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開年,正極材料行業愈發處境艱難,企業面臨著“生死”考驗。
(本文來自:高工鋰電,ID:weixin-gg-lb)
終端新能源車市場增速放緩、電芯價格跌下0.4元/Wh、電池制造極致降本等產業鏈連鎖反應逐漸傳導至正極材料端。
三元材料方面,受到國內新能源車市場價格戰、海外磷酸鐵鋰路線切換的影響,其市場份額或進一步被擠壓。
磷酸鐵鋰方面,則面臨著價格或“擊穿”成本的風險。業內人士表示,某頭部電芯廠2024年上半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招標活動中,中標價格均較低,加工費下行10%至1萬3千元左右,對企業運營成本控制帶來極大的挑戰。
當鋰電正極材料不再是一門“好生意”,企業開始紛紛尋找多元解法降成本、促盈利,“熬過”新周期。
此外,近期碳酸鋰市場回暖、鎳鈷錳價格小幅反彈,或重振整體產業鏈及正極材料企業決心。
業績“過山車”跌至谷底
近幾年,正極材料企業的凈利潤可謂是經歷了“過山車”式的波動。
此前2022年上下游大幅擴產、訂單攀升帶來的亮眼業績表現,如今已成為凈利潤同比下跌、由盈轉虧的“罪魁禍首”。
根據各家企業披露,正極材料盈利能力下跌主要來自于兩方面。
一方面,受原材料價格、供需矛盾等因素影響,正極材料價格走低,以及加工費價格持續下行。
在產能過剩、下游訂單驟減的情況下,企業營業收入有所下降;疊加企業募投項目建成投產后固定資產折舊、人工成本、攤銷費用等固定支出增加等因素,單位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
另一方面,在此前擴產潮企業巨額囤貨的背景下,2023年鋰鹽及金屬價格的下跌,企業存貨跌價準備同比大幅增加,從而導致了凈利潤的同比減少。
這在磷酸鐵鋰企業的2023年業績預告體現得尤為明顯。隨著碳酸鋰價格由60萬元/噸“斷崖式”下跌至8-12萬元/噸,多家企業盈利走向虧損。
三元材料方面,行業虧損率明顯低于磷酸鐵鋰行業。由于三元環節技術含量較高,下游客戶產線固定,即使讓出40%的折扣系數,仍可保持盈利。
除了業績不及預期外,正極材料還面臨著現金流斷裂的風險。由于下游電池廠家處于強勢地位,導致正極材料廠家的回款質量差,回款周期長,在庫存高位的背景下,企業現金流吃緊。
高工鋰電了解到,想要改變正極材料當前困境、重振市場信心仍需要一段時間。
相關業內人士稱,預計正極材料行業2024年上半年盈利見底,加速產能出清,2025年供需格局將得到改善。
短期來看,盡管3月以來碳酸鋰價格有所上升、鎳鈷錳價格小幅回彈,下游高排產預期仍存在不確定性,正極材料企業戰略重心仍以“降本”為重心。
成本仍有下降空間
在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的“戰爭”中,電池成本降低成為關鍵。業內人士透露稱,2024年電池材料成本還有30%的下降空間。
其中,作為占據電池成本40% - 50%的正極材料,2024年預計占比要下降到30%。
高工鋰電了解到,目前通過正極材料企業主要通過生產方式降低能耗、合理進行產品布局以及上下游一體化布局三種途徑進行成本控制提升利潤。
其一,在正極材料行業逐步走向大宗材料加工方式的背景下,企業通過與上游設備廠商配合降低單位產能生產能耗。
如鋰電正極材料頭部設備廠商合肥恒力向高工鋰電透露道,在窯爐燒制階段,產線通過技術升級與應用,可實現單位產能生產能耗的降低。
目前,合肥恒力六列三層輥道爐可實現產能提升10%,能耗僅提升5%;四列四層輥道爐可實現產能提升100%,能耗僅提升50%。
另外,數字化、智能化手段也是實現生產能耗降低的重要手段。在制造裝備大型化、產線規模化的趨勢下,數智化手段可以提高設備利用率、合理調控利用資源,降低生產能耗從而提升加工利潤。
其二,在產品布局上,鋰電正極材料企業通過下游市場趨勢謹慎進行項目投資建設,以高附加價值產品為主要生產對象。
磷酸鹽系方面,相關業內人士表示,2024年的開工擴產情況仍以磷酸錳鐵鋰等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為主。
三元材料方面,為更好地滿足下游新能源車對電池快充及降本的需求,中低鎳高電壓產品會成為企業生產主流。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月,NCM523、NCM622產量分別同比上漲45.4%、58.7%。
其三,正極材料頭部企業產業一體化布局加快,通過壓縮上游原材料成本助力企業最大程度實現成本降低。
如湖南裕能為加快“資源-前驅體-正極材料-循環回收”產業一體化建設,已在貴州進行了磷礦資源布局,并建設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
容百科技基于“新一體化”戰略布局,已經在北京、浙江、湖北、貴州等地投資布局建設了生產基地,同時還在韓國布局了廢料回收、前驅體、正極循環產業鏈;
萬潤新能為推動磷酸鐵完全自供目標,進一步向上游原材料延伸。目前已與保康縣人民政府簽訂了《磷酸鐵鋰循環一體化產業園項目協議書》,擬在襄陽余家湖保康工業園和襄陽保康磷化工產業園投資建設磷酸鐵鋰循環一體化產業園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