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獲得“綠色氫基能源”是未來能源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建立完善的氫基能源認證體系,需要對綠色氫基能源有明確定義,同時能夠給予生產全生命周期中明確的溫室氣體量化標準。
“綠”氫認證標準
01
歐盟“可再生氫”(Renewable Hydrogen)定義
2023年2月13日,歐盟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指令要求的兩項授權法案。第一個授權法案規定了三種可被計入“可再生氫”的場景,分別是:可再生能源生產設施與制氫設備直接連接所生產的氫氣;在可再生能源比例超過90%的地區采用電網供電所生產的氫氣;在低二氧化碳排放限制的地區簽訂可再生能源電力購買協議后采用電網供電來生產氫氣。
第二項授權法案定義了一種量化可再生氫的計算方法,即可再生氫的燃料閾值必須達到28.2克二氧化碳當量/兆焦(3.4千克二氧化碳當量/千克氫氣)才能被視為可再生。該方法考慮到了燃料整個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同時明確了在化石燃料生產設施中共同生產可再生氫或其衍生物的情況下,應當如何計算其溫室氣體排放。
02
日本“低碳氫”(低炭素水素)定義
2023年6月6日,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發布修訂版《氫能基本戰略》,該草案已經在可再生能源、氫能相關部長級會議上通過。該戰略設定了“低碳氫”的碳強度目標,即從原料生產到氫氣生產的碳排放強度低于3.4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氫氣,并明確了境外生產氫的碳排放要涵蓋長途運輸等全生命周期。
03
美國“清潔氫”(Clean Hydrogen)定義
美國國家能源部發布《“清潔氫”生產標準指南》,該指南要求美國后續所制定的涉及“清潔氫”標準應當滿足以下要求。
支持生產“清潔氫”的各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帶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CCUS)的化石燃料,氫載體燃料(包括乙醇和甲醇),可再生能源,核能等;定義“清潔氫”一詞,定量為在生產場所每生產1千克氫,產生的二氧化碳當量不高于2千克,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當量不高于4千克每千克氫。
04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綠氫”(Green Hydrogen)定義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發布《“綠氫”政策制定指南2020》,其中定義“綠氫”,即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的氫能。該指南提及最成熟的綠氫制備技術是基于可再生電能的水電解技術,同時也提及了其他可再生能源制氫方案,包括生物質氣化與裂解、熱化學水分解、光催化、生物質超臨界水氣化等。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對于生產每單位綠氫的二氧化碳當量沒有明確規定。
05
中國“綠氫”定義
中國氫能協會對“綠氫”作出了初步定義,“綠氫”是指通過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而得到的氫氣,它是一種清潔能源,與傳統的灰氫(通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燃燒產生的氫氣)有著明顯的區別,“綠氫”的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電力必須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
2020年12月29日,中國氫能聯盟提出《低碳氫、清潔氫與可再生能源氫的標準與評價》,當中指出在單位氫氣碳排放量方面,低碳氫的閾值為14.51千克二氧化碳當量/千克氫,清潔氫和可再生氫的閾值為4.9千克二氧化碳當量/千克氫,同時可再生氫要求其制氫能源為可再生能源。
《氫能觀察》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底我國簽約、獲批及公示的綠氫項目數量累計達 74 個,項目規劃總投資突破 4700 億元,全部投產后新增綠氫產能將達 280 萬噸/年,預計到 2024 年底,綠氫項目新增數量將超過 100 個。作為核心設備,2022 年全球電解槽市場出貨量達 1GW,其中中國電解槽總出貨量超過 800MW,同比增長 129%以上,全球占比超過 80%。2023 年中國電解槽招標約 1.8GW,同比繼續翻倍。但目前電解水制氫成本仍偏高,是化石能源制氫的 3—5 倍,且現有成熟的電解槽裝備對波動性光伏和風電的適應性較差,需要產業進一步協同。
基于此,組委會決定繼續舉辦主題為“綠色氫能 零碳世界”的綠氫與應用論壇,將邀請全國氫能、化工、政策、智庫機構等領域專家就“綠電、綠氫、綠氨、綠醇”等技術裝備進展、政策支持、商業模式等展開討論。并邀請石化、鋼鐵、交通等領域相關單位就“綠氫、綠氨、綠醇”在相關領域“制儲加運用”的現狀,技術路徑、產業路徑、模式創新路徑及未來前景等進行全面剖析分享相關經驗成果,引領綠氫產業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建設。
第四屆中國綠氫與應用發展論壇
綠色氫能 零碳世界
時間:7月18-19日
地點:江蘇 無錫
基本信息
主辦:中國氫能100人論壇(HEC100)|新能智庫
聯合主辦:無錫新能源商會
承辦:氫能觀察
參會規模:300人
主要內容
綠電、綠氫、綠氨、綠醇發展及在交通、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工業領域減碳、降碳應用;大規模綠氫、綠氨、綠醇耦合經濟性發展前景及示范案例;
國內氫能政策與數據最新解讀、綠氫標準及政策解讀、綠氫制備降本策略分析、綠氫應用及應用場景;
電解槽最新技術進展和應用案例分析;
ALK、PEM、AEM、SOEC 現狀與前景分析;
關鍵零部件進展和增效降本路徑;
氫能項目融資與金融服務現狀及要求;
綠氫生態鏈的構建機遇與挑戰;
展示交流
大會擬設 30 個交流對接展位,以供有需要的企業、機構進行展示交流。展示范圍為:
石油、鋼鐵等耦合綠電、綠氫減碳、脫碳思路方案;
制氫設備技術與氫氣供應、氫氣儲運及相關設備;
燃料電池關鍵部件及成果應用;
各種檢測、分析儀器設備;
各類服務及相關單位;
擬邀嘉賓
梅 武 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公司技術總監
蔣利軍 中國有研科技集團首席專家、教授級高工
王金意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氫能技術部主任
董 禮 中廣核新能源運維事業部副總經理
何廣利 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氫能技術總監
米萬良 北京氫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王立民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薛賀來 中國船舶集團公司第七一八所技術總工
何 適 吉電股份氫能產業中心副主任
陳 波 河鋼工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副部長
王悅新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高工
擬邀企業
陽光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雙良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中船(邯鄲)派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英博新能源有限公司
江蘇申氫宸科技有限公司
特嗨氫能檢測(保定)有限公司
華氫匯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安立杰(武漢)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氫動力(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上海氫銳科技有限公司
博遠(山東)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四川新工綠氫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氫楓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釔氫(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明天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夢氫(上海)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江蘇貝爾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風氫揚氫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驪能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氫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惠州億緯氫能有限公司
安徽枡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
德鑫氫能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長春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禾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蘇州希倍優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氫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氫輝能源(深圳)有限公司
北京航宇高科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電豐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天津市大陸制氫設備有限公司
內蒙古億利氫田時代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未來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天合元氫科技有限公司
協氫(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氫璞創能科技有限公司
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武漢眾宇動力系統科技有限公司
戈爾公司
蘇州擎動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羿弓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恒久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佛燃天高流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掃碼聯系我們
滿 盈 18043147317
劉 夢 13756043953