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相比于2019年版指導目錄,2024年版指導目錄將可再生能源制氫、氫電耦合、氫氣安全高效存儲、加氫站、燃料電池運行維護,以及綠氫制柴油、航空煤油、乙醇、甲醇、氨等設施建設和運營劃歸為氫能基礎設施。氫能基建場景擴容,意味著國家財政能直接支持的氫能產業環節增多,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今年兩會上,也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要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制定全國統一的制氫項目、儲運設施、加氫站、制加氫一體站等設施的規劃、建設和審批辦法及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加快建設和提升商業化運營能力。還要利用的加油站或加氣站土地,建設油氣氫電等綜合能源補給站點,提高土地利用率。
氫能基建重要性
氫能發展、基建先行,基建是氫能行業發展的基石,作為新型能源體系,氫能在化工、冶金、交通、建筑領域都有直接應用,應用場景眾多、發展空間巨大。適度超前進行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對于解決氫能資源錯配、降低運輸成本意義重大。
此前,上海市推出的氫能網約車備受關注,但運營后卻反響平平,對車主來說,選擇氫能汽車就是圖加氫快速、方便,但是由于加氫站緊缺反而讓氫能出租車變得更加麻煩,可見氫能車輛推廣對基礎建設的依賴。
政策推動基礎建設
截至2024年1月份,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不包括港、澳、臺)中,除黑龍江省、云南省外,其余29個省市區皆已出臺省級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各省市也加大對氫能基礎建設的支持力度。
《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累計建設加氫站50座以上,在臨港新片區探索建設制氫、儲氫與加氫一體化站,完善寶武園區、上海化工區內部區域性氫能輸送網絡。
山東省《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有序完善加氫設施,堅持“車站聯動、適度超前”原則,支持各市引導企業結合氫能供給、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場景需求,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合理規劃布局建設加氫站,積極探索“油氣電氫服”綜合能源站模式。
廣州市在2022年也發布了《廣州市氫能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1-2030年)》:規劃到2025年,累計建成制氫站3座以上、加氫站50座以上,滿足6000輛以上氫燃料電池車運行用氫需求;到2030年,累計建成制氫站5座以上、加氫站100座以上,滿足氫燃料電池車商業化運營需求。
今年2月,內蒙古能源局發布《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 做大做強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指出:研究布局、加快建設輸氣、輸氫管道網絡,加快實施天然氣互聯互通工程,推動省級管網與國家管網互聯互通。
基建項目
近年來,受氫能下游產業的推動,以及運輸降本的需求,管道運輸、加氫站等成為我國氫能基礎建設上的重點。
2023年4月10日,中國石化宣布“西氫東送”輸氫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納入《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這是我國首個純氫長輸管道項目,該建設項目起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終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全長400多公里,成為我國首條跨省區、大規模、長距離的純氫輸送管道。
今年年初,輸氫管道再起勢,標準方面,《氫氣儲輸管道用鋼管》通過立項批復,這是國內首個氫氣儲輸管道用鋼管國標。
項目方面,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CPECC)華北分公司成功中標內蒙古西部天然氣固陽-白云鄂博輸氣管道工程勘察設計項目。這是CPECC華北分公司第二次承攬摻氫管道項目。此外,河北曹妃甸氫氣長輸管道項目、定州-高碑店氫氣長輸管道項目已蓄勢待發。
加氫站也是基礎建設中重要的一環,與產業的發展進程息息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中國累計建成394座加氫站(不包括企業內部自用站),還有在建加氫站22座,規劃加氫站61座。
近年來管道輸氫與加氫站聯系愈發緊密,2023年12月,由中國石化山東石油分公司建設的淄博“微管網”加氫站正式投營,這是山東省首座管道輸氫到站示范項目,也是“氫進萬家”國家課題的亮點呈現。
氫能基礎建設之路道阻且長,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未來,在基礎建設的加持下,將真正實現“氫進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