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海風行業最近兩個月沒少貢獻頭條新聞,大致梳理幾個標題黨吧。
·瑞典大瀑布公司英國項目Norfolk Boreas中止開發
·沃旭能源披露美國項目潛在損值21億歐元,CEO揚言考慮放棄美國在建的3個風場項目,公司股價兩周內蒸發30%
·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BOEM)在墨西哥灣的史上第一次海風開發權招標,被開發商幾乎集體忽視
·英國第五輪可再生能源(CfD)招標,海風團滅,陸風及太陽能獲利
對于一個歐盟能源轉型的標桿標桿型行業,這類新聞可以說都是行業史上首次。那么海上風電究竟怎么了
歐美海上風電十年‘大躍進’的開始
對于海風這樣的年輕行業,暫時沒有統一的行業史說法。但過去十年可以說是完美地符合'大躍進'氣質。故事不妨從風電一哥沃旭能源(?rsted)說起。
2013年以前的海風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 規模小,半壟斷,遭質疑。那時候的海風項目走過了實驗期,但項目規模還停留在小幾百兆瓦級別。丹麥德國比利時英國等北海優等生靠著政府的扶持悄然推進著行業的成長。傳統能源公司還在質疑海上風電的潛力及成本競爭力。風電一哥沃旭還在使用它的曾用名 Dong。而這個聽著像中資企業的Dong是妥妥的丹麥央企,政府100%持股。
也就是在這一年,眼光毒辣的投行高盛看中了這個行業,領銜一眾大基金入場了。2013年10月,在丹麥民間的一片抗議聲中,高盛與丹麥政府達成協議,以20億美金收購Dong19%的股份。Dong從此開啟私有化進程,而海風行業也開啟了狂飆模式,這一標志性事件發生在整整十年前。
十年‘大躍進’
接下來在高盛的一手策劃下,Dong大刀闊斧地剝離了傳統石油資產,換了logo,改名沃旭,并于2016年完成IPO。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北海市場的風電項目進入GW時代,并且開始從北海向國際市場滲透,寶島臺灣、美國東海岸、波羅的海,等等。
與此同時,隨著能源轉型及去碳的呼聲在布魯塞爾越來越響亮,傳統能源巨頭也終于覺得海上風電這塊蛋糕可以切一切了。挪威國家石油、道達爾、BP、殼牌等紛紛下水。目前全世界在建的最大海上風場項目桂冠屬于Equinor的3.6GW Dogger Bank。
這個期間在這個行業里有一個工種也因此被慣壞了——市場分析。因為在這樣一個稚嫩的行業里大家只經歷過一種敘事,那就是指數級增長,沒有行業周期,沒有下行,甚至沒有風險備案。所有的一切都理所應當。加之過去幾年歐盟的能源政策逐漸理清了路線,從國家到歐盟整體層面,各種宏大的海風目標進入了各個媒體的頭條和成為政治競選的口號。這個時候談復盤談風險簡直算是政治不正確了。
而像所有的故事線一樣,一場完美風暴正在醞釀中。
引發完美風暴的三把郝格尼之劍
(一)電網基建的系統性缺失
說這次的風暴突如其來其實不恰當。因為新能源的爆炸式增長一直都面臨一個基本性挑戰 - 就是電網基建的系統性規劃升級以便合理的應對、傳輸、儲存并消化這些可愛的綠電子。 這個問題隨著風電項目的規模化、集中化顯得尤為棘手。以英國為例,其大陸主體電網在上世紀中葉完成以來并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升級改造。為實現政府在2030年50GW的海風目標,電網整體的系統性升級需要大約400億鎊的投資和跨度10年以上的執行計劃,這項工作需要的政策制定、技術規劃、資金渠道等統統落后于行業實際的需求,所以政府的大目標我們參考一下也就可以了。套用英國國家電網內部人士的話說,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低于30%。從這個層面來講,中國的綠能發展真的是有系統性優勢,因為我們享用著全世界最新最現代化的高壓電網基建,并且'遙遙領先'。
(二)瘋狂的供應鏈瓶頸
第二個結構性問題就是供應鏈瓶頸。毫無新意的長鞭效應對海風行業也不例外。當海風行業需要在十年內增長四倍的時候,沒有人問過他的供應鏈準備好了沒有,或者說問了也沒有用,大型的風機安裝船造價10億美金,從設計到交付5年+,大型鋼結構產能從選址到施工交付3年+,三家歐美風機的頭部企業也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么急速的增長,幾乎以每兩年一款更新更大產品的迭代速度被市場拖著走,簽約時觥籌交錯有多開心,交付時產品難產法庭上撕b就有多難看。過去幾年在供應鏈業界的流行語就是'鎖定產能',業主們和瘋了一樣和市場對賭,在沒有確定的項目周期,沒有成熟的技術方案,甚至沒有靠譜的報價的情況下,先交錢把產能買下,這幾年的銷售應該感受到了什么叫躺贏。
(三)戰爭與通脹
更為不幸的是,在疫情、戰爭的雙重壓力下,海風像所有行業一樣承受著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這一壓力在和供應鏈瓶頸效應的耦合下被極度放大。很多業主公開提到30-50%的成本上升是毫不夸張的。 而面對開發商面臨的困境,如果政府在招標政策和商務框架的調整上不及時,就出現了像英國第五輪可再生能源(CFD)招標海風團滅的情況。 而政府在政策調整方面也很難快刀斬亂麻,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極度不確定的時代,而結構性的整改又是需要精細調研和持久效用的,這種錯位就給海風行業留下了一段未知期限的'整頓期'。
'整頓期'后的行業機遇和挑戰
從大躍進走過來,我們面對'整頓期'難免覺得冰冷。但從歐盟整體的大方向來看,行業還是有積極確定的未來的。綠能減碳是箭在弦上,可以有彎路但沒有回頭路。希望在2024年我們可以迎接市場溫度回歸。套用啟強哥的一句話,有浪的時候才能打到魚啊,也許這個'整頓期'是復盤、布局、行業整合的窗口期,沉寂之后,海風行業大概率又會有一波無頭蒼蠅式的搶裝潮,就像黑格爾所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親愛的,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