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生產基地建設如火如荼,需求擴張進度屢超預期。
在技術切換期,率先落地產能的企業無疑能夠奠定堅實的市場份額基礎,并在一定時期充分享受N型溢價,今年Topcon電池市場經歷國過前半年多的緊缺期,從9月份開始需求增長不及供應,過剩矛盾漸顯,N型市場溢價呈效率結構化分布,使得N型Topcon市場賺錢效應大大壓縮,博弈加劇,市場份額爭奪戰開啟。
一、現有產能企業性質分布
年初Topcon產能規劃有230GW左右,到9月達到最高峰突破1500GW,截至12月,目前已落地產能達到515.70GW,其中約155.7GW的產能仍處于安裝調試、爬坡提效過程
二、現有產能企業性質分布
已落地的515.7GW中,電池組件一體化且外采電池的企業共計14家,Topcon產能合計為283GW,占比54.88%,以晶科、隆基、晶澳、天合等組件廠為代表。
純電池&自帶組件產能占比極小的企業有22家,Topcon產能合計為188.6GW,以捷泰、潤陽、中潤、英發為代表。
另外以通威太陽能為代表的自身組件產能占比較高的電池外銷企業共計4家,合計Topcon電池產能為43.10GW。
三、現有Topcon電池需求分布以及需求增長曲線
11月Topcon組件產量接近18GW,占組件總產量36.4%,12月Topcon組件排產量達20GW,占比44%以上,至月底實際占比將突破50%,接近今年初SMM的預計。
而11月Topcon電池產量24GW左右,12月Topcon電池預計產出27GW以上,占電池總量47%-48%。
整體而言,今年四季度Topcon電池供應充足。
細觀Topcon電池下游消費去向,下游買家約20家組件廠,從企業數量上來看,大多數組件廠暫未實際從P轉型為N,但明年1月開始,組件生產線升級改造后,下游買家將增多。
當前單月Topcon電池交易量主要靠Top4組件廠支撐,短期內,電池市場價格弱勢運行,外采電池、代工、雙經銷等模式性價比凸顯,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純電池廠的產線開工率。
但近一個月頭部買家電池自供率提升,外采比例后期有走低趨勢,終端裝機量波動對電池行情直接影響力變大。
Topcon電池的市場份額競爭依托于各個方面,企業產能規模、研發實力、電池產品效率、質量及穩定性、電池單瓦成本、尺寸多樣化供應能力與效率、與下游客戶合作模式等等。
2024年topcon市場火力全開,在電池市場總份額預計突破70%,各家企業競爭尤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