”有業內人士向媒體表示。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2年披露的數據,非洲鋰資源主要分布在剛果(金)、馬里、津巴布韋、加納和納米比亞五個國家,已探明鋰總儲量494萬噸(金屬量)。此外,尼日利亞、南非、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坦桑尼亞也有鋰礦資源分布。其中Manono鋰礦、Goulamina鋰礦和Arcadia鋰礦等項目均為世界級的鋰礦資源。
而且,非洲的鋰礦品質不俗,幾乎均為與花崗偉晶巖有關的硬巖型鋰礦,礦石礦物以鋰輝石為主。業內人士指出,非洲鋰資源儲量豐富、潛力巨大、品位較高、國家投資環境相對友好、環保政策相對寬松,是中資企業海外鋰礦開發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尼日利亞累計向我國出口鋰礦81,132噸,南非累計向我國出口鋰礦63,500噸,馬里累計向我國出口鋰礦11,429噸,剛果(金)向我國出口鋰礦90000噸,納米比亞累計向我國出口鋰礦72,755噸。
“到2025年中國公司控制的鋰礦產量將達70.5萬噸,而在2022年產量為19.4萬噸。”瑞銀研報指出,這將使中國在全球鋰供應中的份額,從2022年的24%增加到2025年的32%。這一增長得益于中國在非洲獲得的眾多礦山開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