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BC電池“聲”勢浩大。
但是,在TOPCon血拼、PERC出清的慘烈背景下,性價比尚沒有絕對優勢的BC電池,短期還能有活路?
可以說,BC電池“聲”不逢時。
01
BC電池的“陰”謀
BC電池美其名曰“BACK CONTACT”,把柵線都放到了背面,在背面做“道場”,所以更像是一個“陰”謀。
所有技術都有利有弊。BC電池正面更加美觀,并提升了正面效率,但犧牲了雙面率,同時在背面整合正負兩級,工藝技術難度更大,初期成本更高,對硅片的要求也更高。
這也是BC這個舊技術一直未能發揚光大的原因。
鑒于BC電池的美觀、低雙面率和成本,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更適合戶用光伏市場尤其是海外,剛好兼顧美觀性、低雙面率且成本不敏感,而大型地面電站對效率和成本的綜合要求較高,BC電池短期難以企及。
近幾年,電池技術路線之爭,持續存在,從HJT到TOPCon,再到如今的BC電池,乃至鈣鈦礦。毫無疑問,只有技術創新和迭代,才有超額利潤,但是光伏產業已經趨于成熟和理性,最終還是效率和成本的綜合性價比(度電成本),我們不能過度放大某個優點,而忽略某些缺點。
技術之爭“熱火”,很大程度也是資本惹的禍,隨著產能趨于過剩,IPO及再融資收緊,資本降溫,技術路線之爭或將不再那么激烈。
還是埋頭干事兒吧。
BC電池作為平臺型結構創新,類似鋰電行業的刀片電池,不論三元和磷酸鐵鋰都適用。比亞迪當年推出刀片電池,非常成功,正如王傳福所言“以一己之力把磷酸鐵鋰從邊緣化拉回來!”,P型BC電池不知道是否也能延續P型硅片的香火。
如今,N型TOPCon以壓倒性優勢超越HJT,并代表N型技術全面替代PERC,在這場龐大而殘酷的技術迭代戰爭面前,BC電池作為結構性創新只是一個戰術角色,突然被“舊事重提”,更像是一個“陰”謀,而不是“陽謀”,無法改變這場戰爭的走向和結局。
02
TOPCon血拼,BC能有活路?
這兩年,TOPCon產能上升極快,2023年底產能預計超過600GW,出貨量預計達到120GW,滲透率預計提升至30%。
TOPCon產能上升的同時,還進一步打壓PERC電池,組件價格持續下滑,預計將一路逼近1元/W,組件定價將拋棄合理毛利率,而是以現金流為依據。
太慘烈了。
TOPCon產能面臨盈利難題,已經是行業明牌,所以近期不少TOPCon玩家開始“臨陣脫逃”,設備訂單毀約之事頻現。
行業洗牌,至少2-3年。
規模龐大的TOPCon產能血拼,疊加PERC存量產能出清,組件價格勢必在地板之下,如此慘烈的競爭環境下,目前尚無成本優勢和大規模市場優勢的BC電池,還能有活路?
很難。
03
歐洲庫存高企,海外分布式夢斷
短期來看,BC電池最大的希望在海外分布式,尤其是對美觀更有偏好和成本相對不敏感的歐洲戶用市場。
據報道,歐洲市場的組件存貨已經達到80GW,而這個庫存主要是面向戶用市場,預計到年底庫存將攀升至100GW,對比2022年歐洲市場裝機量僅約40GW。
這個庫存規模,再疊加組件價格的持續下滑和低水平,新興的BC電池在未來1-2年注定難以在歐洲分布式市場有所作為。
沒有最肥美的歐洲分布式市場支撐,BC電池更難找到消納的渠道。
BC電池可謂“出師不利”。
歸根到底,BC電池在產品、效率及成本上沒有絕對性優勢,尤其在TOPCon廝殺PERC的關鍵時間點,必須尊重市場規律,以結果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