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成長性較為確定的行業,光伏產業一度成為A股市場的香餑餑。然而,2023年進入最后一個季度,光伏板塊估值大跌卻已成定局。
中證光伏龍頭30指數從2022年年底的2987點下降至目前的2000點附近,跌幅超過30%。
其中的光伏下游龍頭跌幅也不小,隆基綠能從46.26元下跌至目前的25元附近,TCL中環從37.66元下降至21元附近,跌幅在40%以上。按照現在這情況,其總市值僅為2023年預期凈利潤的10倍左右,這種低估值在近年來的光伏產業是比較少見的,而上游的多晶硅料龍頭估值更是只有個位數。
回想2021年,光伏企業市值達到巔峰,僅隆基市值就高達5591.58億元,比今天的隆基、通威、晶澳科技市值總和還要高。
除了市值,光伏企業家們的財富也正在縮水。
根據10月24日發布的“2023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榜單中財富下降最多前十的企業中,光伏產業占比最大。
圖說:財富下降最多的企業家
但如果從光伏線下市場來看,卻仍一片紅火。據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7-8月,我國光伏制造業繼續保持高位運行,全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接近超過80%。
與此同時,光伏企業業績也十分亮眼。光伏板塊84家上市公司2023年中報業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的中位數為33.52%,而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這一指標僅為2.03%,幾乎遙遙領先。
看起來,這似乎與光伏股市萎靡不振的景象大不相同。這個總產值超過1.5萬億的行業,為何會出現產業火熱而資本市場萎靡的現象?資本又為何紛紛退潮離去?
01
上半年光伏融資熱,下半年卻遇冷
其實,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光伏產業還曾掀起過一股融資潮。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業有60家企業發起了近2000億元再融資。其中,45家上市公司通過增發融資1157.69億元,11家公司發布可轉債融資530.68億元,3只新股上市融資46.59億元。隆基綠能、通威股份、TCL中環、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光伏龍頭企業幾乎都是百億級別融資。
相較于去年同期,行業僅有5家企業發布再融資計劃,總融資金額僅有160億元。
光伏的“融資熱”也輻射到IPO市場。據統計,今年有36家光伏公司趕赴IPO上市,預計融資額將超千億。
但是,資本市場突如其來的態度轉變,發生在第三季度。
從融資情況來看,第三季度的火熱程度明顯急轉直下。據不完全統計,第一季度光伏企業融資金額高達1002.79億元,第二季度1078.64億元,而第三季度只有426.8億元。
圖說:1-9月光伏企業募資情況(公開資料整理,不完全統計)
9月26日,通威股份公告,決定終止于今年4月份披露的160億元規模定增計劃,令人始料未及。通威表示,公司價值存在明顯低估,擬終止定增。
從光伏企業IPO上市情況來看,也不容樂觀。
就在通威終止定增之后的第三天,9月28日,“硅片新秀”高景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撤回了IPO申請,而這距離其2023年6月1日正式遞交招股書,還尚未滿四個月。
其實除了高景太陽能,年內已有多家光伏企業IPO終止,包括聚成科技、原軾新材、拓邦新能、華耀光電等。還有多家光伏公司過會已有4個月之余,但仍未掛牌。
一位新能源私募基金經理向貝殼財經表示光伏資本市場現狀,“看公開的再融資項目進展就知道了,都是撤回、撤回。”
02
為何光伏產業遇資本退潮?
9月底三天之內,接連兩項光伏企業的“終止”事項著實引發業內關注。既表現當前光伏行業再融資情緒的一種反映,也體現了當前光伏領域首發上市環境的真實狀況。
這背后的導火線來自于8月27日的一則公告。當天,證監會發布《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再融資“收緊”信號明確。重點管控大額再融資、再融資扶優限劣、嚴限募資節奏和用途等,限制存在破發、破凈和虧損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
業內人士稱,高景太陽能撤回IPO與該公告有很大關聯。
據了解,目前整個IPO市場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消息公布后的9月份,IPO募資額僅為148.59億元,同比下降75.6%;IPO受理數量也嚴重下滑,滬深交易所僅合計受理了5家IPO,而去年同期為36家。
一位上市光伏企業高管表示,在今年二級市場再融資趨緊的背景下,“要錢”可能不像往年那樣容易了。
雖然政策環境是遭遇冷的原因,但是業內人士分析,更有可能是光伏行業市場預期不強,而資本市場看的就是預期。
這體現在哪兒?
從產能端看,2022年我國多晶硅料產量為77萬噸,2023年預計將達到162.7萬噸,按照1GW消耗0.26萬噸的多晶硅計算,2023年對應的光伏組件達到625.76GW,已經遠超當年的需求。
從需求端看,今年7月光伏組件出口數據已出現下滑,歐洲作為我國光伏最大的出口市場,積壓庫存達40GW。
另外,上半年歐盟《凈零工業法案》發布,草案設定40%的太陽能光伏部署來自歐盟內部制造的目標。因此,歐洲這一市場未來將難以維持高增長。
03
光伏企業該如何發展?
對于產業而言,持續的增長要么是內生式的,要么依靠杠桿式擴張。
光伏企業過去這兩年的發展,基本都是一個思路:擴產+搞錢。擴產之后,產能過剩逐漸顯現,產業鏈價格也遭遇斷崖式下滑。
由于誰都不想成為被落下的那個,誰都想“剩者為王”,逆勢擴張又成為常態。這其中資金的支持無疑是不可或缺的,但此刻更應思考,這種發展模式是否還適用?
光伏產業從業者應意識到資本市場有其自身邏輯——此前幾輪通過融資推動資產增長換取上市公司市值和盈利增長的模式不是無限度的,一旦觸碰到臨界點,就可能產生反作用。
隆基綠能創始人李振國曾經預測,今后兩三年會有超過一半的光伏企業被淘汰出局。
眼下,資本市場與光伏產業從業者都應該走向更加成熟的方向。
媒體采訪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曉峰表示,并購重組或許會在接下來迎來一波高潮,這不失為一種良性的產業發展。
在尋求IPO上市的光伏企業名單中,就有一家在近日傳出被并購的消息。這家光伏逆變器廠商古瑞瓦特早在今年5月通過港交所聆訊,但至今遲遲未能掛牌。
有消息稱,黑石集團試圖以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古瑞瓦特實控人約52%股份,并為此尋求杠桿融資。此前,另一家媒體曾曝出黑石集團計劃以10億美元估值收購古瑞瓦特的消息。不過,古瑞瓦特此前曾對媒體予以否認。
但是,如果有的已獲受理企業繼續堅守IPO,就可能需要做好3-4年時間全部走完審核上市流程的準備。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在這段時間內維持業績穩健增長,以滿足上市要求。
資本逐利,消耗的是行業預期;光伏企業也逐利,更要考慮自身和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