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計在390~430GW,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預測190~220GW。這是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的2024年最新數據,展示出我國光伏應用市場的發展潛力。
但在2023年的高增長下,一系列挑戰已逐漸涌現。作為光伏裝機市場的半壁江山,2023年分布式新增裝機量的持續增長受到政策支持和光伏發電成本大幅下降共同影響,有其必然性,但市場發展注定不會是一片坦途,從制造端到應用端,細微而深遠的變革已經悄然展現。分布式光伏是否將成為2024年行業最大變量?
2023年分布式呈現三大特點
2023年作為大基地項目集中放量的一年,集中式光伏裝機量實現反超,但分布式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新增裝機量96.3GW,同比增長72.24%。
從裝機結構方面,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已達到2.54億千瓦,占比達到42%,較2020年提高11個百分點。
分布式光伏新增規模最高的省份為河南省,達到了14GW級,其次山東、江蘇則達到10GW以上,河北、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等省達到5GW以上。
在戶用光伏領域,河南以10GW的規模領跑,其次為江蘇、山東達到約5GW左右,安徽、江西等省份達到3GW。
隨著分布式市場不斷擴容,市場空間及盈利空間顯現。
作為戶用分布式龍頭企業的正泰安能,從2020-2022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6.33億元、56.31億元、137億元,增長迅速;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53億元、8.67億元、17.53億元。2022年度新增裝機容量超7 GW,到2023年僅上半年,正泰安能開發并網容量就超5.3GW。
天合富家截至2023年6月底也已擁有超過1500家優質代理商。以上兩家企業就占據近四成戶用市場。另外,天合到2023年上半年還持有約2GW的工商業電站。
除民營企業外,越來越多央國企競相布局。據媒體不完全統計,“五大六小”幾乎都已入局,僅從2023年至今,央國企已發布300余個整縣分布式光伏項目EPC招標,其中戶用項目規模占據50%以上。
除此之外,地方國企如廣東能源、浙能等在分布式的投資規模已邁入GW級。
通過近期公布的數據和業內人士分析,可以看到,分布式已經具有以下特點:
一、分布式光伏市場發展重心南移;
分布式光伏發展重心南移的格局已經較為明顯,這一趨勢從2022年下半年就已隱現。由自然資源、政策導向、技術引領和經濟效益等多因素共同造就。
2023年傳統的分布式大省山東、河北增速有所放緩。
智匯光伏創始人王淑娟分析認為,江蘇、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份分布式裝機量快速提升,且剩余市場空間大、發展環境好、配套成熟,未來增長也被看好,成為未來潛力省份的第一梯隊。
隆基綠能分布式光伏相關人士在濟南國際太陽能利用大會的分享中曾表示,2023年內84%的新增工商業光伏電站位于濕熱地區。
二、工商業分布式增速更快;
2023年工商業占比已達25%,超過戶用20%的占比。可見,工商業光伏已成為光伏市場增長的新引擎。
相較戶用分布式,工商業分布式開發企業高度集中,單體規模相對較高。并且隨著工商業分布式市場成熟度及收益率的提升,工商業光伏受到央國企重視。
南網能源于去年11月曾表示,公司目前對投資分布式光伏項目要求的全投資內部收益率為6%,但根據具體項目情況不同,其要求的收益率也會有所區別。公司目前對收益率并沒有很明確的最低要求,對于一些客戶優質,具有整體、集群開發條件及示范引領性項目,也會考慮適當降低相關標準。
參與工商業光伏開發的央企主要力量包括國家能源集團、華能、國家電投、華潤、中核、華電、中國能建、國網綜能與南網綜能等電力企業,還有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也在穩步推進工商業光伏項目。
據悉,工商業項目包含公共資源屋頂以及企業建筑等,央企負責兜底投資,以資產包的形式推進,由開發企業進行資源獲取,即以央企名義備案項目,資源方以EPC中標的模式完成項目交易。
此外,央國企產業布局廣泛,在工商業項目開發上也擁有潛在資源,開發難度低,規模大。
地方國資也在通過項目收購或開發+ EPC模式、與光伏企業聯合開發等方式,加大在工商業光伏領域的布局,推進企業實現碳達峰目標。
三、部分省份戶用備案要求出現變化
電網消納成為分布式發展瓶頸,不少省份出臺分布式光伏“紅區暫停備案”等政策。
有數據顯示,去年年末至今,各省公布評估結果顯示,超過150個地區分布式光伏已無新增接入空間。
分布式裝機大省山東全省136個縣(市、區)中,2024年有53個縣(市、區)低壓配網接網預警等級為“受限”,其中37個縣(市、區)分布式光伏出力將向220千伏及以上電網反送電,意味著37個縣區無法安裝光伏。
黑龍江其2023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僅100.3萬千瓦,也給出了81地剩余容量為0的評估結果。
除分布式光伏裝機正逐步超過電網承載能力,導致并網成為難題,接網成本上升外,各地分時電價將光伏大發時段調至谷段乃至深谷,同樣影響著分布式發展。
2022年年底,包括青海、寧夏、甘肅、山東等省份在內調整分時電價,中午光伏出力高峰期執行谷段電價;2023年年末,江蘇、內蒙古、新疆等地繼續探索深谷電價,其時段多為夏季午間光伏出力高峰期,最長深谷時段長達4小時,浙江午間2小時全年處于谷段。
通過分時電價調整,用利潤換空間,從整體上對于促進消納有益。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曉斌表示,當大量負荷跟隨價格的引導轉至白天,變相地增加了開發容量,有利于分布式光伏的持續發展。
但與此同時,一些省份不合理的分時電價政策也限制分布式及戶用光伏的發展。
分布式及戶用滲透率提高,急需改變發展模式。對此,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表示,在管理層面應保證政策的連續性、新老劃斷,修訂分布式及戶用管理辦法,加強電網改造,提高消納能力;在行業層面,適應電力市場化發展大勢,加強電站“四可”能力建設,轉變重渠道輕技術能力的業務模式。
2024年產業發展迎來調整時機
在近期的多場行業會議上,分布式作為熱門話題被反復聚焦。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邢翼騰在出席光伏行業2023年發展回顧與2024年形勢展望研討會時表示,2023年國家能源局不斷完善發展政策與發展環境,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在分布式方面,出臺《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明確將分布式光伏納入綠色電力證書核發范圍;開展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承載力及提升措施評估試點工作,著力解決分布式光伏接網受限等問題。
為緩解裝機消納問題,挖掘存量空間,“集中匯流+儲能”將逐步成為分布式尤其戶用光伏新的發展方向。
早在2021年,山東省濟南市西嶺角村便開展了集中匯流的嘗試。目前,山東聊城、德州等地已經開始針對“集中匯流”進行應用試點,探索“集中匯流+儲能”的模式。
據了解,匯流模式適用于低壓配電網已無接入容量、供電所支持增投變壓器且上一級變壓站有足夠容量以及村落相對集中的整村屋頂開發。可將多個居民屋頂光伏電站經過匯流路線,通過升壓設備,集中升壓進行并網,按非自然人并網要求及流程建設與管理方案。
除集中匯流外,臺區配儲同樣可以實現變壓器擴容,通常安裝在配電變壓器所在的電力配電站或臺區內,分布式光伏的過載發電量可不經過變壓器直接存儲在儲能設備,從而解決了變壓器的容量不足問題,且可應對配電網中的瞬時負荷波動和峰值負荷需求,提高電網的穩定性。
但在戶用光伏實行集中匯流后,其性質如何歸屬,分布式發電并網成本如何計算等問題接續而來。產業政策也到了需要調整的時機。
據邢處介紹,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研究修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進一步促進分布式光伏又好又快發展。各有關方面要根據形勢變化,創新調整開發模式,規范備案、建設、并網和運維,確保光伏發電系統安全可靠運行,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杜絕因農民利益受損影響全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情況發生。同時,各地研究出臺政策要多方聽取意見,充分考慮存量、增量,謹防“一刀切”停止備案等情況,避免產生過度收縮效果,促進行業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