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政策推動下,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不斷擴大,資料顯示,規劃到2025年,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88萬輛,加氫站建設目標高達1000座。截至2023年10月,國內加氫站建成保有量為352座。雖然與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但近年來,各省市相繼出臺加氫站規劃及補貼政策,加氫站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但受氫價高、整車成本貴等各種因素影響,加氫站一直存在“運營焦慮”。
加氫站運營情況
2023年上半年,國內加氫站建設速度放緩。據統計,1-6月,國內累計建成加氫站23座,同比下降32.3%。而加氫站建站速度放緩的主要原因為運營情況欠佳。
數據顯示,雖然我國目前建成加氫站已超過350座,但實際運營的加氫站僅為少數,以廣東為例,廣東省上牌投放的燃料電池汽車超過3000輛,在營車輛低于40%,已建成加氫站50余座,在營站點也低于40%,平均單站加氫負荷率低于40%。
更有甚的是,一些加氫站在加氫時只給半箱氫。2022年上海首批80輛氫能源網約車投入商業運營,而上海兩個加氫站只給加一般的氫,原本續航600公里的氫燃料車實際只有300公里的續航。
另一方面,加氫站供需矛盾增大,過高的氫價限制了加氫站的發展,對氫燃料電池車一系列產業鏈的發展都有重大影響。
近日,豐田首席技術官也在采訪時透露,氫燃料電池車Mirai的銷量受到加氫站建設困難的限制,補能困難成為了限制氫動力汽車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氫站建設運營難點
建設成本高
從建設成本來說建設一座加氫站平均成本在1500萬元左右,而普通加油站建設成本僅在20萬-100萬元左右。加氫站建設成本高主要體現在設備上,從儲氫到運氫再到最后加氫,每個環節的設備以及成本都非常昂貴,這也導致加氫站的建設成本相當高,這也就意味著加氫站短期內難以實現盈利。
在營率、負荷率都不足一半
以市場來看,加氫站需要一定的氫車加注負荷使得盈利,我國目前有300多座加氫站,理論上需要配套超過3萬多輛車,但由于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的不足、氫車購置成本高昂等原因,導致氫車投運數量降低,使加氫站負荷率降低。
外供氫成本居高不下
氫氣成本高是加氫站面臨的普遍問題,目前國內運營的加氫站大多數為外供氫加氫站,其氫氣出場成本就占了總成本的70%,這直接導致了氫氣價格居高不下。
而氫氣價格高也是造成加氫站在營率、加氫負荷率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專家指出,氫價高企將導致車輛運營成本高居不下,相比于同類型的純電動或燃油車缺乏經濟優勢,氫能車輛經營主體壓力大,只能通過降低車輛運營率或停運減少虧損,氫能車輛運營率降低,又會導致加氫站‘吃不飽’,最后陷入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下游燃料電池汽車用氫尚未真正實現規模化,導致氫氣需求不穩定也是氫氣價格高的一個原因。小批量且用量不穩定的氫氣并不具備足夠的經濟性,氫氣到站價較高,加氫站為了不虧損還要提高氫氣銷售價格,又會導致因氫價過高而出現的氫車停運現象,使加氫站出境更加嚴峻。
為尋求出路,各加氫站都在尋求自己的生存之道。據調研統計,目前加氫站運營類型約有5種,包括等補貼型加氫站、寧停不虧型加氫站、高價保盈型加氫站、低價理想型加氫站以及靈活設置型加氫站。其中等補貼型加氫站最為普遍,主要為示范站或公交保供站,但實際上補貼落實并不及時,部分細則也不明確,導致加氫站在虧損狀態下還無法關停。
綜合來看,加氫站的出路不是政策補貼,而是要擁有足夠的加注負荷,同時需要考慮槍口氫價能否覆蓋整站運營成本,否則將陷入加注負荷與盈利無法平衡的局面。
基于加氫站運營 加氫站如何發展
加氫站的建設與運營不是獨立的,需要產業鏈的共同推動,政府層面,要因地制宜,結合各自區域的應用場景特點,合理規劃加氫基礎設施網點,完善加氫網絡。并通過加氫網絡的完善推動氫車的投運,大規模的氫車投運也給加氫站帶來盈利,使加氫站發展前景更加明確,最終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