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中山市人民政府印發中山市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件指出:到2026年,推廣燃料電池汽車620輛以上,建成加氫站15座以上,大力推進示范氫能船舶,打造多場景氫能應用示范基地,在制氫、氫儲運和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及零部件技術領域實現明顯突破,打造高質量的氫能關鍵材料、零部件及裝備研制特色產業集聚區。支持加氫站內電解水制氫,對制氫加氫一體化站用電價格執行蓄冷電價政策,鼓勵開展谷電電解水制氫。允許發電廠利用低谷時段富余發電能力,在廠區或就近建設可中斷電力電解水制氫項目,提升氫氣供應保障水平。
原文如下: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山市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火炬開發區管委會,翠亨新區管委會,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市各有關單位:
《中山市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業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發展改革局反映。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12月20日
中山市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
為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機遇,將中山打造成為氫能與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零部件及裝備研制特色產業集聚區,根據國家《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廣東省加快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廣東省加快氫能產業創新發展意見》和《中山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等文件,結合中山發展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深入實施“東承、西接、南聯、北融”一體化融合發展戰略,以打造全國領先氫能產業發展高地為目標,構建起創新引領、龍頭帶動、集群發展的氫能裝備制造體系,加快推動氫能產業成為產業發展“新支柱”,為推動中山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二)工作目標。
到2026年,實施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培育和引進重點領域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優質企業50家以上,組建省級以上創新平臺5家以上,推廣燃料電池汽車620輛以上,建成加氫站15座以上,大力推進示范氫能船舶,打造多場景氫能應用示范基地,在制氫、氫儲運和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及零部件技術領域實現明顯突破,打造高質量的氫能關鍵材料、零部件及裝備研制特色產業集聚區。
二、重點任務
(一)提升技術創新能級。
1.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
在市重大科技專項設立專題支持氫能源技術研發,圍繞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需求,重點突破海水制氫、大規模高效氫液化裝備、大規模低成本液氫儲運裝備、高壓液氫輸送泵、高可靠性液氫調控與檢測設備、液氫加氫站、氫氣壓縮機等裝備技術,加強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不斷提高電堆等關鍵零部件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水平,支持燃料電池汽車/船舶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鎮街)
2.布局建設創新平臺。
著力推動建設中山先進低溫技術研究院,加強超低溫及氫液化技術研究,支持大型氫液化器示范運行和液氫新型儲能研發項目落地建設,打造“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氫液化技術與產業應用平臺。加快推動中山清碳技術創新中心等各類產業創新平臺建設運營。圍繞突破氫能技術短板和轉化應用需要,支持依托科研機構、龍頭骨干企業,重點在綠氫制備、氫液化、液氫儲能、液氫裝備檢測、燃料電池等關鍵領域創建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等創新平臺。探索產教融合、校地協同的新機制、新模式,聯合或引入境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在中山設立專業工作室、科研分支機構。(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鎮街)
3.加強氫能標準研制。
建立健全氫能產業標準體系,重點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及行業協會等主體圍繞氫能產業上、中、下游各環節開展標準研制。支持中山先進低溫技術研究院與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中山檢測院合作開展液氫裝備質量檢測的研究工作,建設廣東省液氫裝備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構建液氫相關的核心裝備的標準化質量檢測方法及液氫裝備質量優劣評價等級體系。(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局,各鎮街)
(二)培育壯大產業鏈。
4.提升技術成果產業化水平。
加快先進成熟技術推廣應用,圍繞氫能產業鏈核心環節,重點支持制氫、氫儲運以及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企業在市內建設高水平生產線,加快相關技術成果在市內轉化形成產業化能力。積極推進氫氨裝備、液氫裝備檢測、高效氫液化與液氫儲運裝備、液氫儲能系統工程方案產業化落地中山。鼓勵船舶企業積極對接國內外知名的設計院所、氫燃料電池企業,聯合研發船用氫燃料電池產品,引領氫能動力船舶建造。落實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制與推廣應用政策,對總部及主要結算在我市的企業的氫能示范應用項目給予支持,對獲得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考核“關鍵零部件研發產業化”積分的企業給予資金獎勵。(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鎮街)
5.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
圍繞制氫、氫儲運、燃料電池關鍵核心環節,開展“強鏈、補鏈、拓鏈”工程,高水平、高標準打造特色鮮明的氫能產業集聚區,集中建設配套服務平臺和基礎設施,推進氫能產業集聚發展。加快推動深中合作創新區、翠亨科創產業園、中山新能源產業園等主題產業園建設,充分發揮市、鎮兩級資源優勢,整備一批土地,優先保障氫能產業重大項目落地與用地需求。支持鼓勵翠亨新區打造氫能示范先行區,加快氫能產業裝備研發及產業化。探索在神灣鎮建設“氫能島”,打造制氫、儲運氫的化工及裝備基地。(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局,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南區街道、大涌鎮、板芙鎮、神灣鎮)
6.建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深入實施龍頭骨干企業和領軍企業“雙培育”計劃。重點遴選培育氫能“鏈主”企業,打造氫能產業“旗艦”。著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氫能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融通發展。積極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市場主體培育計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局、市金融局,各鎮街)
7.推動產業鏈協同協作。
支持優勢企業以相互持股、戰略聯盟等方式強強聯合,通過整合上下游產業要素,推動從研發、生產、應用到服務的產業鏈深層次互動和協作。依托中山市“中易辦”綜合服務平臺建立中山氫能產業鏈上下游供需對接平臺,以產業鏈主企業為重點,聯合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等,將產業集群上下游供給需求清單納入平臺,實現產業鏈條上的大中小企業供需清單線上對接,構建上下游協同的產業生態。(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商務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各鎮街)
(三)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8.構建氫能產業生態圈。
積極搭建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圍繞氫能產業發展共性需求,支持成立建設氫能領域的行業協會、產業聯盟、新型智庫等產業公共服務機構,提供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標準制定、檢測試驗、安全監測、決策咨詢、行業交流等服務,支持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發展壯大,加強跨區域的交流與合作,舉辦高水平展會、論壇、人才交流活動,搭建產業合作交流平臺。(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翠亨新區)
9.培育氫能專業人才。
以科研機構和創新型企業為依托,聚焦我市基礎薄弱、高附加值、應用前景廣闊的氫能技術領域,加大氫能產業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建立氫能人才庫,遴選一批表現突出的帶頭人進行重點培育。支持引導氫能企業完善員工培訓制度,采用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培養氫能產業各個層次的技術人才和技術工人,助力我市氫能產業持續升級。(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體育局、市科技局,各鎮街)
10.開展精準招商。
面向氫能產業領域技術領先、產業資源較為集中的國內城市,配強專業化招商隊伍,細化編制招商目標企業清單,圍繞綠色制氫、儲運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制造等產業鏈薄弱缺失環節,大力引進國內外領先企業、頂尖人才團隊在我市落地開展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力爭引進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0個。探索引入港澳資金參與支持我市氫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責任單位:市投資促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局,各鎮街)
11.推進氫能產業走出去。
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交流互動,落實“東承、西接、南聯、北融”一體化融合發展戰略,全面推進氫能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東承深圳氫能產業集群,主動參與深圳氫能產業鏈分工,推動深中產業一體化協作走深走實。北融廣州、佛山,南聯珠海,大力開展氫能產業鏈協作,共同打造氫能產業創新走廊。面向全國開展氫能產業合作,推廣應用中山氫能技術產品,創建一批氫能知名品牌。探索建立國際合作長效機制,謀劃與歐美、日韓等氫能強國合作交流,推動氫能技術裝備和工程服務“走出去”,推動科技、政策、學術、企業、金融與全球供應鏈對接。(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國資委,各鎮街)
(四)推動氫能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
12.強化氫能供給保障。
規劃布局市內涉氫專區和制氫項目,加快中科富海綜合氣體島項目建設,支持企業使用光伏、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開展氫氣制備。支持加氫站內電解水制氫,對制氫加氫一體化站用電價格執行蓄冷電價政策,鼓勵開展谷電電解水制氫。允許發電廠利用低谷時段富余發電能力,在廠區或就近建設可中斷電力電解水制氫項目,提升氫氣供應保障水平。逐步降低用氫成本,在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示范期內,按照廣東省政策予以獎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國資委、中山供電局,各鎮街)
13.提升氫氣輸送水平。
結合實際情況,并行發展高壓氣氫拖車、低溫液氫槽車等多元化氫氣運輸方式,支持組建成立運氫公司或車隊,加快完善氫氣綜合輸運網絡建設,提高氫氣輸運能力。充分挖掘中山周邊地區制氫潛力,與廣州、東莞、珠海、江門、陽江等周邊氫源地市開展區域合作,豐富氫源獲取途徑。(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國資委、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各鎮街)
14.加快推動加氫站建設。
適度超前建設加氫基礎設施,在主要物流貨運通道、公交、環衛、港口沿線布局建設加氫站15座以上,覆蓋、輻射氫燃料電池汽車、船舶等示范應用場景。鼓勵建設油(氣)氫合建站,位于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和城市主干道的加油(氣)站,具備加氫設施建設條件的視同已納入加氫站布局規劃。鼓勵新布點加油站同步規劃建設加氫設施。允許在物流園區、露天停車場、公交站場和燃料電池汽車運行比較集中的路線利用自有土地、工業用地、集體建設土地、公共設施用地等土地,在滿足安全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建設自用加氫站(限于對自有車輛、租賃車輛等特定車輛加氫,不對外經營服務)。(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國資委,各鎮街)
15.完善加氫站建設管理機制。
加快出臺加氫站建設管理政策,明確加氫站建設相關手續,完善加氫站建設管理體系。按照加氫站相關建設管理要求進行監管,不核發加氫站的危化品經營許可證。對納入規劃、獨立占地的加氫站,優先安排項目用地。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撬裝式加氫站,簡化撬裝加氫站建設審批和監管流程。(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應急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氣象局,各鎮街)
(五)推動氫能多場景示范應用。
16.加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
利用新增/批量更新公交車的機遇,規劃建設2條以上燃料電池公交車示范線路,推動燃料電池公交車應用示范。支持氫能物流,適當放寬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市區通行限制,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物流配送的商業性示范應用,包括專用配送、快遞、郵政、冷鏈等。推動氫能重載,在產業園區、港口、環衛和工地等場景開展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牽引車、叉車及其它工程車應用示范。依托區位優勢,謀劃與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周邊城市開展氫能城際客運/貨運應用示范。適度補貼車輛購置,按照廣東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燃料電池汽車予以補貼。(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郵政管理局,市公交集團,各鎮街)
17.推進在船舶等其他交通領域示范應用。
鼓勵氫能船舶示范運行,推動氫能船舶和港口的氫能工程機械、氫能車輛聯動發展,支持鼓勵中山港、黃圃港、神灣港等發展氫能港口。積極推動氫能在自行車、無人機等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黃圃鎮、神灣鎮)
18.探索新興領域示范應用。
積極開展儲能領域示范應用,將氫儲能納入新能源配儲范疇,探索可再生能源發電與氫儲能相結合的一體化應用模式。結合中山周邊海域的海上風電資源,支持企業、研究院所及高校聯合開展海上風電制氫,液化輸運到陸地儲能示范項目運行。支持發電企業,特別是風電與太陽能電發電企業開展棄電氫儲能、液氫儲能示范項目建設。推動在居民小區、商業樓宇、工業園區、醫院、5G通訊基站、車載應急供電系統等場景布局開展燃料電池分布式供電、熱電聯供示范應用。支持氫在醫學治療、保健與美容、農業等領域融合應用,賦能產業新發展。(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國資委,各鎮街)
三、保障措施
19.加強統籌協調。
成立中山市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健全完善高效協作、職責清晰、功能定位和責任分工明確的工作協調機制,統籌、謀劃、協調全市氫能產業發展和示范應用的重大事項,協調解決重大工作難題,為氫能產業發展和示范應用提供良好的組織保障和政策環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國資委、市自然資源局、市投資促進局,各鎮街)
20.加大財政金融支持。
統籌使用國家、省、市三級財政資金,設立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氫能產業鏈技術創新和產業化能力提升、氫能示范應用,落實對氫能示范項目的獎補政策。充分發揮百億高質量發展母基金體系,設立氫能投資基金,通過股權直投的方式支持重點氫能項目招商引資,發展氫能產業。鼓勵各類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氫能產業,支持金融機構對氫能產業企業推出符合企業融資需求的信貸產品,扶持符合條件的氫能企業借助多層次資本市場做大做強。(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金融局、市國資委、市發展改革局)
21.建立健全產業安全發展機制。
加大氫能產業安全監管,確保氫能產業鏈各環節符合安全標準規范。落實屬地安全生產監管責任,推進涉氫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加強日常管理與安全培訓。加強氫能各產業環節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研究制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手段,將氫能列入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測系統,加強對涉氫重點企業單位監控,提升產業應急管理水平,保障氫能產業安全發展。加強安全科普宣傳,提升公眾對氫能應用安全性的認知。(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各鎮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