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零轉型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巨大的產業、經濟和地緣政治的轉變,隨著世界去碳化努力的推進,這種轉變將變得更加明顯。
2023年12月7日,歐盟理事會發表聲明,就《凈零工業法案》草案達成一致立場,該法案旨在加速歐盟邁向碳中和所需關鍵技術的工業部署,增強歐洲經濟的彈性和競爭力。
這將加速實現歐盟 2030 年氣候和能源目標以及向碳中和的過渡,同時提升歐盟工業競爭力、創造優質就業機會、支持歐盟實現能源獨立的努力。
PART/1凈零工業法案的目標
1、促進對確保歐盟氣候中和目標的關鍵產品產能的投資
2、為歐盟凈零產業創建一個簡單的法律框架
3、到2030年用國產清潔技術滿足歐盟40%的國內需求
這些目標是在實現氣候中和目標的背景下設立的,即到 2030 年將溫室氣體凈排放量比 1990 年減少至少 55%。
PART/2戰略性凈零技術清單三個標準
1、成熟的凈零排放技術
2、對脫碳和競爭力的貢獻
3、是否存在供應安全風險
PART/3戰略性凈零技術示例
此次歐洲議會通過的文本涵蓋的17項技術包括:可再生能源(風能和太陽能)、核能(裂變、聚變、燃料循環)、能源儲存;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捕獲、運輸、注入、儲存和使用;氫能(運輸、電解槽、燃料電池、推進和生產及加注基礎設施)、替代燃料、生物甲烷、電動汽車充電、熱泵、能源效率、熱能分配和電網、熱核聚變、能源和碳密集型工業的電氣化和高效工業流程、生物材料生產和回收。
其中關于可再生氫,主要內容如下所示:
1、氫約占歐盟能源結構的 2%
2、到 2050 年,氫可能占歐洲能源結構的 20%;其中 20-50% 的能源需求用于交通運輸,5-20%用于工業;
《凈零工業法案》是歐盟綠色協議工業計劃的關鍵部分,旨在確保到2030年歐盟至少40% 的包括風力渦輪機、電池、熱泵、太陽能電池板、可再生氫等在內的清潔技術需求在歐洲本土制造。該法案被視為是對美國由《通脹削減法案》帶來的規模綠色補貼計劃的強勢回應,并為企業提供可以媲美美國或者其他國家提供的補貼。
此前,《凈零工業法案》草案中明確指出歐盟在某些凈零技術及其組件方面嚴重依賴或有可能變得依賴集中的進口。草案指出,三分之一的電動汽車和電池以及幾乎所有的太陽能光伏組件和燃料電池都來自歐盟以外的國家,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即使在風力渦輪機和熱泵等歐盟工業依然強勁的領域,歐盟的競爭力也在不斷下降。此外,在歐盟和全球正在建設或考慮的項目的核反應堆設計中,只有一個來自歐盟內部。
2023年,眾多國內氫能企業紛紛“出海”尋找新的機會,草案中設定了歐盟 40% 的太陽能光伏部署、50% 的綠氫電解槽、60% 的熱泵部署以及 85% 的風力渦輪機和電池來自歐盟內部制造的目標。根據泄露的草案,如果歐盟未能實現個別或總體目標,歐盟委員會將“毫不拖延地提出旨在彌補已發現差距的額外措施”。
不難看出,《凈零工業法案》草案的通過意味著歐盟將下定決心引領清潔技術革命,從清潔能源技術的凈進口國實現清潔能源技術獨立自主甚至凈出口國的轉變。這無疑將會對目前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等產業帶來嚴重的沖擊,屆時在本土化生產要求和補貼吸引的雙重作用下,以氫能為例,國內清潔技術產業或將進一步掀起赴歐投資建廠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