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在經歷高歌猛進后,一場危機悄然而至!
如今的光伏行業可以說是“風雨飄搖”中前行,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利潤的攤薄,讓整個行業陷入了焦慮和洗牌的危機當中。
隨著行業持續的動蕩,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暴露出問題,虧損、裁員、停產停工、項目終止、甚至破產等現象屢見不止,沒有“絕技”在身的光伏企業,似乎將會被這場“戰役”所吞噬。
最近,又有多家光伏企業深陷危機......
然,他們,能安然渡過么?
另起爐灶 卻仍負債累累
當一個行業出現風浪時,首先波及到的必然是那些根基不穩,技術薄弱,資金鏈緊張的企業;而光伏的這場風浪,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便是那些涉足光伏不久的“新玩家”。
這其中就包括了金剛光伏,成立于2022年10月,前身為金剛玻璃,想必業內“眾所周知”,在切換到光伏賽道之前,金剛玻璃已是“千瘡百孔”,從2010年7月上市后,金剛玻璃業績每況愈下。
2011年實現凈利潤4447萬元,2012年降至2729萬元,2013年降至1168萬,隨后曾短暫回升,但到了2016年,已跌至500萬以下,2017和2018年凈利潤回升到1200萬元以上。
如果說這8年還算是勉強維持的話,那么,進入到2019年,金光玻璃正式開啟“虧損模式”,2019年至2022年分別虧損8824.07萬元、1.31億元、2.02億元和2.69億元,并且虧損額度一再擴大。
而在這期間,2022年4月,金剛玻璃被爆出財務造假,并且收到罰單,其時任的董事長、總經理莊大建處以30萬元罰款,并實施10年證券市場禁入的措施。時隔一年,金剛玻璃董事莊毓新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汕頭市公安部門刑事拘留,而莊毓新則是金剛玻璃前任董事長莊大建的侄子。
如此“破敗不堪”的金剛玻璃,在2022年拋棄了虧錢的玻璃業務,一頭扎入正處于行業紅利期的光伏,想以此來一個驚天大逆轉。
投身到光伏行業的金剛玻璃,大刀闊斧押注異質結技術,先是投資8.32億元,建設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及組件項目,正式更名為金光光伏;在第一個項目宣布沒多久后,金剛光伏再次宣稱,投資41.91億元在甘肅酒泉建設規模4.8GW的生產基地,此基地也是當時全球單體產量最大的異質結項目。
一個連年虧損且虧損數額達2.69億元的企業,如何支撐起50億元的異質結電池及組件項目?這里離不開“中國好股東”廣東歐昊集團的全力相助。
雖然金剛玻璃想憑借切換光伏賽道來擺脫虧損的境遇,但對于重資本、重技術、重管理的光伏行業來說,想要站穩腳跟似乎并不那么容易,據2022年報數據顯示,金剛光伏電池生產線實際產能為1000MW/年,產量為 208.16MW,約占實際產能的20.82%,計劃產能1.2GW/年;組件產線實際產能為500MW/年,產量為109.93MW,約占實際產能的 21.99%。
此外,在2023年中報顯示,金剛光伏電池及組件營收2.89億元,占總營收91.51%,光伏業務已是公司主營業務,另外,公司營業成本已達3.01億元,再次出現負債情況。
在今年1月30日,金剛光伏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84~3.85億元。上年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69億元,虧損額度進一步擴大。
至此,金剛光伏連續5年虧損,從2010年上市以來,已累計虧損6.77億元,截至2023年9月底,金剛光伏資產負債率高達103.12%,已屬于資不抵債。
報告給出解釋,公司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光伏行業產業鏈各環節在2023年加速產能投放,終端產品價格呈總體下降趨勢,行業周期波動下競爭激烈。同時公司酒泉基地生產線處于調試、產能爬坡階段,相關營業成本較高,綜上原因導致公司本報告期虧損。
由此可見,產線產能利用率較低,金剛光伏處于邊生產邊賠錢的狀態,這無疑讓原來已負載累累的金剛光伏更是雪上加霜,融資、定增、抵押借款成了金剛光伏發展的主旋律。
拆東墻補西 似乎不奏效
在光伏行業深陷各種延期、終止、停產囹圄中時,金剛光伏再一次向我們展示了目前的“窘境”。
不久前,金剛光伏發布公告稱,擬與廣州曠視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簽署《借款合同》及《最高額抵押合同》,廣州曠視向公司提供2.75億元的借款,公司子公司蘇州金剛防火鋼型材系統有限公司及蘇州金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其部分土地、房產為前述借款提供抵押擔保。
這則公告還有一個引人關注的地方就是,貸款利率高達11.5%,借款期限為期一年,這筆高額的短期借款再一次印證了金剛光伏一直過“拆東墻補西墻”的日子。
其實,從2023年5月起,金剛光伏便開啟了“籌錢”之路,先是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6480萬股公司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20億元,其中14億元擬用于年產4.8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1.2GW組件生產線項目,剩余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然而,時隔三個月,融資計劃“縮水”,金額從20億元降到不低于5億元且不超過10.42億元,募資用途僅剩下“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這一項,認購對象從特定35名變更為控股股東廣東歐昊集團。
不過,此次定增計劃在2023年11月被迫終止,公司給出的解釋為“綜合考慮公司實際情況和資本市場及相關政策變化因素”。
一個月后,2023年12月18日,金剛光伏再次發起定增沖擊,而此次更是豁免加定增雙管齊下,一口氣發接連了19份公告,其核心內容就是要化解債務問題。
而此次的豁免加定增,主要針對對象便是金剛光伏的大股東廣東歐昊集團,公告顯示,一是公司控股股東廣東歐昊集團有限公司豁免約3.36億元債務,二是公司向控股股東定向增發,募資9.39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償還貸款。
如此大力度的扶持,可見,金剛光伏擁有一個好股東,不予余力的持續“輸血”為金剛光伏續命。
此外,在2023年10月,廣東歐昊集團還質押了600萬股,為金剛光伏旗下子公司吳江玻璃和蘇州型材從廣州曠視手中借款5000萬和1000萬元,借款期限為一年。時隔一個月,在11月,廣東歐昊集團將其持有金剛光伏387.8458萬股股份再次質押給廣州曠世,至此,廣東歐昊集團持有的金剛光伏股權已全部質押。
不僅如此,金剛光伏在4月15日剛剛公布,新增9起訴訟,全部為被告案件,訴訟累計涉及金額1998.58萬元,此外,從披露公告中顯示,訴訟金額占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的80.78%。
在此前不久,金剛光伏在今年2月7日以來,還有6起訴訟,6起訴訟金額為2993萬元,占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的121.01%。
一面負債累累,一面訴訟金額不斷提升,金剛光伏到底能否支撐下去?
從連年的業績虧損,到質押股份、質押土地和房產,再到借款數額逐漸增多,金剛光伏一直在為錢發愁,本想通過市場融資發展光伏業務,靠著資本市場完成轉型逆襲,可劇情似乎并沒有按照劇本發展下去。
在“卷翻天”的光伏行業,以TOPcon為主流技術路徑的時代,金剛光伏押注異質結,本身就是一個冒險,而從進入光伏行業后金剛光伏的業績可以看出,此次冒險顯然是較為失敗。
光伏 已開啟“優勝劣汰”的按鍵
在如今光伏行業大浪淘沙之際,也許金剛光伏只是行業內的一個“縮影”,都是想著擁抱當時看似朝陽產業的光伏,但實則進入后,沒多久便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初來乍到的新晉者們,在還沒有穩定的運營模式,成熟的技術、充足的資金等本領時,抗風險的能力自然薄弱,在面對行業接踵而來的種種挑戰時,就會出現如同金剛光伏這樣的企業,資金鏈捉襟見肘,甚至斷裂。
也許金剛光伏并不是行業內“最慘”的那一個,畢竟,從現階段來看,停產、停工、破產的情況比比皆是。
比如近期,寧夏銀星多晶硅有限責任公司宣告破產、聆達股份銀行賬戶被凍結、90億元項目叫停、海源復材15GW電池及3GW組件項目終止,另外,就在前幾天,通靈股份發布公告稱,5.1億元的太陽能光伏組件接線盒生產項目延期。
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場“淘汰賽”中被淘汰,眾多的光伏企業已然走向了是及時止損還是奮勇向前的岔路口,市場是殘酷的,就像金剛光伏這樣,已是負責累累,但行業仍處于洗牌階段,緊靠著股東的“輸血”和質押房產和土地借錢度日,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面對慘烈的市場競爭,金剛光伏目前的處境十分艱難,如何度過此次光伏寒冬,對于金剛光伏來說,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