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風電光伏裝機量提升、碳酸鋰價格回落提升儲能經濟性的帶動下,全球儲能需求持續提升,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3-5月,儲能產業鏈上市企業2023年年度財務數據相繼出爐。據北極星儲能網統計,目前已有219家儲能概念股公布2023年年度報告。涵蓋儲能系統、儲能電池、PCS、儲能開發、材料和溫控管理等產業環節,總營收約為:44295.48億元人民幣,總凈利潤約為:2777.03億元。(保留小數點后兩位結果)
注:
1、本次利潤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不在本次統計范圍之內
2、企業營收等數據經過數值單位進階,故與企業年報有出入
3、本次所統計企業并非業內全部,如有遺漏,歡迎補充,敬請諒解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200+企業中,有的巨虧預警,有的盆滿缽滿。整體情況來看,強者恒強,弱者愈弱。
從企業來看:比亞迪、中國能建、寧德時代營收均超過4000億,獲得本次盤點的冠亞季軍。
從產業鏈來看:系統方面,91家企業總營收約為23397.12億,占本次盤點營收比重的52%。前十的系統企業營收均超500億元。前二十企業營收均破百億。
電池板塊總營收約3416.14億,僅次于系統和開發板塊,9家企業營收突破百億。
凈利方面,凈利潤破百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格力電器、特變電工、中國核電和海螺水泥。
營收、凈利角度下的儲能企業
系統方面,比亞迪,天合光能、陽光電源表現較為亮眼
比亞迪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6023億元,同比增長42.04%,其中,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約4834.53億元,同比增長48.90%;實現凈利潤300.41億元,同比增長80.72%。
天合光能2023年實現營收1133.92億元,同比增長33.32%。截至2023年底,天合光能儲能艙及系統銷售突破中國、歐洲、亞太、北美、中東非、拉美六大區域市場,累計出貨近5GWh。
陽光電源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22.51億元,同比增長79.47%;歸母凈利潤94.40億元,同比增長162.69%。儲能系統收入178.02億元,同比增長75.79%,占營業收入的24.64%,毛利率37.47%。
電池企業中,營業收入位居前三的分別為: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欣旺達
寧德時代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4009.17億元,同比增長22.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1.21億元,同比增長43.58%。報告期內,寧德時代實現鋰離子電池銷量390GWh,同比增長34.95%。
億緯鋰能2023年營收、凈利潤規模雙雙創下新高:實現營收487.84億元,同比增長34.38%;歸母凈利潤40.5億元,同比增長15.42%。增收又增利背后,是23年公司電池出貨量的高速增長。其中,億緯鋰能23年動力電池出貨量為28.08GWh,同比增長64.22%;動力電池業務實現營收239.84億元、占總營收約五成,同比增長31.41%。
欣旺達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78.62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0.76億元,同比增長0.77%。2023年,欣旺達消費類電池業務實現收入285.43億,動力電池出貨量合計11.66GWh,實現收入107.95億。
PCS部分,特變電工一枝獨秀。2023年,特變電工營業收入981.23億元,凈利潤 107.02億元。報告期內,特變電工變壓器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32.39%,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長 32.70%,主要系產能增加及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兩個原因;毛利率基本與上年同期持平。
與BMS相關的企業中,和而泰與光弘科技實現收入領先。
和而泰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75.07億元,同比增長 25.85%;凈利潤為3.31 億元,報告期內,儲能業務實現銷售收入 5,289.24 萬元。
光弘科技2023年營業收入 54.02 億元,同比增長 29.25%;凈利潤 3.96 億元,同比增長 31.71%。光弘科技連續多年位列全球 EMS 50 強之列,現排名第 18 位。
上游材料端,鋰礦雙雄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營收情況已于近期公布。
天齊鋰業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05.03億元,同比增長0.13%;歸母凈利潤72.97億元。年度報告中,天齊鋰業披露了公司前5大客戶中部分企業的相關信息。第一名的Albemarle Corporation占據天齊鋰業年度銷售總額的64.62%,銷售額為26,174,194,864.69元。比亞迪和LG電子分別為其第四、五大客戶,兩家企業總額度只占年度銷售總額的4.95%,兩家企業銷售總金額為2,002,237,617.41元
贛鋒鋰業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29.72億元,實現凈利潤49.47億元。鋰系列產品去年營收244.65億元,占營收比重為74.2%。鋰電池系列產品營收為77億元,占營收比重為23.38%,同比增長約19%。
狂卷技術,賠本賺吆喝
系統板塊:比亞迪基于刀片電池和CTS專利技術打造的魔方儲能系統,容量密度較上一代產品提升89%,20尺集裝箱容量即可達到5.36MWh。陽光電源全球首個10MWh全液冷儲能系統發布,工商業液冷儲能系統登陸全球。中創新航第二代液冷集裝箱儲能系統可20尺標準尺寸的儲能集裝箱放出電量達到5MWh+,能量密度達到360kWh/m2以上。
電池板塊:2023年,億緯鋰能儲能電池出貨 26.29GWh,實現營業收入163.402億,同比增長73.24%。年報披露,截至2023年底,億緯鋰能46系列大圓柱電池已經下線超過425萬只,已正式實現商業化交付和應用。
欣旺達已經在三十余種儲能應用場景中積累了上百種解決方案和應用案例。針對電網儲能,欣旺達已經實現 314Ah/280Ah電池量產,產品循環大于12,000 次,可保障電站與工商業儲能可靠、安全運營20年。
年報中的樂觀財務數據與實際情況的微妙差距,讓儲能企業更多的是在市場上制造聲勢。去年,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價格從2023年初頂峰的近60萬元/噸下跌至約10萬元/噸,一年內跌幅高達80%。降價的風從原料端吹向產品端,2023年,儲能系統的價格從從上半年的1.2元/Wh左右,下降到年末的0.6元/Wh左右。到了今年,系統價格已跌破0.6元,據北極星儲能網統計,4月4h儲能系統連破低價,十余家企業報出低于0.6元/Wh的價格,最低報價0.54元/Wh創歷史新低。
各路資本和跨界廠商蜂擁而入,也是導致系統價格不斷下降的原因之一。目前,一個項目有十幾甚至幾十家企業競標在業內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只會進一步加劇價格下行。
2024,內卷繼續
2024年,儲能市場新一輪拉力賽已然開啟。4月,第十二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在北京舉行。500+儲能品牌匯集于此,200+重磅儲能新品全球首發。今年,300Ah+電芯已逐步量產下線,開始交付,20尺5MWh+直流側電池艙成為系統集成商主推新品,工商儲新品也向更大容量發展,PCS產品在向更智能化發展,液冷成為主流選擇,AI算法賦能儲能頻頻出現。
同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新型儲能并網和調度運用的通知》。通知提出,電力調度機構應根據系統需求,制定新型儲能調度運行規程,科學確定新型儲能調度運行方式,公平調用新型儲能調節資源。積極支持新能源+儲能、聚合儲能、光儲充一體化等聯合調用模式發展,優先調用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充分發揮各類儲能價值。
目前儲能行業投資運營尚未形成穩定清晰的商業模式,增速減緩、產能過剩、利潤壓縮、技術迭代、安全事故等多重變局將加速企業分化。不斷涌入的新生主體和增量資本,使得儲能行業競爭持續加劇,2024儲能行業就將會如何發展,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