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國家能源局、江蘇省人民政府指導,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國歐盟商會和鹽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中歐海上新能源發展合作論壇在鹽城召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鹽城市委書記周斌、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斌等出席并致辭。
作為江蘇本土企業,遠景科技集團受邀參加本次論壇。期間,遠景集團高級副總裁田慶軍分享了遠景關于海上風電發展的新思考、新實踐,并表示遠景生于江蘇、長于江蘇,未來將加大江蘇沿海產業帶投入,深度參與江蘇海上新能源建設,成為江蘇地方各級政府和企業的零碳技術伙伴,毫無保留地支持、支撐江蘇的綠色可持續大發展。
論壇期間,遠景聯合國內國際頭部標準制訂及認證機構牽頭成立零碳產業園標準體系建設暨國際認證聯盟。同時進一步深耕江蘇,積極加大產業投資、簽約重大項目、聯合發布鹽城宣言、與射陽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零碳產業園平行論壇,全面助力江蘇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屆大會以“海上風光助力低碳發展,中歐合作共享綠色未來”為主題,圍繞海上新能源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全面深化中歐合作等進行深入研討。兩周前,田慶軍在歐洲考察了丹麥、法國等國海上風電的創新實踐,他表示:“這次歐洲之行再次堅定了我的三個信心”:
第一個信心,海上風電是能源轉型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歐洲國家十幾年前開始規模化開發海上風電,紛紛制定了宏偉的發展目標。截至2022年底,歐洲已建成海上風電裝機超過30GW,約占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的47%,按照歐洲最新的規劃,未來歐洲海上風電新增裝機總量將超過300GW。對于急于擺脫俄羅斯化石能源依賴,同時區域內多國棄核的歐洲來說,盤活以北海為代表的強勁海風資源,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是其撬動能源轉型、確保能源安全的不二之選。我國擁有長達1.8萬公里的海岸線,技術可開發量超過30億千瓦,相當于130座三峽電站。國內風電開發從陸地走向深海,既是行業發展由淺入深、先易后難的自然規律,也是能源轉型和能源安全的必然選擇。
第二個信心,能源綠色化是實現零碳的關鍵路徑。中歐碳價相差十倍有余,尚不具備接軌條件,只有通過大力發展和應用綠色能源“減碳”,實現生產、制造過程的碳中和,才能“反客為主”,消減碳關稅對我國出口產品的約束性影響。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是這一理念的成功實踐。運營一年半來,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80%的電量由園區內風光發電直供,20%與電網交易并購買綠證,實現100%綠色零碳能源供給;基于智能物聯操作系統EnOS?和方舟能碳管理平臺打造的零碳數字認證體系,賦予園區內每一個產品可追蹤溯源的“零碳綠碼”,暢行全球無懼碳關稅。
第三個信心,綠電制氫是未來電力存儲和消納的核心方式。氫能是大規模、長時間、長距離儲能的優質載體,風光電源的波動性和間隙性需要第三方協同,氫儲能是目前已知最成熟、最高效的方式之一。目前制約綠氫發展的關鍵因素還是成本,但綠電平價制氫并不遙遠。當可再生能源電價低至1毛5時,綠電電解水制氫的經濟性可與煤制氫比肩(這還沒有包含碳稅帶來的正向影響),現在部分地區風電度電成本已接近甚至低于這個數字。隨著可再生能源規模持續擴大、成本穩步下降,不妨大膽展望一下:未來每一臺風機、每一塊光伏板下面,都可能連接著一個電解槽。
田慶軍指出,當前,全球正在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風光是能源變革和新工業革命的生產資料,向海而生、風光無限的江蘇有實力成為這場大變革的先行者、引領者。江蘇的海上風電和海上光伏是本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江蘇也是中國海上風電最具開發價值和經濟性的區域之一。業界素有“未來世界風電看中國,中國風電看海上,海上風電看江蘇,江蘇海上看鹽城”的說法。江蘇計劃在2027年底前新建海上風電、海上光伏兩個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以及探建海上“能源島”等前瞻性戰略布局,這些都讓我們對江蘇的零碳未來充滿期待。“作為一家致力于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的綠色高科技企業,遠景生于江蘇、長于江蘇,未來將加大江蘇沿海產業帶投入,深度參與江蘇海上新能源建設,成為江蘇地方各級政府和企業的零碳技術伙伴,毫無保留地支持、支撐江蘇的綠色可持續大發展。”
論壇同期發布了《2023中歐海上新能源發展合作論壇鹽城宣言》等重要成果,田慶軍代表遠景上臺發布宣言。
▲中國華能、國家電投、長江三峽、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中電建、鹽城國有資產投資集團、遠景等企業代表共同出席鹽城宣言發布儀式。
與此同時,作為論壇現場簽約的25個重大項目之一,遠景能源與射陽縣人民政府就低(零)碳產業園創新示范區合作共建項目簽署合作協議,為進一步推動海上新能源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深化中歐務實合作注入新動能。該項目將建成以新型能源系統、產業生態系統、智慧物聯系統為核心的零碳產業園創新體系,成立綠電及碳資產運營平臺公司,加快零碳產業園智能物聯網數字化平臺建設,打造綠色新工業體系。
▲重大項目簽約現場,遠景能源江蘇公司總經理張志龍代表企業簽約。
▲遠景聯合國內國際頭部標準制訂及認證機構,牽頭成立零碳產業園標準體系建設暨國際認證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