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日益加劇之際,太陽能光伏產業已成為全球范圍內關注的焦點。2023年11月13日,在成都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大會上,被譽為“世界太陽能之父”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馬丁·格林,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下文為其觀點精華。
01. 行業產值1.2萬億元!中國光伏傲視全球
馬丁·格林表示,中國的光伏制造和應用技術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其在光伏的安裝量方面更是遙遙領先,達到了驚人的400吉瓦,這一數字遠超其他任何國家。
顯而易見,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在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的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70%,這一成績展示了中國光伏產業的強勁增長勢頭。光伏行業的總產值也達到了令人矚目的1.2萬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充分證明了中國光伏產業的強大市場潛力和全球影響力。
此外,中國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國內,還對全球范圍內的太陽能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中國使得這一綠色能源更加普及和可獲得,特別是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這一過程不僅促進了全球太陽能的普及,還顯著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02. 當前的光伏價格戰,是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
在全球光伏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價格端的變化也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尤其在中國,硅料及光伏組件的價格變動對整個產業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年來,由于技術進步和生產規模的擴大,光伏組件的成本和價格持續下降。根據Wind數據的統計,國產硅料的市場價去年11月底的307元人民幣每千克,下降至近日的74元人民幣每千克,跌幅高達75%。
而光伏組件的價格也經歷了類似的下降。據公開報道,組件中標價格經常跌破1元人民幣每瓦的門檻。這一價格水平,在幾年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但現在卻已成為行業的新常態。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呂錦標指出,按照目前的硅料價格,組件的成本價格在大約1.3元人民幣每瓦左右時,企業才能保持利潤。但馬丁.格林認為,光伏行業的現狀就是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能存活下來的企業都是技術實力較強的企業,因此選對路線,增強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是能在光伏賽道上甩開對手的關鍵。
03. 誰將主宰光伏電池技術?五年內見分曉
面對光伏產業技術變革的窗口期,選擇正確的技術路線無疑是光伏企業在行業立足的關鍵。整個2022年,PERC技術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預計今年這一比例會下降到70%,其他技術如TOPCon可能會占據20%的市場、HJT和IBC將瓜分剩下的市場份額。馬丁.格林認為,目前行業內主要有四種技術路徑——PERC、TOPCon、HJT、IBC,它們將成為未來市場競爭的主要選手。
而具體哪一種技術能成為市場的主流,馬丁.格林表示目前還無法下定論。但他認為這一切會在未來五年內見分曉,時間和市場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04. 馬丁.格林為何被稱為“世界太陽能之父”?
那么馬丁.格林為什么會被稱為“太陽能之父”呢?1948年,馬丁.格林出生于澳大利亞,自幼對科學表現出濃厚興趣。在大學期間,他就專攻太陽能領域,他在新南威爾士大學攻讀工程學,并在那里展開了他的學術生涯。1974年,他在新南威爾士大學成立了太陽能光伏小組,致力于開發硅太陽能電池。
當時這一領域還處于起步階段,遠未像今天這樣廣受關注。在那個時代,太陽能電池的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當時的人們很難想象這項技術日后會成為一種可行的大規模能源解決方案。
但格林看到了太陽能巨大的潛力。他的研究集中在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上。通過無數次實驗和改進,他和他的團隊不斷突破現有技術的界限,最終開發出了多種創新的高效硅太陽能電池,其中包括著名的PERC電池技術。多年來,馬丁.格林憑借其在光伏、微電子、半導體領域的成就榮獲多項國際大獎。
格林不僅在科學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他還致力于將這些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他與工業界緊密合作,推動了太陽能電池的商業化,使得這一技術得以在全球范圍內普及。作為一名教育家,他還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將他的知識和理念傳承下去。著名的華人光伏科學家趙建華博士,以及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人物施正榮都曾經是馬丁.格林的學生。
正是因為他在推動太陽能技術革命方面的杰出貢獻,被業內廣泛認為是現代太陽能技術的奠基人,因此被稱為“太陽能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